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9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边走边拍] 数码摄影入门基础知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12:5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在相机的参数表中,有类似F2.8-4/? 甚至F3.5 - F5 / F7.6 - F11表示什么意思?
  答:相机镜头的光圈F值,并不仅仅是一个孔径的问题,实际表示的是通光量,还和镜头的焦距等因素有关,是个相对值。对于一般的变焦镜头,即使光圈的物理孔径不变,焦距变长时通光量会变小,光圈F值也变小。F3.5 - F5 / F7.6 - F11表示:最大光圈在广角端,焦距最短时为F2.8,在长焦端,焦距最长时为F5;最小光圈在广角端,焦距最短时为F7.6,在长焦端,焦距最长时为F11。
  当然,高级的专业镜头有的是恒定光圈,即F值不随焦距变化,其实那是在变焦时,光圈的物理口径相应在变。恒定光圈的镜头要比同质量的一般镜头贵很多。


  2、为什么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都不够小,比如C-700是F8、N995是F10,而传统相机中动辄F11、F16甚至F22为什么?
  答:我们平时所说的光圈值F2.8、F8、F16等是光圈“系数”,是相对光圈,并非光圈的物理孔径,与光圈的物理孔径及镜头到感光器件(胶片或CCD或CMOS)的距离有关。
  当光圈物理孔径不变时,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远,F数愈小,反之,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近,通过光孔到达感光器件的光密度愈高,F数就愈大。
  多数非专业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短、物理口径很小,F8时光圈的物理孔径已经很小了,继续缩小就会发生衍射之类的光学现象,影响成像。所以一般非专业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都在F8至F11,而专业型数码相机感光器件面积大,镜头距感光器件距离远,光圈值可以很小。


  3、什么是包围式曝光?如何使用?
  答:包围式曝光(Bracketing)是相机的一种高级功能。尽管测光技术日臻完善,由于光线条件、被摄主体千变万化,仍可能会有测光偏差。为了防止因测光失误而错失重要拍摄主题,在许多高档传统相机中就已经引入了包围式曝光功能,就是当你按下快门时,相机不是拍摄一张,而是以不同的曝光组合连续拍摄多张,从而保证总能有一张符合摄影者的曝光意图。
  在数码相机中,不但引入了针对曝光量的包围式曝光,有的相机甚至可以针对白平衡、对焦等进行包围式拍摄。


  4、自动曝光模式下怎样调整曝光量?
  答:虽然相机自动测光的技术日益完善,中央重点测光、分区测光等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机器毕竟是机器,仍然有测不准的时候,如果被摄物亮度分布不均匀,如在明亮的背景前面拍人物的逆光照,很容易受背景亮度的影响而使人物曝光不足,这时可使用AE锁或曝光补偿来解决这类问题,有曝光补偿装置的相机可以进行+2、+1、0、-1、-2等调整,如果主体曝光不足,则用正补偿,增加曝光量,反之使用负补偿,减少曝光量。


  5、什么是快门优先自动曝光?
  答:快门优先自动曝光又称快门先决式自动曝光,属于自动曝光方式的一种。适用于拍摄动体或需长时间曝光的拍摄场合,可以按照意图先选定快门速度,需要大的凝固运动物体时,选定高的快门速度(如1/1000,F1/2000甚至更快),需拍夜景、闪光同步、虚化动体时选用慢的快门速度(如1/30,1/2甚至更长,但别忘了用三角架和遥控喔),照相机会根据CCD(或胶卷)的感光度和景物亮度来调节光圈大小,以达到正确的曝光。


  6、什么是光圈优先自动曝光?
  答: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又称光圈先决式自动曝光,属于自动曝光方式的一种。适用于需要控制景深的拍摄场合,可以按照意图先选定光圈,需要大的景深时,选定小的光圈(如F8,F11甚至更小),需要小的景深、虚化背景时,选用大的光圈(如F2.8),照相机会根据CCD(或胶卷)的感光度和景物亮度来调节快门速度,以达到正确的曝光。


       7、什么是AE锁?
  答:AE是Automatic Exposure自动曝光控制装置的缩写,AE锁就是锁定于某一AE设置,用于自动曝光时人为控制曝光量。例如在逆光拍摄人像时,如果采用平均式测光自动曝光,人像就会曝光不足,这时如果先对人面部点测光,并按下AE锁锁定曝光值,拍摄时就会按人部的亮度曝光,保证主体曝光正常。


  8、什么是程序式自动曝光?
  答:程序式自动曝光是电子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产物。采用这种方式曝光时,相机不但能根据光线条件算出合适的曝光量,还能自动选择合适的曝光组合。然而,程序曝光也不是万能的,最终还是曝光组合的选择问题,经验丰富的摄影者还是宁愿使用手动曝光。


