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2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讨论] 欧华作家作品与主流社会 2011-07-05 00:43:50 ——8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20:2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才气横溢的新新文人<台湾壁虎>与《态度》(Attitude)

身分多重,旅居柏林甫近六年的<台湾壁虎>(网站暱称)是专职记者,也是专栏作家、演员兼写书人。年龄还不到三分之一世纪的陈思 宏,作品、文学奖、影片演出等拔尖经历早已装满一大箩筐。(注二十)  由于陈思宏的职业,使他在走访旅德华人社团、报导各类活动讯息之际,也得以广泛接触德国的各行各业,了解德国与欧洲政经人文景观与各个社会层面。在一篇文化评论中,陈思宏发表了个人对德国近年来重视培养精致文化人才、创造庞大商机及提供了百万个相关职位的文艺活动品牌推动等方面的看法与比较。文中提到的创意产业有柏林影展、法兰克福与莱比锡书展、柏林国际文学季、法兰克福音乐展、卡索尔文件展、柏林爱乐音乐节、舞蹈节、戏剧节等出名国际品牌,不但是有关当局深耕的结果,也是从学校教育到社会风气、美学基础的永续培养。加之对文化的尊重、允许创意人自由创作等条件的累积。所以,他提醒台湾当局:〈在急于输 出本土文化以前,应先建立自己的美学,关掉整天用琐碎轰炸岛屿的新闻台......多点文学、多点精致及史观。〉(注二十一)  但也因为他的职业,使人们疏忽了他作为写书人多角面的写作内涵与文学创作上现代的特点。笔者在两年前初次拜读了他的《态度》这本借著马戏团生涯,铺陈出的一个灵魂流亡的心理故事。写书人曲折而尖锐地描写了小社会中各类暴力、变形与爱的面目,而死亡总在一旁守候。笔者惊奇发现写书人在文字用词方面的创新与丰富,而对写作题材的细腻挖掘、观察入微不说,对人生的体验与边缘人身分的探寻竟也如此深刻。在欧华文学的偏僻一角,-对社会边缘人,如同性恋、双性恋与他们生存苦难的描写,应该说是不逊于白先勇当年一鸣惊人的《孽子》, 但在背景、切入角度与人间关怀各有展现的重点。小说中处处布满张力,刺激了读者思绪的同时,也增广不少对社会底层的认识。  见到过<壁虎>的人知道,他在现实生活中总是积极和乐于助人的。偶尔,他作为诗人的心灵也有藏隐墙内的挫折与失落感,于是牠爬出墙外来观看世界真相。但世间有著过多的虚空、人生生老病死的种种残酷,难以驱散敏感心灵一角的阴暗;所以,他讲述出像<死亡泛黄>这样的新小小说,以眼前全球性的社会老龄化题材,来开展出一个冷静的新视角,来平息自己些许内心的阴暗。(注二十二)但这只能算是目前他小说创作风格的管窥而已。

读者也可在部落格贴文里看到他最近的一些文章。比如:为国语日报所写专栏中有孔雀岛、集中营、柏林起飞、橘色打扫龙等24个柏林特别 话题。记事专栏则包括有<城市角落>,<柏林记事>,<旅行之前与当中与之后>,<书写>,<电影>, <晃动的夜>等近三百篇作品。他的散文,报导与笔记自然又有另样的笔触与色调: 清新、敏锐与多彩该是主要特色了。这些文章中,读者很快会发现陈思宏作为记者向四周伸出的长长触角;本年十月间他在柏林参加亚洲文学朗诵会,朗诵《态度》一书的重要部份: 德国文化隐隐中震动著他,他也震动著德国的对话人。 虽然他将继续以母语创作下去,但正如作家余秋雨所说的<文明一定有共同的语言> (注二十三) 陈思宏多元化的创作和他在文艺、影艺方面的才华与勤耕,必能在欧华文坛上留下深深足印。但愿欧华文学创作走出象牙之塔,以挑战传统与西方文学题材、形式来书写的另一代新血,将越来越多。  

