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月七夕话乞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05:5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对于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大家并不陌生,但有不少人着重把男女相爱作为七月七夕的主题,尤其像唐明皇和杨贵妃那样,“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恋爱生活,也曾被人羡慕。然而,广大的妇女却是更多地重视天女的聪明才智和精巧的丝织技术。因而,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为纪念织女下凡造福于人间,其中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女儿节”。   

  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说:“织女,天女孙也。”《汉书?天文志》也说:“织女,天帝孙也。”传说中,天帝对于美丽聪明的天女与牛郎的爱情,竭力加以阻止和破坏。他长年把他们分隔在天河南北,不让他们相会,仅仅在每年一度的七月七夕才允许他们见一次面。   

  人们在这样一个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女孩们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这不仅表达对牛郎织女之间忠贞真挚爱情的敬佩之心;也对他们的每一次难得相会的衷心祝福,更在于向心灵手巧的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   

  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在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中,用这样的方式来过着传统的七夕节,确具独特色彩。有诗为证: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牛郎和织女七月七夕银河相会,只是一个传说,如果将乞巧节的源头归其名下,实是值得商榷。乞巧的仪式源自古代织女桑蚕神的原始信仰,这种信仰后来结合了牛朗织女每年七月七日相会的说法,演变成为流传至今的七月七夕乞巧民间信仰。   

  晋代葛洪编辑的《西京杂记》中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可见,劳动是女节的主要内容。《西京杂记》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所以,七夕乞巧,这个节日最晚应当起源于汉代。   

  从汉代以后,凡是七月七夕都有类似的记载,乞巧的方式各民族、各地方皆有所不同,有的“涤油器瓶罐之类”,有的“储露水作面”,有的“涤梳具并濯发”。但最有名的是“穿七孔针”的乞巧活动。   

  据南北朝时南阳人宗懔[lǐn]《荆楚岁时记》载:“是夕,各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榆石针,陈果瓜于庭院中以乞巧。”在一些地方县志中也有“七月七夕为女节”的记载。相传织女心灵手巧,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都要摆香案、设瓜果、穿针引线向她乞求智巧。   

  在一系列的乞巧活动中,当然也有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自由幸福的缘故。但是,在西汉时从宫廷到民间的女子们不可能被提倡自由恋爱,这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更不可能放到台面上来讲。所以七夕节最早的内涵主要是乞巧,表彰女子巧慧,女人们在这一天展示刺绣、针线等手艺绝活。   

  南北朝时,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荆楚岁时记》里说“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七月七日夜晚与牵牛在银河相会”,已经为这个恋爱的故事勾勒出一个鲜明的轮廓。所以,后来的乞巧也渗入了女子乞求婚姻幸福圆满和通过乞巧进行娱乐活动的内容,到唐宋时达到兴盛。不言而喻,后来就有了北京看白癜风.0635jiankang.com/bdf28/m/]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好[/url]“中国情人节”之说。   

  唐代,为了祝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欢聚,人们都要在“七夕”乞巧节这天祭拜织女,希望她把纺织的技巧传给家中的女人。家家闺女对镜梳妆,朝月穿针,遥望银河,并设案于院,上铺锦绣,焚香于庭,陈设瓜果、鲜花,一派节日景象,真如权德舆《七夕》中所说:“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同一天,女人们除了家庭活动之外还走亲访友,交流织艺,连平时被禁锢在绣楼里的大家闺秀,这天也可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涉足田园、游览井市,古代许多男女青年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也由此产生。   

  宫廷的节日气氛更加浓烈,特别是在唐明皇期间更是盛极一时,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宫中以锦结成”高达百尺的“楼殿”,作为乞巧表演的舞台,称为“乞巧楼”。上容数十名宫嫔。宫女手中各持宫中特制的九孔针,以五色丝线对月穿针。小,丝线细,月光微,夜风大,姑娘们若能顺利地巧穿,便为“得巧”,巧姑娘为得巧而欢呼雀跃,围观者立即响起一片喝彩声。宫中乐队伴随姑娘比巧,演奏清商乐曲,宴乐通宵,洋溢盛唐欢快、健康的气氛。正如王建《宫词》所描述的:“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楼。”   

  乞巧节在两宋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了。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写到北宋盛时,七夕分外热闹,“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节,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灸、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谓之‘乞巧’。”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与周密的《武林旧事》所记载的南宋临安七夕夜与北宋的庆祝活动大致相同,妇女亦会结彩缕,预备黄铜制成的细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了为之得胜。   

  元代时期,七夕乞巧节变得很隆重,有专门卖乞巧饰品的市场,称作乞巧市。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明代,“七夕”这天妇女的待遇就更高了:女人要穿红戴花,用五彩绫线结成樱桃、桑椹、角黍、葫芦等形状穿线白癜风哪里治疗的最好佩身,家中还要备足美食供女人享用。《帝京午目》中说:“七夕女儿节,角黍展榴裙。”   

  就这样,七巧节活动通过历朝历代的开展,久而久之,七夕也成为了“女儿节”。   

     

  自汉代宫廷兴起七月七乞巧节后,逐渐传播到民间,到南北朝时几于普及,但是,尽管内容基本一致,仍以穿针引线的女工为主,但其表现形式却各具特色,显得五彩纷呈。   

  山东胶东地区,有祭拜七姐神的习俗,年轻女子常喜欢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1-9 14:49 , Processed in 0.015107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