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作家的發表園地 有了拓荒人,也得有待開發的土地,總把文章寄往台灣發表終非長久之計。一般僑胞也未見得像我一樣能看到台灣寄來的報紙,而對中華文化的精神饑渴症是他鄉遊子的通病,何況歐洲華僑正在逐日增加,看不到中文的確是生活中的大缺陷。基於事實需要,兩岸三地的報業集團都動腦筋在歐洲辦報。香港星島日報歐洲版於1975年創刊。中國新聞社發行的中文報,《歐洲時報》1983年創刊,台灣聯合報系的〔歐洲日報〕創刊於1982年。由於歐洲地廣國家多,郵費昂貴,這些報紙的分部範圍並不廣,除倫敦,巴黎等大城,並非隨處可買到。能有機會重見中文報章,總是歐洲華僑的福音。但這都是後來的事。在《星島日報》《歐洲日報》《歐洲時報》未出現以前,那段漫長的歐洲華文文學洪荒時代是怎麼過的? 那時西德慕尼克的華僑協會會長叫徐能。徐能並未受過高深文化訓練,他的職業是商人,經營餐館生意十分成功。因他對留學生們非常照顧,從日常接觸中知道遠離鄉土的同胞需要甚麼,便與留學生們合作,辦了一份月刊式的雜誌,以華僑協會名義發行,他本人負責募款,學生們掌理編務,免費贈送僑胞。因當時的德國分東西德,雜誌取名為〔西德僑報〕,1972年7月創刊號面世。是歐洲創立最早的華文刊物。 已記不起何時開始按期收到〔西德僑報〕,只記得是厚度一百八九十頁左右,約十萬字,像普通書本一般大小的一本刊物。內容有〔僑情報導〕〔遊學走廊〕,〔時事評論〕,文藝創作佔著大半篇幅。文章水準不輸於報紙副刊,可讀性甚高,最大特點是鋼板油印,全靠手抄。娟秀的蠅頭小字看了令人心痛,得費甚麼樣的功夫!表現出的精神令人感動,但那時四面八方來的稿約已使我難以應付,就沒有打算給他們供稿。 我與〔西德僑報〕接觸始自1980年。當時長篇小說〔我們的歌〕正在〔中央日報〕副刊連載,氣氛顯得很沸騰。〔西德僑報〕上忽然刊出一篇文章,意思是指這個小說的民族思想怎會如此強烈!該不是在傳達某方意識吧!言外之意好像我寫〔我們的歌〕是有任務的。這叫我如何受得了!於是寫信去辨解,要求他們立刻更正,並將我的信在〔西德僑報〕上發表。當時的主編汪玨,是一位極有學養的女士,她很快的來信向我道歉,告訴我一些〔西德僑報〕的難處,末了說如果我能〔賜稿〕,將是他們的光榮。汪女士態度诚恳,我回信說:將把台灣登過的短文給他們發表。因此我的文字〔來函照登〕,於1980年 7月第一次登在這份手抄的刊物上〔註9〕。
2004年8月〔德國僑報〕終因財源無繼停刊。張筱雲在〔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文中說:〔德國僑報雖已停刊,但走過一段值得稱道的辛酸歷史,僑界永遠不會忘記。〕〔注11〕。其實永遠不會忘記徐先生功德的豈只是僑界,歐洲華文文學的作家群,也會永遠記得。三十幾年的漫長歲月中,僑報提供了一塊給文學作者練筆發揮的園地,這群人成了今天歐洲華文文壇的中流砥柱。徐先生曾說自己是一個沒有高深文化的平凡人,他卻做了許多有高深文化的人也做不到的不平凡的事。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創刊的〔歐洲日報〕,副刊園地廣闊,歐華作家無不欣喜,大家紛紛的熱心投稿,歐華會員楊允達並曾任《歐洲日報》主編。我的長篇小說曾在台灣的〔中華日報〕,美國的〔世界日報〕和巴黎的〔歐洲日報〕同時連載。記得那時歐華作家的寫作情緒特別濃,副刊上盡是歐洲華文作家的名字。1991年歐華作協成立大會時,〔歐洲日報〕用整個版面給出作品專刊,還在新聞版上用半版的篇幅報導。總之,〔歐洲副刊〕是歐華作家最喜愛的文學耕耘地,正因如此,當一九九二年六月,歐洲日報突然宣佈副刊停刊時,造成的失望也大。 如今一切已成過去,〔歐洲日報〕已於2008年八月31日起停刊。自1982創刊,至2008停刊,擁有二十七年歷史的〔歐洲日報〕,終抵不過外在環境的變化,網絡新聞媒體的普及,造成銷路和廣告的流失,而永久停刊。 〔德國僑報〕與〔歐洲日報〕,的停刊雖令人遺憾,卻未造成震憾。因為多處歐華會員已在編自己的刊物,如:奧地利俞力工編《歐洲通訊》、奧地利常愷主編《歐華》雜誌、,瑞士顏敏如主編《瑞士僑訊》。捷克李永華主編《捷華通訊》,匈牙利李震主編《中華時報》,德國
黃雨欣主編《新新華人》等,名目繁多不及細載。這些刊物都闢有文藝園地,供同仁們發表文章。其實年輕一輩的會員,盡是玩電腦的能手,更喜愛網絡文學,都有自己的部落格或是網站。他們並不熱衷於把作品寄去投稿,也不忙著出版書,情願讓讀者上網欣賞他們的心血之作,以期待直接的迴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