结 语  

综观本文以上所谈到旅居德国及英国的七位作家与他们作品所引起不同程度、不同界圈的反响,可以看出二战后至今的欧洲,海外华人文学实际已形成了一脉相承的核心书写,即人性为卫护基本人权与尊严的抗争体验与对消除人为对立及偏见所做出的努力。而这一书写内容正面临全球社会文化、写作技巧与工具上的转型课题,需要彻底走出华人固有视野范围内,地域中心主义书写的界线与侷限。  反观欧华作家过去20多年来创作的动力,往往在于海外知识份子有真话真情要表述。但由于语言造成的各类障碍,尤其外语、德语使用上的困难,用中文书写才能帮助他们舒缓适应海外生活的愁绪。但汉语书写有时必须面对的政治尴尬,(注二十三) 迫使一些作者反而只能在异国异文语境中,创作才能生气盎然。他们之中或有感到失语的无奈,因这也代表著社会参与不多、母语书写意义不大、个人社会地位与文化存在面临边缘化考验。知名社会评论家兼作家龙应台,曾在《译本》一文中谈到诗人的失语及安身问题,谈到母语写作经过翻译过程的非真问题;而当谈到她个人在欧洲生活经验时,有过这么几句话:〈我清楚地知道,在这里,我是边缘-柏林围墙倒了,苏联帝国垮了,又怎么样呢? 我是那彻底的旁观者。可是,在十万八千里以外的那里,我是中心;事件震动我,我震动人群,我影响事件... 于是,我不停地回去。〉而当她回到了牵肠挂肚的那里,体验到台北人热烈又极端的政治参与情绪时,竟面临了另一样的边缘感,- 她寂然、独自而行。(注二十四) 这类不寻常的经验,说明在后殖民时期尾声的现阶段,世界和环境快速变动,媒体的宣传功能又如此巨大,带动事理与价值改变也快在转瞬之间;失语与边缘化也就可能是俯拾皆是的必然现象。

最后笔者在此还想一提德国新生的华文媒体在不久的过去与现在,所扮演开辟发表园地、在社群与主流社会沟通的重要角色;因为单只在德国,十五年来先后发行的定期报章杂志已不下十种之多。他们不但担负起欧华写作推广的功能、德国与两岸三地的最新讯息,他们同时成为德国社会观望华侨社会的窗口、不同政见对话与商界对流的重要仲介。以法律专业出身作家谢盛友(著作:《微言德国》、《老板心得》) 士、商两栖创办的《本月刊》为例,创刊十二年以来,每期发行一万八千份,每份60页,内容涵盖世界与欧陆首要新闻、天下华人与社会生活、每月专题与法律政经等资讯服务。难能可贵的是,除了园地公开以外,法律资讯和热点追踪多半有德语原文或节译可以对照,让了解德语不多或学习汉语的德国读者阅读便利。所以,笔者在柏林有一些德国汉学学生也曾订阅此刊当作读本。而刊物发行的当地媒体更把该刊视为可靠资讯来源,在有重大事件或政治要人访德时,发行人经常接受特别邀请出席座谈,可说在德南地区主流媒体与华人社会间起了重要连络作用。  

另外一个在德国各地机场、车站及华人超市可以免费取阅的《华商报》半月刊,内容是以中立立场报导德国政经文化等主题, 但也开辟有文学写作园地及专栏提供投稿。该报创刊刚满十五周年, 分别在德国、法国及英国出刊。德国发行量每期两万份,每份60页,其中以广告页数居多,也是收入来源。目前全欧每月发行九万份,深入各类行业。据宗教史学出身的主编修海涛提供资讯,目前包括了德国德意志银行等各大银行、汉莎等航空公司,汽车工业与旅游业均在该报定期刊登大幅广告。报社所在法兰克福当地媒体曾多次采访报导,讚美《华商报》为<中国人的声音>,特别是版页编排是实用抢眼的 <资讯娱乐混合体>。而该报定期刊登通俗小说与各类散文创作,广受欢迎也颇能满足华人商界、餐馆行业的阅读需要,呈现出欧华书写创作不同的面目和读者需求趋向,也是与中德两种文化的另一类互动。

