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绝对原创] 歐洲華文文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23:08: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張明行 于 2011-7-12 23:14 编辑



                    
      歐洲華文文學,是欧华作家,除了各自讲述自己的故事外,也著力把人类的共性、生存的呐唤与欢呼,运用写作技巧与出版方式,适切表现出来的作品。

      这些共性,比如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基本需求:现代生活中温饱以外,最重要的人身自由,精神、肉体和对自然生态的爱,自我实践,文化融合等等,泰半属于现代西方思想,与物质生活进步影响下的产品。所以读者有幸捧读到的是西方用坚船利炮硬塞给东方「科学与新知」,经过东方人文、政经思维百年消化过后的结晶。

      反观欧华作家过去 20 多年来创作的动力,往往在于海外知识份子,有真话真情要表述。但由于语言造成的各类障碍,尤其外语使用上的困难,用中文书写,才能帮助他们舒缓适应海外生活的愁绪。

      但汉语书写,有时必须面对的政治尴尬,迫使一些作者反而只能在异国异文语境中,创作才能生气盎然。他们之中或有感到失语的无奈,因这也代表著社会参与不多、母语书写意义不大、个人社会地位与文化存在面临边缘化考验。

      知名社会评论家兼作家龙应台,曾在《译本》一文中谈到诗人的失语及安身问题,谈到母语写作经过翻译过程的非真问题;而当谈到她个人在欧洲生活经验时,有过这么几句话:「我清楚地知道,在这里,我是边缘-柏林围墙倒了,苏联帝国垮了,又怎么样呢 ? 我是那彻底的旁观者。可是,在十万八千里以外的那里,我是中心;事件震动我,我震动人群,我影响事件... 于是,我不停地回去。」

      而当龙应台回到了牵肠挂肚的那里,体验到台北人热烈又极端的政治参与情绪时,竟面临了另一样的边缘感:她寂然、独自而行。这类不寻常的经验,说明在后殖民时期尾声的现阶段,世界和环境快速变动,媒体的宣传功能又如此巨大,带动事理与价值改变,也快在转瞬之间;失语与边缘化,也就可能是俯拾皆是的必然现象。

      海外華文作家与他们的作品,所引起不同程度、不同界圈的反响,可以看出,二战后至今的欧洲,海外华人文学,实际已形成了一脉相承的核心书写,即人性为維护基本人权与尊严的抗争体验,与对消除人为对立及偏见所做出的努力。而这一书写内容,正面临全球社会文化、写作技巧与工具上的转型课题,需要彻底走出华人固有视野范围内,地域中心主义书写的界线与局限。

      近年亚洲崛起,后殖民时代的苦痛与书写已渐行渐远,而 <消费写作> 正悄悄潜入文学创作地盘,后者或许不是一般爱书人乐于见到的发展,但这也是民主社会尊重与包容的多元化象征。另外一个特别值得深思的现象是,在眼前华人政治分化与地理分割现况下,学术与文艺领域内居然以充沛活力孕育出一颗硕大美丽的果实,促成了一个轮廓逐渐清晰「文化中国」跨越时空的共同语言体,意味著一个真正与世界携手并行现代东方文化的存在。

      「文明一定有共同的语言。」

        ......

__ 全文原载于中国大陆《华文文学》2011年第2期(4月号)。及法國僑网論壇《文學討論》。

    转载请注明出处。

__明行節錄 2011.07.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2-23 21:13 , Processed in 0.021399 second(s), 20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