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8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史博览] 毛泽东舞伴中3位漂亮女空军"选妃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9:44: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毛泽东舞伴中3位漂亮女空军 彭德怀曾斥"选妃子"(图)




凤凰网
刘素媛,辽宁省沈阳市西郊大青村人,先入沈阳军区空军文工团,后随团并入空政文工团总团,任歌剧团演员,在一些歌剧中出演过无名角色。她1958年入中南海伴舞,时年18岁,从此与毛泽东结下特殊关系,在以后尤其是文革中的一些事件中为毛泽东传过话,办过事,起了一定的作用,以至现在一些文学作品和回忆文章中写到这些事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提到她。
当时空政文工团内部把进中南海伴舞称为“一号任务”,进中南海的人员都要被严格审查家庭成员历史背景和现实表现。国防部长彭德怀听说此事后斥之为“选妃子”。
每到举行舞会时,中南海便派出几辆“吉姆”去文工团接女演员。“吉姆”是当时从苏联进口的高级轿车,只有中共中央领导人能坐。当时舞会的地点主要在中南海的春藕斋、怀仁堂等处。
在舞会上,毛泽东常常与女兵们谈笑打趣,刘少奇有时也一本正经地开一两个玩笑,朱德年高不胜久舞,最喜欢找来小女兵们聊天。1964年9月空政歌剧团排练的歌剧《江姐》公演,文工团领导让刘素媛去邀请毛泽东来观看。
刘素媛在中南海丰泽园向毛泽东提出了请求。十三天后,毛在游泳池旁的大书房召见刘,答应去看演出。
看过演出次日,毛泽东即在大书房单独召见了刘素媛,指示修改剧本,要“让双枪老太婆”把特务头子沈养斋“抓住”。
1964年10月22日,空政文工团开始在南京演出歌剧《江姐》。当时正在南京主持军事会议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在看演出时特地让刘素媛坐在自己身边。第二天,刘亚楼又专门听刘素媛传达了毛泽东有关歌剧《江姐》的几次谈话内容。


孟锦云是湖北人,1948年出生,12岁就考入了空政文工团,成为了舞蹈演员。1963年4月,还不满15岁孟锦云被选上到中南海“出任务”陪中央首长跳舞,在此结识了毛泽东,成为毛泽东的“专职”舞伴,从此与毛泽东结下了结下特别的情谊。
孟锦云回到武汉时已是25岁的大姑娘了,不久她就结婚了。一次在北京偶遇以前的“战友”小丽,得知事实原来是小丽见到毛泽东时提到她的遭遇,毛泽东下了“最高指示”要空政放人,她才得以被释放的。
为此,孟锦云于1975年5月在小丽带领下再次走进了那道神秘的“红墙”,孟锦云见到了毛泽东。孟锦云兴奋地走上去自我介绍道:“主席,我是湖北来的孟锦云。”“记得,你不就是我的半个小同乡吗?”毛泽东十分认真地对孟说:你就留在我这里工作。时为1975年5月24日。从此孟锦云成了毛泽东生命之路上的最后一名护士。
作为毛泽东晚年少数的身边人之一孟锦云与毛泽东朝夕相处、日夜相伴,共同度过了489个日日夜夜,成为了毛泽东最后一段生命旅程的见证人。

毛泽东舞伴女空军陈惠敏
陈惠敏是毛主席舞伴中唯一的干部子女。父亲陈玉生1994年去世,96岁。去世前住南京,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陈父受到尊重,是因为早年自组游击队抗日,为国民党收编后,接应新四军建立苏北根据地,立下大功,任新四军(三野)第三纵队司令,副司令为叶飞、张爱萍。陈露文仅有的小学教育就在南京军区子弟小学(卫岗小学)入读,和刘伯承之女、许世友之女同窗。
1962年,陈惠敏十四岁时便成为空政文工团的舞蹈演员,那时她1米68的个头,不但十分漂亮,而且身材出众。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根本吃不饱饭。据陈惠敏回忆,去中南海跳舞,对她们这班女孩有一个实际的好处,就是可以吃一顿丰富的晚餐,富强面和美味的炒菜,外面是吃不到的。本博一直和灯市东口的空政文工团住邻居,上世纪60年代时,一样十分寒酸。
她们的舞场,由空政、公安文工团负责,专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首长服务。舞场百余人,乐队伴奏,女孩子一排坐在一侧等候邀请上场。(秦全耀)

1.jpg (43.53 KB, 下载次数: 133)

1.jpg

2.jpg (14.76 KB, 下载次数: 112)

2.jpg

3.jpg (87.76 KB, 下载次数: 127)

3.jpg
沙发
发表于 2011-11-27 12:54:1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1-23 10:50 , Processed in 0.025418 second(s), 21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