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州] 央视来温拍摄刘家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3:3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为刘中平的母亲与弟弟正在看肾脏受捐者朱女士写来的感谢信。郑之越摄
   昨天中午,瑞安莘塍,刘家昏暗的租住房里,女儿刘杰把肾脏受捐者朱女士的亲笔感谢信和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专程送来的捐献证书,端正地摆在了父亲刘中平的遗像前。
  在温务工的48岁四川汉子刘中平,是我市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后的第一位捐献者。今年11月初,刘中平因车祸重伤不治,家人悲痛之余,做出了一个令人尊敬的决定——捐献刘中平的器官。11月13日,由刘中平捐献的一对肾脏和一个肝脏,分别移植到3名患者体内。(本报11月15日曾报道)
  3名受捐者已有一人出院
  昨天,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工作人员曹燕芳一大早从杭州出发,专程送来捐献证书和朱女士的感谢信。
  朱女士在信中说,她患病9年来,多次生命垂危,每周要做三次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现在,接受了肾脏移植手术的她,在解放军第117医院疗养,状态很好。
  按照相关规定,朱女士只能知道,她身体里的肾脏,是由一名陌生的四川籍器官捐献者捐献。“……心里万分地感激,感激捐献者及家属们的无私奉献,感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朱女士在信中写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一定会竭尽全力为社会做贡献。”
  据曹燕芳说,接受捐赠的3名患者中,另外一位接受肾脏移植的男性患者已经出院,目前在家休养;而朱女士和接受肝脏移植的患者也即将出院。这个消息,让刘家人很欣慰,刘中平的母亲把感谢信和证书仔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他们(指受捐者)好好活着,这样,我爸爸的离开,我们承受的压力才有意义。”刘杰说。
  家人顶住压力说“两难”
  刘杰所说的“压力”,来自一些议论。她说,家人听亲戚提起,说租住的村里有人在传他们把爸爸的器官卖了好几百万元,这让家里人觉得很难受。
  刘中平是全省第12例器官捐献者,曹燕芳说,此前,愿意实名报道的家属也只有三四例。“因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家属都要承受很大的舆论压力,所以一些捐献者的家属愿意做好事,但不愿意站到台前。”曹燕芳说,人体器官捐献是公益事业,捐献者必须是自愿、无偿的,不可能出现什么家属拿到很多钱之类的事情。
  “我们在捐之前就知道是无偿的。而且就算再穷,我们也不可能拿亲人的器官去卖钱。”刘杰坦诚地说,确实有人和社会团体因为他们家的经济状况而主动送来慰问金,一位华侨送来1万元,还有四川温州商会送来1万元,一共就这两笔钱。
  让刘家人苦恼的,还有迟迟无法拿到的事故赔偿金。女婿景虹潮说,车祸的事故责任认定已经明确,他们现在只希望,能快点拿到一部分赔偿金,先把岳父的遗体火化,送回老家入土为安。
  刘家的故事要上央视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走基层·最美的中国人”系列报道的一组记者,前天晚上抵达瑞安,专程来拍摄刘家的故事。央视记者表示,主动捐献亲人器官来挽救陌生人的生命,这样的举动在全国来说也很少,所以他们特地来温,希望能挖掘出更多、更感人的细节。
  这么多人来到刘家租住的小村,吸引了一些村民围观,瑞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也借机向村民解释了刘家捐赠器官救人的事情。73岁的邻居孙阿婆说,刘中平是个很勤劳的人,每天下班回来还都帮老婆做鞋包,他们一家人平时感情也挺好,出了这样的意外,还愿意把身体里的器官拿出来救人,很难得。72岁的邻居郑阿婆说,这样的好事,实在不应该被误会,以后谁要是议论这件事,她一定会帮忙解释。
(温州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30 11:56 , Processed in 0.014388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