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国] 世界杯移民潮:法国输出数第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9 08:54: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靠移民球员上阵厮杀,越来越成为世界杯上的一大潮流。以数据为证:本届参赛的32支球队中,出生地与效力国不一致的球员高达85人。拿德国队来说,若没有“足球移民”的融入,他们或许连半决赛都进不了。
《武汉晚报》9日报道,而在这股“移民大潮”中,最抢镜最拉风的,又会是谁呢?
      法国:输出数第一
      足球人才输出最多的,应该是巴西?NO!本届世界杯最大的人才输出国,竟然是法国!
      法国人因为移民足球而获利,比如说此前的两大国宝——普拉蒂尼和齐达内。而1998年在本土帮法国人捧起大力神杯的那支法国队,队中包括齐达内、德塞利、亨利等13名球员都是移民后代,其中有7人来自非洲。而本届世界杯,法国队中出生地不在法国以及有他国后裔背景的球员,也多达8人。最为关键的是,他们的中场核心——一“头”将法国队“顶”进八强的博格巴,就是来自几内亚的移民后裔,这一点,跟法国足球曾经的“王”齐达内很相像。
     除去博格巴外,埃弗拉、萨尼亚、萨科三名后防线上的绝对主力来自塞内加尔,西索科来自马里,马图伊迪来自安哥拉,前锋本泽马来自阿尔及利亚。加上“出生在公海、同样有着非洲血统”的马武巴,8名移民球员成为推动法国队呼啸前行的强大动力。
     投桃报李,因移民足球获利的法国,出乎大多数人意料,成为了最大的足球人才输出国——阿尔及利亚队中,费古利等14人来自法国。事实上,从2010年南非世界杯起,阿尔及利亚就被外界称为“法国二队”,队中竟然有17人来自法国,半数以上球员不会唱阿尔及利亚国歌。
     德国:“整容”最明显
     足球移民的融入,是把双刃剑:既可以让一支青黄不接的劲旅快速重新崛起——比如说德国,又可以让一辆隆隆战车变得风格迥异不再铁血——还是德国队。
     从1998年和2000年连续经历世界杯和欧洲杯惨败后,青黄不接的德国足球痛定思痛,埋头抓起青训的同时也对足球移民敞开了怀抱。立竿见影,德国人很快就受益不浅,在2006年和2010年连续两届世界杯及2008年欧洲杯上,他们都打进了四强。
     如果没有移民足球,德国队肯定不会像如今这样强大,他们将失去中场核心厄齐尔,他的父亲是土耳其人;他们还将失去赫迪拉,他是突尼斯裔。另外,生在波兰的克洛泽和波多尔斯基、出生在加纳的博阿滕、父母为马其顿人的穆斯塔菲,都没有机会披上德国战袍。
      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很多人都说,德国队踢得比以前好看了,技术比以前细腻、控球比以前多、越来越讲究小范围配合了。但也引来很多批评:德国队越踢越慢,越踢越不高效,越踢越不铁血。尤其是最后一点,丧失了刚强斗志的德国队,还叫德国队吗?
     不过在德国队闯入四强后,质疑的声浪也渐渐消失——过去几届世界杯,“纯粹”的德式足球,不都是顶多四强止步么,有什么好吹牛的。
     比利时:“移民”大赢家
     要说谁不赞同移民足球,巴西人肯定首当其冲,如果没有移民足球,他们将得到迭戈·科斯塔、佩佩等重要球员的补充。在巴西世界杯上,只有南美两强巴西队和阿根廷队以及韩国、澳大利亚等少数球队,没有移民后裔或更改国籍的球员。
     从“谁提出谁受益”的角度看,最先向国际足联提出修订归化法案申请的阿尔及利亚,是新法案最大的受益者,撇开2010年南非世界杯不谈,本届世界杯他们就差点将德国队干掉。
     再来看看出名的世界杯“田径队”美国队。克林斯曼将德国足球理念带到美国队的同时,也把移民足球一起带了过去。在目前的这支美国队中,有4名球员出生于德国,分别是布鲁克斯、钱德勒、琼斯和约翰逊。但他们吸纳足球移民的步子还不够大,被同样靠移民足球打天下的比利时挡住去路。
     比利时队中,登贝莱的父亲来自马里,维特塞尔可以代表法国队出战,边锋查德利在友谊赛代表摩洛哥队出过场,费莱尼父母出生在摩洛哥,阿扎尔有阿尔及利亚血统,后防大将孔帕尼则是刚果后裔。尽管这支赛前公认的黑马,最终不敌阿根廷,止步八强,但对照以往战绩,他们已经堪称本届世界杯上的最强移民部队。

    (消息来源:欧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1-11 07:00 , Processed in 0.035576 second(s), 23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