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8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边走边拍] 利用喂食进行鸟类摄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09:2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拍摄地点是第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你需要确定想拍摄的鸟类的种类,并找到有这种鸟活动的地方。


  根据你所在的地方,甚至一般的后院也可以吸引到某些鸟类前来。我想拍森林里的鸟,所以我选择了当地的一处森林。我花了很长时间在森林中考察了一块地方——要考虑背景、光量、方向等等因素。


  理想的场地需要有平滑的背景(我在寻找背景时,使用手动对焦,设置在4m,并且做了很多试拍)及足够的光线。我发现当早晨初生的阳光照射到投食点时是最好的。当然,别忘了事先要取得喂食和拍摄许可。


  当你选定喂食点后,就需要隐蔽了。我建议使用固定式的隐蔽点,因为鸟儿们会把它当作自然的一部分,而且你也不需要每次拍照时都重新布置。


  你可以用任何喜欢的东西做隐蔽点,旧的木门也是很有用的。我使用当地找到的树枝来做。这需要花费一些功夫,而且也不防水。但我不打算用太贵的材料,因为这些东西存在被其他人破坏的风险。


要注意一点:你建立的隐蔽点要足够大,让人躲在里面够舒服,因为你可能需要在里面待上几个小时。
用什么东西装食物并不很重要。我喜欢用平台,因为方便在周围做装饰。


  相反,喂什么食物却很重要。我建议使用葵花籽儿、花生、以及有牛脂的蛋糕。其他类似的东西也可以,但是确定这些食物不会对你要拍摄的鸟类有害。这食物一定不能被感染、盐渍或烟熏。另外如果在寒冷的季节拍摄,你就必须持续地给鸟类喂食直到天气转暖,冰雪融化——否则很多鸟都会死去。


  要舍得在食物上花钱。比如你可能需要在一个冬天里喂它们超过100kg的葵花籽儿。



 一旦鸟儿们发现了食物,你就可以开始拍摄了。找一个漂亮的栖息处,树枝或树桩,把它们放在喂食点旁边。如果你喜欢,也可以给它做一些装饰。这会令照片的构图更加生动。

  要有创意:尝试使用各种道具,或者把食物放在一些不会被镜头拍到的地方。可以使用喂食处的洞穴,把食物放在栖息处的背面,就不会被镜头拍到。


也可以把食物放在一些鸟儿在进食前会暂时停落的地方。想做到这样,可以对食物稍加隐藏,使鸟儿需要寻找一番。这时你就可以拍摄一些照片,但是在鸟儿意识到这里没有食物并且飞走之前,可能没有太多时间给你。


  我的建议是,一次多放点食物,这样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来访者,并且在鸟儿开始吃食前尽快多拍照片。


  使用数码单反相机和100-200mm镜头可以得到不错的结果。不过,使用更长焦距的镜头,可以得到更好的背景。三脚架也是必要的。

曝光时间:1/50 - 1/500s或更短,取决于鸟的速度(鸟的速度越快,曝光时间越短),以及现场光线情况。


  光圈:如果光线不足或者追求最好的背景,使用最大光圈。如果景深太浅难以把整个鸟拍清晰,则需要收小光圈。


  ISO感光度:使用尽可能低的ISO感光度。不过,如果光线不足,使用ISO 800拍出清晰的照片,也比用ISO 200拍的模糊照片要好。



 最佳的拍摄时间是早晨或傍晚,因为日光非常柔和并且色调很好,阴影不会太重,比较容易得到更好的细节。阴天比晴天更好,因为阴影更淡。
 在鸟儿注视或飞翔的方向留出空白是比较常见的做法。在构图中尽量使用三分法则。避免分散观众注意力的元素,并从鸟儿眼睛的高度拍摄。不必总是用一只鸟充满整个画面:记住鸟是行动迅速的生物,它们需要空间。在照片中也一样!
沙发
发表于 2012-7-22 22:14:5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看到这么有内涵的东西
板凳
发表于 2012-7-23 09:59: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资料,真的很好
地板
发表于 2012-7-29 05:27:53 | 只看该作者
朋友你好,想和你聊天!
5#
发表于 2012-8-6 06:58:13 | 只看该作者
好贴,楼主辛苦了,顶起












蓝天汽贸llantianqimao.com长期低价供应各种二手车
6#
发表于 2012-8-10 20:47:14 | 只看该作者
经验之谈,谢谢楼主了,请继续努力












防晒霜 ▲㊣防晒衣▎ ▅泳衣◇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3 18:34 , Processed in 0.017249 second(s), 18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