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一毫升血,测肝癌(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04:1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肝癌,因恶性程度高,被称为癌中之王。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有40万庞大肝癌患者,肝癌的新发率和死亡率占全球50%以上;我国还有近1亿肝炎病毒携带者,不少人最终躲不过乙肝、肝硬化、肝癌的发展“三步曲”;受家族病史、肝炎影响,我国更有一大批潜在肝癌患者。
  3年前,一种叫做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的微小RNA进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研究人员的视线。时至今日,微小RNA给肝癌患者带来曙光,最快在两年后,一项新的肝癌检测法就能应用于临床,届时,治疗肝癌将不再难。
  微小RNA,新希望   初冬的上海飘起小雨,枫林路180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门急诊医疗综合楼忙碌依旧。和许许多多的大医院一样,在这里,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肝炎患者拿着一纸病历苦等检查结果。
  肝炎之所以可怕,因为它往往是“肝癌三步曲”(肝炎、肝硬化、肝癌)中的第一步。而在我国每年有40万患者受肝癌困扰,占全球新发肝癌患者的53%至54%,其中60%的患者确诊时已至中晚期。
  难诊断,基数大,无数患者“谈癌色变”。
  和门诊大楼一街之隔的科研楼内,驻扎着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几天前这里传来好消息:用患者的一毫升血就能确诊早期肝癌,准确率接近90%。
  这项早期肝癌诊断研究由中山医院副院长、肝外科主任樊嘉教授领衔。11月21日,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临床肿瘤领域的最权威期刊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编者按”给予高度评价:“该诊断模型拥有足够的准确性来区分肝癌患者和健康人、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
  那么,一毫升血如何确诊早期肝癌?这是人体内一种叫做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基因分子的“功劳”。论文第一作者周俭教授解释,microRNA是一类短链不编码蛋白质的微小RNA。
  如果把人体内的DNA想象成螺旋体,那么microRNA就是游离于一个个螺旋体之外的小基因,microRNA有很多功能,它控制着上百个基因,起到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一旦肝脏发生病变,这些microRNA就从被破坏的细胞中游离到了血液中,它们有一个难能可贵的“品质”:耐受RNA酶的降解,非常稳定。
  人们害怕肝癌,因为通过传统检测手段,它和肝炎、肝硬化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研究发现,某些血浆microRNA的表达量在肝癌患者与正常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轻松鉴别“三步曲”,诊断正确率高达88%。
  一毫升血确诊,对患者来说意味着什么?“便宜、快速、创伤小”,樊嘉说,只需抽取一毫升血即可在数小时内得出结果,甚至可以用在平常的体检项目中,这项技术一旦应用于临床,费用仅在100元左右。
  微小RNA,大优势   1968年,汤钊猷院士创办了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并向肝癌发起了“三大战役”,包括“早期肝癌的研究”、“不能切除肝癌缩小后切除的研究”以及“肝癌复发转移的研究”等。按照现代肝病学奠基人汉斯·珀波的评价,汤钊猷的努力使肝癌由“不治之症”变为“可治之症”,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是人类对肝癌认识与治疗的巨大进展”。
  但按照目前临床上广为应用的检测手段,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少之又少。
  “60%以上的肝癌病人看病时已是中、晚期,更有多数病人病情过于严重已无法治疗”,樊嘉紧锁眉头,“真正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只占就诊病人的10%-20%”。
  一般来说,肝癌诊断的程序是依次进行甲胎蛋白(AFP)检测,B超、CT检查或肝穿刺活检,前一项检查有问题便进入下一项,但是,传统的检测手段存在一系列的弊端。
