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温州人的成功密码 在温州商人的骨子里,走出去是为了面子,赚钱也是为
金少策
温州人四海为家,“四分五裂”的生活方式背后,是解开温州人成功大门的钥匙。 “‘四千’(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出千方百计)与‘四自’(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我发展),是温州模式的精髓所在。然而无论是 ‘四千’还是‘四自’,都是源于温州人超乎常人的‘面子’问题。”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李伟力先生曾经著书总结温州人精神,探讨温州人成功的真正密码。 在李伟力看来,“温州模式”与所谓的“面子”绝对有着太大的关系。温州经济30多年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全民参与、星火燎原,实际上就是每一个温州人不甘人后,争抢第一,别人能,我为什么不能的“面子”问题。 温州大学教授马津龙在接受《浙商》记者采访时说:“温州文化是功利文化,是‘面子文化’。在温州人眼里,有钱就有面子,钱越多面子越大。” 重商源自“面子” 在温州人看来,贫穷不是缺米少盐,也不是缺衣少食,贫穷是无能,是罪恶。温州起点很低,30年前,“平阳讨饭,文成人贩,永嘉逃难,洞头靠贷款吃饭”,那时候的温州充满了贫穷与饥荒的信息。30年后,温州“十万元是贫困户,百万元才起步,千万元才算富”。 为了挣钱,温州人不怕吃苦,为了圆老板的梦,可以睡地板;当了老板之后,仍然经常是“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 温州人的创业有很乡土的传统,温州的很多乡镇就是商人的集聚区,形成了一种类似集群的效应。商人在区域内的大量集聚,重商文化氛围非常浓厚,对商业活动有巨大促进,经商成为一种传统。从小生活在一个浓厚的重商文化氛围中,而且有大量机会对商业活动进行近距离观察和亲身实践,经商成为一种较优的职业选择。 在重商气氛包围下,温州人从小就要出去闯,不然会被人鄙视。所以为了面子,大家纷纷离开本土外出打拼创业;温州人仿佛具有天生的创业冲动和热情,人人都渴望有自己的事业,有机会就自己当老板。在温州,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经商,都在办厂,很多村庄的人要么在家做买卖,要么出去闯世界。总之,一定要想方设法创业。 有一则段子是这么说的:全国的下岗工人有上千万之多,各地的父母官都为此绞尽脑汁,想办法安置。但是温州有关部门却因为无法贯彻执行相关下岗工的优惠政策而忧虑,原因是找不到下岗工。因为温州人总是想自己创业,没有人去申请享受这些优惠政策。 “几乎所有的温州人都有一个当老板的梦。”美国浙江温州工商总会名誉会长朱海风向《浙商》记者讲了一个实例:“一次,我碰到两个来自国内的女学生,一个是上海人,一个是温州人。后来我们一直有联系,上海的这个女孩读书的时候住在学校,毕业以后租了公寓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每天上班以后出去购物,去酒吧,就这样生活。而温州的女孩子在学校的时候就出来租房子住,空闲的时候打了两份工。有了积蓄以后,她就开始自己做点小生意,自己做自己的老板,几年以后,她贷款买到了几百平方米的房子,还有了自己的店铺。” 在温州,如果不是个老板,面子上会过不去。一些温州人即使在工厂当管理干部,下班时也一定要换下制服才走出工厂,怕被别人知道是在给别人打工而没面子。
“在这种一个比着一个干的浓烈氛围下,闲的人心里慌,懒的人不自在,穷的人不开心,于是每个人都有创业的冲动,形成了‘个个想创业,人人想赚钱’的全民皆商的局面。”马津龙说。
最大的面子是赚钱 温州市统计局的数字表明,共计有200万温州人活跃在全球的87个国家和地区。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纽约法拉盛人气最旺的超市,老板几乎是清一色的温州人。 “走出去”的温州人,正在“无孔不入”地影响着世界。“目前在美国约有24万温州人,他们以经营小商品、开餐馆等行业起家,投资领域已涉及贸易、房地产开发、服装制造及销售,对美国经济有无法代替的推动作用。”美国浙江温州工商总会名誉会长朱海风介绍。 这些在外温州人,很早就突破“面子”这一心理障碍。