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1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帮宝宝平安度过秋燥天,宝妈一点不能含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30 03:4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转眼,秋天到了。尽管我们还未能看到范仲淹在《苏幕遮》中描写的秋天树叶枯黄、大地铺满金黄树叶的景象,但是我们身体却早已感受到秋天的到来:口干舌燥、喉咙痛、嘴唇掉皮……秋天来啦!秋燥也来啦!



面对秋燥,咱们大人还好说,扛扛挺挺就过去了,那宝宝怎么办呢?前段时间,我们家孩子就中招了,大便干结上火,每次便便都哭的撕心裂肺……多喝水也缓解不了。

打听有经验的妈妈,咨询保健医生……拿出写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尽头+实践出真知的验证,我还真找到了应对秋燥行之有效的方法。

像我家孩子出现便秘上火的症状,那首先得从吃上下功夫。每顿饭量要足,要尽量让孩子吃饱吃好,而且吃的要粗细搭配,还要让他多饮水,多吃生津润肠通便的食物,比如绿叶蔬菜等。由于孩子还在喝奶粉,所以我将奶粉也换了,换成了易消化吸收的opo配方奶粉。这种奶粉中添加了opo结构油脂,能起到调节孩子肠道健康、软化大便的作用,对解决孩子便秘、上火有一定的帮助。



我没买最贵的那种,就冲着品质买了飞鹤星飞帆奶粉。这款奶粉已经连续4年荣获素有食品界“诺贝尔奖”之称的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金奖,而且采用先进的湿法工艺以生牛乳为原料两小时一次成粉,是在鲜奶状态下混入营养原料一次高温喷雾成粉,保证营养更加均衡。宝宝现在便便已经正常了,也没有出现别的上火症状。

除了吃上下功夫,其他方面也不能含糊。比如穿,一定要给宝宝适度添加衣服,千万不要你觉得宝宝冷,就给他穿的比大人还多,其实小家伙火力壮着呢,比大人少一件衣服是最好的穿衣法则,捂得太过了同样会导致“上火”。还有睡觉,宝宝睡眠不好或不规律是会引起身体机能紊乱的,再加上秋天干燥,就很容易引起上火。所以最好让小家伙养成好的作息和生活习惯,包括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等。

面对秋燥,你们有什么不错的应对之法呢?欢迎大家分享哈,让我们一起帮助宝宝度过这段“秋燥上火”的日子~~
沙发
发表于 2019-8-30 04:41:37 | 只看该作者
吃的,穿的,喝的这些方面都可以预防秋燥
                                       
板凳
发表于 2019-8-30 06:16:3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范仲淹的词呀,我还以为是苏轼的
                                       
地板
发表于 2019-8-30 06:24:48 | 只看该作者
同事告诉我了一些对付秋燥的食疗,银耳百合莲子粥,这个可以多弄点喝
                                       
5#
发表于 2019-8-30 07:34:28 | 只看该作者
已经经过50多年的市场检验了,至少质量方面不用担心
                                       
6#
发表于 2019-8-30 08:03:2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国产奶粉也可以的,而且价格也比较合适,我家宝宝就喝这个,我感觉就还行
                                       
7#
发表于 2019-8-30 08:17:56 | 只看该作者
我给孩子选择奶粉的时候就没那么纠结,我就认准国产奶源,国产奶粉
                                       
8#
发表于 2019-8-30 08:59:18 | 只看该作者
多给孩子吃些粗粮,含纤维的蔬菜,像是芹菜可以多吃一些
                                       
9#
发表于 2019-8-30 09:20:54 | 只看该作者
听你这么说,好像可以给孩子试试这个奶粉
                                       
10#
发表于 2019-8-30 12:01:13 | 只看该作者
小孩子都很娇弱的,要小心的护理才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11 00:58 , Processed in 0.026050 second(s), 18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