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1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两个画家的介绍:于普洁与杨克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22:4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下:于普洁

楼下下:杨克山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22:48:14 | 只看该作者
《于普洁和他的海》

原载《青岛日报》

栾继曾

  在于普洁的画笔下,滔滔大海带着灵动而厚重的油彩和如歌如诗的韵致,将它心绪万千、生命腾跃的画卷,在我们面前一浪一浪地慢慢展开。

  60年的朝夕相伴,海的喧哗与宁静,博大与细微,险峻与温柔,暴烈与安详,都成为于普洁生活乃至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自然,也成为无法抗拒的创作诱惑。潮来潮去,浪起浪伏,都变成色彩的淘洗与对接,30年的艺术探索,画笔像心灵的触角,苦苦探索那些非语言所能表达的画境。

  或许,将海作为一种油画语言,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一个画家对大自然的感受以及对社会和人生体验。秋冬春夏,阴晴雨雪,晨昏夜午,海真正可以称得上变幻莫测。它的形态,它的色彩,它的声音,没有一时一刻是静止的或与过去相同的。有时挟雷扯电,像宇宙间一面哗哗飘动的大旗;有时又悄悄静静,像恬梦中的婴儿。它那绸缎般的海面,山岭起伏般的海面,喷珠抛玉的海面,以及它那万马奔腾般的涛语,小夜曲般的涛语,擂天裂岸的涛语,无不叫人叹为观止。而且,它吞吐日月,包容万物,任何一种颜色都是它的颜色,任何一种颜色又都不是它的颜色;任何一种声音都是它的声音,任何一种声音又都不是它的声音。在画家眼里,海已不仅仅是自然的海,它是一个与自己息息相通的巨大的生命体,是一部书典,是人的思想与情感的载体和心灵的写照。喜怒哀乐,艰困悲苦,或泪雨横飞,或载歌载舞,或与你默默相对,或与你忘情相拥,作品孕育和主题升华的过程,也就是身心与海对话、融和为一的过程。

  于普洁知道我对艺术品的欣赏很挑剔,便在今年春天约我来到他那间兼作仓库和画室的小屋子里,要我给他的作品提意见。我们相识30年,相互了解至深。然而,这回看到他的作品时,我却着着实实地吃了一惊。我几乎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作品都挨放在一起。我只能看完一幅,拿开,再看下一幅。海,又是海,还是海。一幅一幅看下去,所有的作品竟都是画的海。或明亮,或朦胧,或沉重,或轻歌曼舞,或惊心动魄。大小不等的画布构成一个绚丽而又内涵极丰富的海的世界,它给人一种共鸣,一种境界,一种神往,一种纷纷纭纭、难息难平的思绪和美学效应。于是,狭小的空间顿时变得开阔起来,我觉得自己的整个身心仿佛突然被从天边滚滚而来的潮浪冲击着,沉入一个那么熟悉却在画家笔下变得有些陌生的世界———雾沉沉地垂降下来,宇宙变成混混沌沌一片,一种原始的乳色与灰色的混合物。那里面有什么或者没有什么,仿佛只有雾帐后面那个似有似无的太阳能说清楚,但它却不愿意从那个充满神秘和孕育的去处走出来。这是雾中的海。海水哗哗退去,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的嶙峋的礁群仿佛被一种看不见的火烤得通红,眼看就要熔化成岩浆了。而被它们挡在后面的,是一片不知是焦灼抑或是无动于衷的海水。这是盛夏的海。潮来潮往,浪起浪伏,海是生命的乐土,更是心灵的写照。它叫人惊叹。叫人痴迷,叫人神驰魂飞。这不仅仅在于它不停息的运动生出来的万千气象,还在于那些无畏而鲜活的生命朝朝夕夕与它相依相恋又相厮守。船与人,狗与海鸥,都在画家笔下闪耀着太阳和海的油彩,都因海而变得亮丽和神奇。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22:49:57 | 只看该作者
杨克山与他的油画《书香满城》

一个渴求知识的年轻城市

“你们看,我和深圳还是很有缘分的,我的画室就在深圳路上。”听说组委会的人要到青岛来“探班”,老画家杨克山这样说。从香港东路转入深圳路,我们很快就到达了杨克山青岛的画室。在几个日光灯管的照射下,摆在画架上的油画已经初现端倪。

杨克山画的是深圳读书月,这个题材和他最初的设想相去甚远。“我过去画得比较多的是军事题材和历史题材,这次接到深圳组委会的邀请,最初比较感兴趣的是基建工程兵,比如‘工棚里的婚礼。’”杨克山说,但来到深圳以后,组委会的领导却向他推荐了深圳读书月这样一个题材。在此之前,杨克山对深圳读书月了解不多,工作人员陪他参观了深圳中心书城和深圳图书馆,在忙着拍摄素材的同时,他也听到了很多关于读书月的故事,深深地被一个年轻城市渴求知识的执着打动,于是他接下了这个颇有难度的选题。

“这个题材有点难度,因为画面内容很平淡,不像历史题材或是军事题材那样有冲突,但我觉得画好了也挺有意思。”

杨克山最初的草稿设计的是书城的一角,但在最终画大画的时候,他完全改变了这种设计,把镜头转向了更加开阔的书城中心,在杨克山的这张《书香满城》上,有人围在展台前翻阅,有人守在电脑前查询,也有人席地而坐,捧着一本书看得废寝忘食。为了让画面富于变化,杨克山托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在书城拍摄了很多照片,从这些资料中寻找合适的形象,在画面上加入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物,除了年轻人,也有老年人,除了成年人,也有小朋友,营造出满城书香的热烈氛围。

“一个年轻的城市可以把一个读书活动连续办十年,真是很让我吃惊。深圳人懂得用知识武装自己,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已经普及到深圳的老百姓中间。”通过这次活动,杨克山看到了深圳作为一个经济繁荣的城市在文化上的勃勃生机。在创作《书香满城》的时候,他把读书月的标语若隐若现地标注在画面背景中,以此为深圳读书月存照立传。
地板
发表于 2011-10-27 22:51:29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年轻的城市可以把一个读书活动连续办十年,真是很让我吃惊。深圳人懂得用知识武装自己,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已经普及到深圳的老百姓中间。”

巴黎什么时候能举行这样的活动啊。。。。。。。
5#
发表于 2011-10-27 22:52:40 | 只看该作者
哇。。。。。 深圳,那么年轻的城市,居然这么充满书香吗?
一定要去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1-23 06:13 , Processed in 0.015011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