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0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交流] 旅西青田籍侨胞家暴致子女被政府收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22:2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旅西青田籍侨胞家暴致子女被政府收留

说起西班牙这个民主法治国家对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程度之大,力度之强,生活在这里的中国人常常发出由衷感叹,说在这里的每一个家庭中,妇女儿童的地位高于一切,按照地位尊贵老婆孩子排第一,家里养的狗排第二,第三位排名才是做丈夫……虽然是一句戏言,但却反映出这个国家对女人和孩子在权益保护上的法律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尤其在孩子的身心健康保护上更是细致入微,细致到一个孩子在放学后回家途中大人的随身监护。如果某华人小学生放学后像在中国内地那样一个人背着书包在街上往家里走,一旦被警察看到,其家长就有可能被警察提起公诉。对此很多忙于生意的华人家长感到警察是在多管闲事,因为在他们认为,警察要管的是那些杀人抢劫的刑事与民事案件。这个小孩子的事情是一个家庭中的私事,警察插足实在是属于狗拿耗子之举。在这样的思想意识作用下,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监管与教育仍像在国内那样随心所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其典型表现就是在对孩子管教的随意打骂上。尽管很多华人家长在海外生活多年,但是在如何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仍是一个法盲。
据西班牙欧浪网报道,中国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有一句很形象的比喻,叫不打不成器。还有一句歇后语,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仅这两句话,就把中国家长对待小孩子的态度诠释得淋漓尽致,实在是精辟。但是精辟归精辟,却与西班牙法律相悖。尽管很多家长将此看作每一个当父母的理所当然,但当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施展家长威风后,后果却没有国内那样轻松,按照中国人的说法,那就是麻烦了。不是小麻烦,还是大麻烦。当事人不但要承担触犯法律所面临的官司,还要承受失去孩子的痛苦。因为政府还要剥夺父母监护权,把孩子从父母身边带走,让其与孩子无缘再见。类似案例在西班牙华人社会并不是新鲜事。生活在西班牙南部某地的青田人阿玲(化名)两个孩子先后被政府收留的事情,再次向那些对此不以为然的华人家长敲响了警钟。
第一个孩子被政府领养父母不以为然
阿玲夫妇早年来到西班牙,膝下有一双儿女。经济危机开始前的那几年中,阿玲夫妇以摆地摊为生,收入不菲。尽管生意不错,但是性格倔强,脾气不好的阿玲在对待孩子的事情上却没有耐心,只有几岁的大女儿一旦做错什么事情,阿玲常常表现得极不耐烦,既不耐心说教,也不因势利导,最常用的做法就是用手去打,并且习以为常。阿玲原以为这样会让孩子长记性,以后能顺着自己的意思变得很乖,但是她不知道,如此举动最终导致了她家庭生活的悲剧的发生,让她彻底失去儿女亲情,成为一个让人可怜又可恨的母亲。
2004年的时候,阿玲的大女儿已经5岁,儿子还只有三岁。这年夏天阿玲夫妇来到某地赶集市,一双儿女也跟着大人辗转外地。也就是从这个集市开始,随行的一双儿女遭遇警察检查后所发生的一切,让阿玲家庭悲剧的序幕开始拉开。
这一天,阿玲夫妇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出摊,大女儿则领着幼小的弟弟在附近玩耍。对于两个小孩脱离自己随意玩耍的情况,作为当母亲的阿玲根本就没当回事情。于是在不自觉中两个贪玩的孩子距离阿玲夫妇越来越远,最后迷失方向。孩子的啼哭声让西班牙人叫来了警察,赶来的警察在安慰两个小孩的同时,发现了阿玲大女儿身上被阿玲手打的伤痕。于是经过一番周折,警察带着孩子终于找到了尚在摆地摊的阿玲夫妇,在正色警告阿玲夫妇的失职行为后,警察命令阿玲夫妇收摊,说要让他们父母陪着,他们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身体。阿玲对此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妥,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痛快地坐上警车陪同孩子来到医院。