据此可以归纳出一个现象,就是欧华作家除了各自讲述自己的故事外,也著力把人类的共性、生存的呐唤与欢呼,运用写作技巧与出版方式适切表现出来。这些共性,比如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基本需求:现代生活中温饱以外最重要的人身自由,精神、肉体和对自然生态的爱,自我实践,文化融合等等,泰半属于现代西方思想与物质生活进步影响下的产品。所以读者有幸捧读到的是西方用坚船利炮硬塞给东方「科学与新知」,经过东方人文、政经思维百年消化过后的结晶。近年亚洲崛起,后殖民时代的苦痛与书写已 渐行渐远,而<消费写作>正悄悄潜入文学创作地盘,后者或许不是一般爱书人乐于见到的发展,但这也是民主社会尊重与包容的多元化象征。另外一个特别值得深思的现象是,在眼前华人政治分化与地理分割现况下,学术与文艺领域内居然以充沛活力孕育出一颗硕大美丽的果实,促成了一个轮廓逐渐清晰「文化中国」跨越时空的共同语言体,意味著一个真正与世界携手并行现代东方文化的存在。欧华文学创作者,包括德华作家作品也成为这一契机出现的无形推手。因之,有为数不少的书写都静默忠诚地守护住这一角,持续充实囊括小说、戏剧、报导、旅游、散文与翻译创作的欧华文学。居住在德国这样爱读书的社会中,德华作品的双语化或译介,无疑将帮助华文创作摆脱「书架上的装饰」地位,(注二十五) 进展成为受到社会重视与读者锺爱,终将成为「亚欧文学」-相对于在北美大陆颇具威力的「亚美文学」-的壹枝主干。        

(全文完)
注解:  

(1)  高行健(1940年1月4日-),华裔法国剧作家、小说家、画家、导演,1980年代末前往欧洲,现为法国公民。200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2001年获颁台湾国立中山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2)    周仲铮 (1906-1996). 最早留学巴黎,1936年取得法国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是有史以来女留学生的 首位。1939年在荷兰莱顿大学教书;1940年与德国汉学家克本结婚后,随夫旅居德国直到1996年 过世。在1946-48年曾任西柏林华侨学校校长。先后以德语出版有《小舟》,《十年幸福》,《金花奴》,
《树王》,《小彩鱼》,《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六本德文小说。此外,还出版了中文版散文集《海 外心声》。中年以后,她诗画两栖,1988年中国现代文学馆为她建立第一个海外华裔作家文库。参看 刘长华:《忆周仲铮博士》,《江淮儿女走天涯》,北京2008年出版,第十七页起。  (3)  德文姓名:Dr. Erik von Groeling, (1940- 1973), 曾任联邦德国内政部东亚问题研究员,著有分析中共权 力结构与中共文化大革命前期过程的专著《中国的万里长征何处去?》(Chinas langen Marsch, wohin?  1972),并曾参与伦敦大学近代中国研究项目,主编1972年英文版《毛泽东传》等。  (4)  名作家无名氏在《放逐中的写作》专辑中曾这样描述他在文革前后的生涯:…这些年,它(指个人智能) 大部分全用来<应付环境>, 设法为自己创造一点自由时间与空间,而用在写作上的倒是小部分了。他 又说:… 玄奥超拔的心灵,早已游泳(或潜水)到宇宙心灵深处。自我心灵既与宇宙心灵浑然一体,则 宇宙心灵何来放逐感 ?! 参看:《倾向》文学人文杂志,台湾1996年春印行,第六期,第一页以下。
(5)  戴瑶琴2007年在汕头大学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发表对欧华文学与作家的研究述评,文中对 张戎《鸿》有如下看法:<...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西方读者东方想像的满足...>。笔者认为论 评落笔略嫌轻率,因为当年除了汉学学者外, 多数德国读者对中国社会的想像与理解,仍停留在赛珍 珠 (Pearls Buck)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大地》的旧社会或《小舟》书中描写新旧交替的曙光时代里。 而张戎故事书写的是摸索走出前两作品中背景时代的漫长悲惨过程,是大部分西方读者难以想像的现 实。戴文在谈到德华文学时,勾勒出<问题意识与思辩眼光>的特色,及书写散文所分的三种类型1. 乡 愁 2. 反思 3. 融入型,观察甚为明确深入。可惜在历史和社会背景对欧华作品冲击方面,略嫌不足。
(张戎和她眼中〈不戴盔甲的完美战士〉,她的教授丈夫-英国历史学家哈利迪(Prof. Jon Halliday)费了 十年功夫,于2005年出版了另一本引起各方争论¬、影响较大的著作:《毛泽东- 鲜为人知的故事》  (Biographie zu Mao Zedong)。作者接受媒体访问时曾说,成书的动机在于希望能够〈揭示一个真实的 毛泽东〉。 2005年七月以后英、德等国媒体争相访问报导,重要学术机构与图书馆也均收藏该书。德南海德堡大学汉学系曾特别为硕士以上学生开了此书的研究班。  (7)    参看卓以定:《米酒加咖啡,- 21世纪婚姻新趋势》, 联合周刊, 台北1994年, 第280页以下。 对此一话题需要更多资讯的读者, 不妨上网阅读长期为文、亲手绘制清新美丽插图,并兼解答婚姻及 融入德国生活问题的《有闲没钱桂夫人》部落格YoYovilla.Pixnet.net//Blog。这一网址出现不到四年几 乎囊尽中德悲喜因缘故事,也提到统计中从西元两千年至今十年,已有五万对中德婚姻伴侣定居德国。 对于中德婚姻感到失望者, 也可以找到其中与德国人结婚后生活总结为:...生活中的<贫穷>、<枯燥> 十分难以忍受...的负面经验,或许也须自我反省。  (8)  潘可人本名陈美慧,曾是联合报驻柏林特䀲   約記者,并取得歌德学院语言证书。她的第二本书, 《柏林     新世纪》2000年在台北出版;作品的特色在于观察入微、下笔俐落明快、幽默严谨兼有之。部分文化 评述小品文章散见柏林日报、柏林早报等,目前因种种原因创作仅限网上发表。
(9)  潘可人:《昭君,你好吗?》台北远流出版社, 1999年,后记,第201页以下。  (10)  针对此一现象,笔者曾于1993年发表过一篇访问调查;当年居住在德国的中德婚姻家庭估计中约一 千二、三百对。参看车慧文:《旅居德国中德婚姻家庭及文化调适初探》,《欧华学报》(Journal of ACSE), 香港八龙文化服务出版公司1993年印行,第三期,第五十七页以下。