  以最普遍的甲胎蛋白检测为例,这一检测手段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正值我国肝癌高发时期。“虽然我国的肝癌检测技术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樊嘉说,“但这种检测手段的局限性也日益明显。”
  通过检测AFP的阴、阳是判断肝癌的标准。然而,在肝癌患者中,只有60%的病人,呈现AFP升高,其余40%的患者AFP并不会升高。“即便AFP呈现阳性,也并非都是肝癌患者”,樊嘉介绍,目前临床上有包括生殖系统肿瘤、胃肠道肿瘤和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妊娠期妇女等多种人群都表现为AFP升高。同时发现约30%至40%的肝癌病人,直至病故前,AFP仍不超过10。
  一系列的潜在问题,促使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寻找新的肝癌确诊手段。2008年,肝癌研究所向早期肝癌这个对手发起挑战。
  3年的攻关,需要获取大量的血液样本,研究所团队成员分批前往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中山医院体检门诊、肝外科门诊和病房等地采集血样。他们守在化验室或者病房里,遇到合适的“样本”就上前询问,是否愿意提供血液供研究使用,仅仅血液采样就折腾了大半年。同时,血浆中的microRNA还不是很成熟的检测,需要不断摸索。研究团队最初从947人中筛选出130多个microRNA,其中一半是肝癌患者,剩下一半是肝硬化、乙肝患者和健康人,以作对照试验。用基因芯片进一步筛查找到了15个相关性大的microRNA,再进一步筛查最终确定了7个microRNA。
  “这7个microRNA两两配对,可以分别判断出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樊嘉说,临床试验证明,通过血浆中microRNA确诊肝癌的准确率接近90%。
  由于肝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表现,大多数人总是等到上腹部疼痛难熬、食欲每况愈下、脸色蜡黄时,才到医院检查自己肝部是否出现问题。其实,种种研究表明,早期肝癌完全可以治愈。
  “microRNA能确诊直径在2厘米内的肝癌肿块”,樊嘉解释,肿块直径在2cm以内,称极早期肝癌;直径在2~5cm以内,称早期肝癌;在5cm以上,称大肝癌,已进入中晚期。
  这意味着,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将大大提高,与我国肝癌患者普遍5年生存率约5%相比,小于2cm的早期肝癌往往可以通过切除、射频消融等方法获得根治,5年生存率高于90%。
  微小RNA,路漫漫   就在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开始寻找微小RNA的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一张“全球原发性肝癌分布图”,地图上,红色用以标注肝癌发病率高于0.02%以上的地区,中国的版图呈现一片鲜红……
  中国,一直是肝癌重灾区,中国肝癌发病原因主要是肝炎病毒感染,其中80%至90%由乙型肝炎引发,大部分乙肝都由母婴垂直传播引起,因而中国的肝癌问题成为了有史以来的难题。
  但是,人们对肝癌的了解非常有限,几年前,一项针对1000名中国人的调查显示,约31%的中国受访者说不出肝癌的任何一项危险因素。
  “其实,肝癌也是世界性难题”,樊嘉说,“在中国,肝癌的5年生存率不到5%,全世界也只有7%。”根据美国癌症协会2007年公布的调查结果,在全世界癌症发生率前14名当中,肝癌位居第6名,每年全球新增71万名肝癌病患。全球肝癌发生率较高的国家集中在亚洲、非洲,中国大陆位居全球肝癌发生率的首位,其次是中非国家与日本。
  一毫升血测肝癌,将给全球肝癌患者带来怎样的福音?
  “简单、便宜的检测,可以大量用于人群的普查和筛查,甚至可以列入体检项目。”樊嘉说,提高及早发现率。多一种手段,多一分诊断。在不久的将来,一毫升血测肝癌,也许还会普及到社区医院。这项技术还可以和现行的甲胎蛋白检测法共同应用,相辅相成,进一步精确检测结果。
  初获成功后,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将扩大检验规模,“选取1万普查人群和1万高危人群”,樊嘉说,“如果大样本的筛查和现有结果一致,这一技术将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最快两年内,一毫升血测肝癌的技术将在临床得到应用,研究团队设想,这一技术或许还将走出国门,通过对全球不同国家人群的检测,造福各国肝癌患者。
采访接近尾声,樊嘉的手机响起,“母女平安!”一位10年前经手术移植肝脏的女患者家属打来电话,樊嘉第一时间和办公室的同事分享了这个喜悦:“是个女儿,是个女儿!”随后,他匆匆赶往妇产科病房……
  
  吃树莓能使肝癌细胞“长不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16 06:07 , Processed in 0.023106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