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7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与思考] 2012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招聘博士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22:2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招聘博士后
合作导师:龙登高教授       
招聘岗位所属研究所: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
拟从事的研究方向或研究项目:欧洲华商发展研究
研究内容或计划:主要在意大利与欧洲进行华商的研究;
招聘要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面向全球招聘)
招聘人数:2-3名
截止日期:2012.8
联系人:欧洲:戴小璋 电话:00393275852762  邮箱:dhc0574@foxmail.com
        清华:张黎86-10-62783296 邮箱:lizhangcces@mail.tsinghua.edu.cn
地址及邮编:  100084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明斋 206)  传真:86-10-62783296


沙发
发表于 2012-7-23 15:14: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hc0574 于 2012-7-31 09:46 编辑

自从招聘启事刊登之后,马上收到许多博士后的应聘资料,大家对这个课题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而且来应聘的博士后各方面条件非常好,对此我们感到非常欣慰。招聘的博士后虽然要在欧洲从事华商的调研工作,但他们的工作待遇还是按照国家和清华大学博士后规定享受相关待遇的。但为什么我们迟迟还没有下最后的决心?从文化上认同、理念上认同、感情上认同。为什么我们对这三个“认同”比较重视,首先它是符合我们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的宗旨:学习华商、研究华商、服务华商,还有宣传华商。如果一个调研人员不从文化上、理念上、感情上认同欧洲华商,那么他的调研效果就会打折扣,他可能就会把这些调研活动当成一项工作,缺乏必要的使命感。欧洲华商当前存在的问题是系统性的问题,它不仅仅从某一个学科上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它的复杂性、全面性、长期性,如果没有一种使命感是难以静下心来,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的考验;如果没有一种使命感也难以对欧洲华商心同身受,难以从欧洲华商的所困、所惑、所思、所需上出发,调研工作会流于表面化、肤浅化,就得不到欧洲华商内心的认同。调研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调研不是结局,仅仅是开始,目的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寻找出一条解决欧洲华商问题相对妥当的方案。我们欧洲华商几年前就有识之士提出转型的问题,但仅仅停留在概念上,实际层面上没有任何的突破,不是欧洲华商不想转型,整天在火上烤的华商会不想转型吗?只是在痛苦中煎熬的华商不知怎么转型,而且转型不是靠“点”突破,而是靠“面”提升,转型的困难之处在于它不是一个“点”上的问题,而是一个“面”上的问题;转型的困难之处也不仅仅在于它是欧洲华商“个体”上的问题,而是欧洲华商“群体”上的问题,而且转型的困难之处还在于欧洲华商群体在居住国处于一个“边缘”的地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重视、关爱与扶持,我们不敢奢望,打击与“规范”只是一种家常便饭,麻木地面对一切该来的、还是不该来的打击,都源自于我们欧洲华商当前的“无助”。我们欧洲华商在承受着欧洲经济整体衰退的困境中,还得承受着居住国一些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规范”之举,我们在集体“失语”、噤若寒蝉中摸索着前进的方向,寻找突破口。在外部环境非常不利于我们欧洲华商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的时候,我们只能局限在从自身上思考着自己当前欧洲华商的经营危机上。从某种意义上说,经营危机源自于人才危机,人才危机又源自于教育危机。长期处在“成人教育边缘化”是欧洲华商无法更好地面对转型问题的总根源,欧洲华商的转型不是“个体”的问题,而是一个“群体”的问题。面对“转型”问题,欧洲全体华商匹夫有责,这无论从主观上来说,你也是欧洲华商当中的一员,真正又有几个华商能够做到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能离开华商这个群体的生存与发展?从客观上来说,欧洲华商是一个群体,而且面对着群体困境的时候,就像一群互相绞缠在一起的螃蟹,谁能跑得了谁?
  记得2003年的时候,浙江会的孙锡木会长跟我说过:博士生创造不了我们罗马华人的贸易市场,也创造不了欧洲所有的华人市场。去年,还是孙锡木会长跟我说:我们欧洲的华人市场在当前的生存与发展面前,没有博士生的参与是万万不行的。是的,孙锡木会长说的一点也没有错,非常客观。我们欧洲华商的发展需要方向,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深层次的指引,一路“猛打猛冲”到现在,我们欧洲华商是需要“外脑”的时候,是需要“专家”的时候,我们的创新与突破是需要智慧的时候。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的龙登高主任在国内是一个知名的经济学家,长期关注海外华商的问题,一个非常务实的华商经济问题的学者,他的创新精神,不拘泥于常规,敢于突破的思想,他对华商经济的研究搭建成一个“点”与“网络”有机结合的平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次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北美华人学者清华论坛”上,在一个国内外众多知名学者的论坛上,让我一个来自于欧洲的普通华商,还是一个普通温州商人登台阐述自己对欧洲华商经济的观点。在“体制外”用人,这是需要勇气的。我不是专门研究华商经济的学者,但我懂华商,因为自己本身就是华商中的一员,在欧洲华商经济的实践过程中,在困惑与迷茫中,跳出华商的“个体”,站在华商的“群体”上做了一些肤浅的思考,而且天然地会把自己对华商经济的思考从华商经济中来,到华商经济中去。而且自己对欧洲华商经济的敬畏与虔诚,赢得了龙登高主任从理念上的互相认同,这是我们欧洲华商研究中心的工作首先从意大利华商开始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意大利华人市场在欧洲华商经济当中也是非常典型的。欧洲华商研究中心在对意大利华商的研究中能否取得一个可持续的模式,关系到下一步向欧洲华商集中的法国、西班牙等国家推进的进度,按照我们的设想,在几个华商集中的国家都增设2-3名的博士后,以这几个博士后为主,以华人社区的其他积极力量为辅,这样既可以达到高覆盖面,又可以“接地气”的研究网络。虽然依靠清华大学的学术力量,可以暂时缓解研究人才的问题,但龙主任依然认为跟有志于华商经济研究的国内外各大中院校的长期合作必不可少,跟欧洲华人社区、欧洲华商内部关心、支持华商经济研究的有识之士建立长期合作必不可少,跟欧洲主流社会关心、支持华商经济研究的机构与个人建立长期合作更是必不可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2-23 06:23 , Processed in 0.015799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