(11) 根据笔者2010年11月初查询结果,网人族可在谷歌搜寻网站中,找到有关异国婚姻讯息多至九百四 十六万个字条。  (12) <德国媳妇>是郑伊雯部落格的中文名称;www.wretch.cc¬/blog/chengyiwen   (13) 参看郑伊雯:《走入德国童话大道》台北华成图书出版社2008年出版, 第八页以下。
(14) 游戏文学一词在此泛指有些以经济或政治利益为目标的写作,可能产生对知性、感性造成蒙蔽,甚 至煽动仇恨与暴力的一类书写;而生活性、娱乐性高的写作应不在此例。  (15) 参看陈玉慧:《海神家族》,台北Ink 印刻出版社, 2004年,第八页。  (16) 如前, 第314页以下。  (17) 如前, 封底。
(18) 陈思宏:《家就是现在书写的那张桌子-专访陈玉慧》,《文讯月刊》,台北 2010年十一月份,第37页 以下。  (19) 陈思宏出身辅大英文系,台大戏剧研究所毕业。曾得全国大专学生文学奖小说奖,国军文艺小说金 像奖,台湾文学奖、年度小说奖等十数种文学奖。目前为台湾侨委会、海外宏观电视及《表演艺 术》杂志驻柏林特派员。出版有短篇小说集《指甲长花的年代》、《营火鬼道》与长篇《态度》。¬¬电 影:《暧昧》(德国),短片《宫保鸡丁》(德国)。个人网站: www.kevinchen.de。参看 「blog//Kevinattitude-Yam.com天空部落」  (20) 如前:《从柏林看德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台北Ink印刻出版社,2007年,五卷十一期,第205页        以下。  (21) 陈思宏:《死亡泛黄》,<KEVINATTITUDE陈思宏,态度>,blog.yam.com/kevinattitude/article/10093009
(22)余秋雨:《行者无疆》, 北京华艺出版社, 2008年版, 第9页。  (23)   高行健:《文学与玄学:关于《灵山》》,文学杂志《今天》1992年第三期, 第203页以下。  (24)  龙应台:《译本》,《倾向文学人文杂志》1996,第三页以下。  (25)    车慧文、余德美认为:<时下跻身于德国读者书架上层的华人文学作品,通常仍只能算是德国人书 房里的点缀;但不可忽视的是生活在异国婚姻家庭中的妇女写作群, - 30年来她们的作品不断增多,题 材涵盖甚广、写作风格新颖之外,出版率也快速跟进。可以预见是:欧洲华人文学创作的变革期已近 在眼前>。参看编写书名 :《德国华人的移居与融入》《移民经验-华人海外文学的题材和意义》,
(Dr. Hui-wen v. Groeling-Che und Dagmar Yu-Dembski M.A.:Migration und Integration der
Auslandschinesen in Deutschland), Verlag Harrassowitz, Wiesbaden 2005年出版,第174页起。               