  9、数码相机的快门延迟时间是不是较长?
  答:许多初学摄影者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拍摄时只盯着取景框,看到拍摄时机到来时猛地按下快门,这时相机需要自动对焦、测光、计算曝光量、选择合适曝光组合.....当然需要时间,如果这也属于快门延迟的话,那么快门延迟并不是数码相机特有的,自动对焦、自动测光的传统相机也会有这种现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半按快门,让相机先完成自动对焦、自动曝光等准备工作,拍摄时机一到,再把快门按到底,这样快门延迟就几乎没有或者很短。当然,在抓拍时您很难这么做,我们的建议是:用数码相机抓拍时最好用手动对焦预置焦距,用手动曝光预定曝光组合,当然,只有高端的机型才允许你这么做。


  10、数码相机的拍摄间隔指的是什么?
  答:拍摄间隔主要是指数码相机每拍完一张都要进行数据处理,包括计算和存储,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象传统相机那样一旦过完片就可以拍第二张,这也许是普通数码相机很难克服的问题,只有内置超大缓存的专业型数码相机和个别高端机型才能高速连拍多张。我们的建议是:如果您必须快速连续拍摄,就尽可能地使用较低的分辨率,因为此时数据量较小,处理速度会快很多。


  11、我用数码相机拍照时,总觉得什么都清楚,即使镜头焦距相当于200mm时,也很难实现传统相机那样的浅景深效果,为什么?
  答: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这样理解:以使用传统相机机身的专业数码相机为例,因为成像器件(CCD或CMOS)面积小于传统相机胶片的面积,所以有“焦距相当于35mm相机的xx mm”的说法,但这里的“相当于”只是视角相当于,并非所有的拍摄效果都相当于。
  可以想象成CCD(CMOS)是从胶片中央切下一块图像来数字化,图像的景深当然和使用胶片是一样的,所以一般说来,景深只和光圈大小及镜头的实际物理焦距有关。你所说的“相当于200mm”时,相机的物理焦距也就30mm左右(不同的机型会有不同),这在传统35mm相机中属于广角镜头,景深当然很大。
  据说是蔡司公司有一个计算公式,物理焦距30mm左右的数码相机,推算出来景深效果也就大概“相当于”70mm左右,远不是视角所“相当于”的200mm。


  12、在奥林巴斯数码相机的介绍中经常看到“TTL iESP自动聚焦”的说法,到底是什么概念?
  答:TTL是英语Through The Lence(通过镜头)的缩写。iESP是英语Intelligent Electro Selective Pattern的缩写,直译为“智能电子选择模式”。
  使用iESP自动对焦系统的数码相机在对焦范围内做多重区块分割(有资料称分割方式为扇形分割),再将分割区块所测得焦点位置综合运算,根据主体的不同状态,确定最佳焦距位。
  iESP同样用于自动曝光系统和白平衡检测系统,将分割区块所测得亮度的平均值加权计算后所得出曝光参考值,在不同的环境下,人像和风景的分割区块加权比重会有不同。
  奥林巴斯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将其程序化记录于相机的IC之中,正因为iESP的智能加权功能远胜于传统的单区测距和平均测光技术,因此奥林巴斯不愿沿用旧名词而改以iESP称之。


  13、什么是自动对焦的TTL?
  答:TTL是英语Through The Lens(通过镜头)的缩写。
  自动对焦的实现有多种方式,但划分起来不外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早期的相机,采取一种类似目测测距的方式实现自动对焦,相机发射一种红外线(或其它射线),根据被摄体的反射确定被摄体的距离,然后根据测得的结果调整镜头组合,实现自动对焦。这种自动对焦方式——直接、速度快、容易实现、成本低,但容易出差错(相机和被摄体之间有其它东西如玻璃时就无法实现自动对焦),精度也差,如今高档的相机一般已经不使用此种方式。因为是相机主动发射射线,故称主动式,又因它实际只是测距,并不通过镜头的实际成像判断是否正确结焦,故是非TTL式。
  相对于主动式自动对焦,后来发展了被动式自动对焦,也就是根据镜头的实际成像判断是否正确结焦,判断的依据一般是反差检测式,具体原理相当复杂,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因为这种方式是通过镜头成像实现的,故称为TTL自动对焦。也正是由于这种自动对焦方式基于镜头成像实现,因此对焦精度高,出现差错的比率低,但技术复杂,速度较慢(采用超声波马达的高级自动对焦镜头除外),成本也较高。
沙发
发表于 2012-9-4 07:30:5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好好学习了
板凳
发表于 2012-9-4 16:46:57 | 只看该作者
好吧,很适合我现在用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1-26 08:39 , Processed in 0.023057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