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那些肩挑担子的温州人,穿行于全国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用当地人听不惯的嗓音吆喝着,补锅、修鞋、弹棉花。很多人看不起他们,觉得修一双鞋赚几毛钱没出息,甚至连农民都认为他们干的是很下贱的活。但他们不以为然,默默地承受着世俗的眼光,踏踏实实地挣钱。 威众打火机有限公司现在拥有上亿元资产,可老总徐勇水当初在外做生意时,白天吃冷馒头,晚上睡车站码头。在东北做废弃边角铝片生意时,自己装车、押运,手和脚都磨出了血泡,衣服从没干过,老远就能闻到汗臭味。 相信每个温州商人都有一段类似的辛酸创业史,不少温州的民营企业家当初是靠补鞋、卖豆腐、弹棉花等手艺谋生的。时至今日,他们不仅自身发了财,而且还打造出了像正泰、德力西等一大批企业巨舰,终于气势恢弘地驶向全国甚至全世界。 在温州人看来,只要能赚钱,干什么都可以;只要能干出名堂,就是有面子的。 上世纪90年代末,温州商人大量聚集在北京丰台区形成“浙江村”,央视做过一个专题报道,其中说到身家几百万的商人“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现象。 温州人认为能赚钱就是最大的面子。比如当初大多城市的鞋匠很多都来自温州。而好些大城市的人守着“远走不如近爬”的陈旧观念,即使下岗回家没活干,宁肯吃老子、靠老婆,也不愿扫大街、刷厕所、擦皮鞋,甘心守着清贫也不愿“掉架”;而温州人却抛家舍业,不远千里地去外地,干其他人不愿意干的事情而挣钱。 诚信也是个面子问题 在温州某专业市场,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市场管理方查到那些有诚信问题或者“犯罪前科”纪录的摊主,就很不客气地要他搬离那个区域,不让他们继续在那里,或者做生意时也不信任那个人。 温州人对诚信渴求,似乎是因为有过不诚信的教训,当年全国都知道温州造假货,为此温州也付出过惨痛的代价。 1987年的杭州武林门“火烧温州鞋”事件之后,“温州鞋”名誉扫地。在一片对温州皮鞋的打压声中,康奈、奥康把为温州鞋正名作为奋斗目标,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于是有了点燃杭州武林门的第二把“火”。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说:“对于奥康来说,最值钱的是消费者的信任,绝不能干杀鸡取卵的事。” 这是温州人重面子,要诚信的诠释,从另一方面来讲,看重面子也体现了温州人的诚信。说起温州的“人情”,很多人都会咋舌,婚丧、嫁娶、上学、上梁、生日、搬迁、聚会、宗祠会等等,你来我往,名目繁多,达几十种之多。 按温州人的习俗,后一笔人情还给前一笔人情是要稍微增加一些(比如甲和乙两人是朋友 ,甲在乙结婚时送1000元礼金,等甲结婚时乙需还礼送其1000元稍多),这其实以前在经济上是算作还利息的,是一条不成文的习俗,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和要求,即所谓的“潜规则”。“靠的是大家的自觉和个人的面子关系来维护的。”温州民俗学者施菲菲认为。 还有解决了温州人“第一桶金”的一些所谓“呈会”,也透着温州人的面子问题。 民间人士作“呈会 ”之初就算得清清楚楚,而且有单据和个人的签名,实际上等于是签订了正式合同 一样,具有了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效力。如果谁若反悔或退会,按温州人所说的重则是要“吃官司”的,轻则要退出“江湖”和当地的圈子社会,但其后果是相当的严重,也就是民间所讲的“人情信用”与“面子”已彻底失败,将来很难再能在社会上有“立脚”之地。 《浙商》记者曾接触到的一些温州商人,名片上除了印着董事长或总经理等企业职务信息外,都眩目地印着其社会兼职,尤其是在商会的职位。在温州商人群体中,不参加商会,不在社会组织中兼职,似乎就不够有身份和地位。 这也是温州人诚信经商的根源。经常会听到一些人感慨,为什么异地温州商会在外那么团结,那么诚信?答案不言而喻,就是因为怕失信,失面子。其他地方的商人在外往往不能很好地抱团,但是温州人骨子里爱面子,让他们建立了一种自发的诚信,让他们能在四海为家的状态下,抱团发展。 迄今为止,已经有接近200万温州商人在全国各地投资设厂,足迹几乎遍布全国;与此同时,温州企业家在全国各地成立了数百家温州商会。从丽江到喀什,从延安到延边,都有正式的温州商会在运转。如果把视野再放大一点,我们可以看到温州人的生意早已遍布全球,在欧美,在非洲,同样活跃着各种形式的“温州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