作者简介

姓名:  车 慧 文                              

性别:女
单位:  德国柏林中华文化协会、德华妇女会
职称:  会 长  
学位:  柏林自由大学社会哲学博士

出版物  

A.  单行本或专著
1.    《中国语言学家王力及其著作》(德语版,德国科隆大学出版)
2.    《中国妇女高等教育创始时期 -燕京大学女部之研究》。(德语版,柏林 自由大学出版)
3.    《源流—台湾当代短篇小说选》(中译德,慕尼黑出版)
4.    《心甘情愿-星云大师演讲集》(中译德,柏林国际佛光会)
5.     主编《中国人在德国-移民和融入现况研究》(德语,柏林日出国协会)
6.    《柏林与布兰登堡地区的普鲁士皇宫及庭苑》(德译中,柏林德意志艺术出版社)
7.     电视剧本《柏林围墙下的华人》(中文,欧洲东方卫视拍摄)

B. 重要论文
1.《台湾当代文学及女作家作品简介》(德语, 柏林自由大学)
2.《中德婚姻家庭初探 》(中文,欧华学报)
3.《近代亚洲家庭及妇女地位变迁》(英文,奥地利德中友协)
4.《试论基督教与传教士对现代中国妇女教育影响》(中文, 澳门基金会论文)
5.《二十世纪初小说月报中妇女题材综述与研究》(中文, 蒋经国基金会)
6.《试论近代中国佛教的改革与发展》(中文, 台北普门杂志)  C. 其他  
7.《柏林佛光世纪》(创办和主编三年;中德双语发行)
8.    其他发表诗文、报导文章散见于西德侨报,欧华学报,香港明报月刊、 德国本月刊、华商报等中文报章杂志,笔名曼青、骏马。

原载于中国大陆《华文文学》 2011 年第 2 期( 4 月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沙发
发表于 2011-7-12 22:30:23 | 只看该作者
文明一定有共同的语言。
板凳
发表于 2011-7-12 22:33:22 | 只看该作者
据此可以归纳出一个现象,就是欧华作家除了各自讲述自己的故事外,也著力把人类的共性、生存的呐唤与欢呼,运用写作技巧与出版方式适切表现出来。这些共性,比如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基本需求:现代生活中温饱以外最重要的人身自由,精神、肉体和对自然生态的爱,自我实践,文化融合等等,泰半属于现代西方思想与物质生活进步影响下的产品。所以读者有幸捧读到的是西方用坚船利炮硬塞给东方「科学与新知」,经过东方人文、政经思维百年消化过后的结晶。
地板
发表于 2011-7-12 22:35:19 | 只看该作者
反观欧华作家过去20多年来创作的动力,往往在于海外知识份子有真话真情要表述。但由于语言造成的各类障碍,尤其外语、德语使用上的困难,用中文书写才能帮助他们舒缓适应海外生活的愁绪。但汉语书写有时必须面对的政治尴尬,(注二十三) 迫使一些作者反而只能在异国异文语境中,创作才能生气盎然。他们之中或有感到失语的无奈,因这也代表著社会参与不多、母语书写意义不大、个人社会地位与文化存在面临边缘化考验。
5#
发表于 2011-7-12 22:37:29 | 只看该作者
知名社会评论家兼作家龙应台,曾在《译本》一文中谈到诗人的失语及安身问题,谈到母语写作经过翻译过程的非真问题;而当谈到她个人在欧洲生活经验时,有过这么几句话:我清楚地知道,在这里,我是边缘-柏林围墙倒了,苏联帝国垮了,又怎么样呢? 我是那彻底的旁观者。可是,在十万八千里以外的那里,我是中心;事件震动我,我震动人群,我影响事件... 于是,我不停地回去。
6#
发表于 2011-7-12 22:38:05 | 只看该作者
而当龙应台回到了牵肠挂肚的那里,体验到台北人热烈又极端的政治参与情绪时,竟面临了另一样的边缘感,- 她寂然、独自而行。(注二十四) 这类不寻常的经验,说明在后殖民时期尾声的现阶段,世界和环境快速变动,媒体的宣传功能又如此巨大,带动事理与价值改变也快在转瞬之间;失语与边缘化也就可能是俯拾皆是的必然现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2-23 20:42 , Processed in 0.017550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