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法国2012大选国民阵线候选人玛琳娜·勒庞在大巴黎地区南泰尔(Nanterre)举行国际媒体新闻发布会。作为此届大选中移民政策最为强硬的候选人,勒庞在早前就提出苛刻的入籍条件,并表示她的移民政策即是将每年的移民人数控制在一万人。然而,对待高学历人才移民,勒庞所代表的极右党派持怎样的态度?在大选第一轮倒数不到两周的今天,她又如何看待诸如退出欧元区、经济民族主义等重点议题呢? 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对多国媒体记者,勒庞坦言自己是十位候选人当中最能引发争议的候选人。这不仅仅与她在公共场合直截了当且十足强硬的态度有关,也归因于她始终将“经济民族化”、“反对大批移民”以及“退出欧元区”等口号放在竞选政策的核心地位,上述政策恰恰与经济全球化、自由贸易的现状相左。 留学生不应留在法国 本报的不少读者关心法国的移民政策,尤其想了解围绕5·31通函引发的争议及总统大选候选人的有关立场。所谓5·31通函,指的现任内政部长盖昂在去年5月31日推出的限制外国留学生获取工作签证的指令,据信在引起争议之后政府又略微放宽了原先的规定。勒庞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有关提问。 问:您好,勒庞女士。首先做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代表《欧洲时报》的记者。 在此,我想向您提一个关于移民政策的问题:在您的竞选纲领中,您对取消家庭团聚式移民,取消属地主义以及取消非法移民的合法化权利都有所阐述;但您却几乎未提及人才移民。对于去年现任内政部长盖昂所颁布的针对外国留学生获取工作签证的5·31通函及其引起的争议,您如何看待人才移民?难道外来人才不正是法国振兴经济的重要因素吗? 答:对于您的问题,我将逐一回答。 我首先要取消对非法移民身份合法化的法案:从现今非法移民的形势来看,是十分严峻的。我们正如同一个巨大的吸水泵一样大量地吸入移民。不管是左派或是右派的移民政策,都刺激了更多的非法移民来到法国。 其次,在对外国人颁发签证的问题上,我将减到一万个签证,这与目前的23万个签证相比这种削减的幅度还是相当大的。提出这样的政策是因为一个很简单的理由:我们有500万失业者,1100万贫困人员。因此我们不能再接纳更多的移民。我们没有办法去顾及这些移民,无论是从医疗保障或是住房的角度而言我们都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对于您刚提到的关于家庭团聚式移民在我看来是十分荒谬的。 我也提出一项针对有合法身份的外国人,给予他们一段找工作的时间,但若失业他们将被遣返回国。我想说,这种情况在其它国家也是存在的:外国人到别国工作,因工作迟迟未落实而回国也属情理之中。有些国家给予的期限更为严格,比如给予三十天的宽限时间。在我看来,三十天用来办理所有的手续是很紧张的。所以,我所提出的宽限政策不会如此严格,我会提出更为人性化的期限。 当我们谈及人才移民时,我所遵循的始终是“国民优先”,即在学术级别、个人能力都相同的情况下,我会要求一些就业机构和组织优先考虑法国人;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相当需要法国所缺少的人才,这就是为什么我提出这一万个签证的“门槛”,而且此项政策是能够被压缩的。我们需要的这些人才包括艺术家,或是运动员,学者等等。 关于外国留学生,我们看到如今存在着一些“假留学生”现象,我们也看到一些非法为假留学生提供服务的机构被捣毁。我认为,这样的工作应该继续下去,坚决打击假留学生现象。另一反面,我们所培养出的学生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效力法国,而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成材,学到他们的教育体制中所没有的东西,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他们的国家;然而现实的情况恰恰相反:比如一方面我们接纳了来自非洲某些教育资源贫乏地区的人来法国学习,另一方面又用十分廉价的成本雇佣他们在法国工作。这不仅仅为法国学生带来了竞争,也导致这些来法学习的外国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学以致用,他们若回到非洲工作,将来定会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贡献。 移民治安首当其冲 在图卢兹枪击案发生后,惨案震惊法国社会,同时也折射出法国极端势力抬头的趋势。勒庞针对此次事件,强调自己是唯一一个提到法国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力量不断上升的候选人。她坚持认为萨科奇无论是作为内政部长或是总统,十年来对移民以及安全问题毫无作为,并且持放任态度。 各国记者关心的话题还有勒庞的“经济方案”。面对来自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国的记者所提出的质疑,她重申了退出欧元区的决心。在坚持一贯的排斥移民,贸易“堡垒化”,反对自由贸易的立场上,勒庞也对退出欧元区持“要么协调退出欧元区,要么法国承受新的冲击”的态度。 在具体经济措施方面,勒庞提出对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用于缓解银行的贷款压力;并向大型企业增加15%的税额。对进口商品增收增值税,以便将工资平均增加200欧元,将最低工资(SMIC)平均提高1.7%。这也与勒庞所强调的回归民族经济相契合。 据《世界报》所做的调查的显示,国民阵线候选人勒庞在18至24岁的法国年轻人当中民意指数列居十位候选人之首:勒庞也将这一现象看做是改革色彩浓郁的“反对现今政治体制”的政治诉求所得到的年轻一代的支持。 (欧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