但是检查结果让医生和警察大吃一惊。除一些青淤痕迹外,医生发现阿玲大女儿身上甚至是脚部均有多处被烟头烫伤的痕迹,家暴特征明显。见此警方马上将两个孩子送往妇女儿童保护中心,并对阿玲提出公诉,罪名是家庭虐待。
阿玲怎么也没有想到,警察一句给孩子检查检查身体的话会让自己成为被告,而且是自己认为的天经地义的对孩子的管教行为。尽管后来在法院开庭时阿玲辩解说,警方指控的大女儿身上的烟头烫伤是小时候在中国患冻疮留下的疤痕,但是法院却不予采信。鉴于阿玲的小儿子当时身上没有伤痕,法庭在最后裁决时将阿玲大女儿判给政府,找西班牙人家庭领养,生活费由于政府负担,阿玲在规定距离被不许接近女儿,儿子则仍旧回到阿玲身边继续生活。
就这样,阿玲的大女儿从此就再没有与母亲见面,一晃就是7年时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辛苦养育的孩子就这样归属了别人,而且是西班牙人。
时光荏苒,7年时间里阿玲不知道亲生女儿到底生活在哪里,虽然作为母亲时常想起也感到心痛,但是阿玲并能没有因此汲取这个惨痛教训。反而时常这样安慰自己,说孩子给西班牙人带比跟自己在一起生活要好,吃得好,穿得好,语言学的好,自己没有在孩子成长阶段花费一分钱,难得落得个自在轻松。
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主导下,阿玲在教育孩子问题依然我行我素,导致家庭悲剧再次重演。
第二个孩子被警方带走方知影响重大
失去大女儿后,法院的警告让阿玲对待儿子的态度起初几年还耐得住性子,但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成人,阿玲秉性难抑,再次把家长的威风展现出来。如此让其付出比第一次失去女儿时更加沉重的代价。
11月下旬的一天,在店里忙活的阿玲突然发现11岁的儿子偷偷打开Caja机拿钱,不由勃然大怒叫骂起来,对儿子说出“打死你”之类的恐吓话语。视母亲为母老虎的儿子吓得逃离店面,来到该城市的广场上哭泣。一个孤独小男孩的哭泣迅速引起巡逻的警察的注意,遂上前询问。此时这个11岁的孩子再也不是那个7年前跟在姐姐屁股后面的小不点,早已经具备了西语表述能力,看到警察犹如见到靠山,小男孩遂用西语将母亲恐吓的话语复述一番,警察一听让孩子上警车休息,并开始联系妇女儿童保护中心。
看到儿子逃离阿玲并没有太在意,最后还是目击小男孩与警察对话情景的西班牙邻居赶来对阿玲说,她的儿子坐在广场的警车上哭,让其赶紧过去看看。阿玲一听感觉不妙马上赶到广场一探究竟。
看到阿玲警察很客气,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让阿玲出示居留,说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身体,阿玲看到对方不是宪兵才感到放心,认为警察是例行公事,遂提出要看看儿子,但是遭到孩子拒绝。随后医院检查结果再次让阿玲难逃关系。
在这次身体检查中,医生发现孩子身上淤青的痕迹很多,又根据其讲述,医生和警察断定必是阿玲所为,马上将孩子送往保护中心,并再次以虐待罪名对阿玲提起公诉。事情到了这一步阿玲才感到其严重性,与保护中心联系想要回孩子,但保护中心不应允。
之后,想尽办法的阿玲天真地认为,只要自己在保护中心办公室一打滚一哭闹就会凑效,但是当她把这一手展现出来的时候,更加引起保护中心负责人反感,负责人对律师直言,说就凭这个女人如此表现,就可以断定她不是个省油的灯,对待孩子也一定不会好。
对于阿玲中国式的撒泼,保护中心负责人也不是无动于衷,在商量后征求阿玲儿子的意见,说你妈妈要接你回家,你愿意不愿意。孩子一听脸上顿时现出恐惧,身上发抖连声说不,说他不回去,回去妈妈就会打死他。
介于此保护中心最终还是拒绝了阿玲带儿子回家的请求,见此阿玲大闹保护中心,无奈中对方只得打电话叫来警察把阿玲带走才算完事。
谈到阿玲这个中国母亲对孩子的举动,采访中保护中心负责人说,在西班牙家长教育孩子决不能下重手打,对于不听话的、犯下错误的孩子,家长可以适当采取关禁闭手段,让其去自己的房间闭门思过。但是也不可时间太长,家长要时不时开门看看,免得出现意外。就是真要警示孩子以后注意,举起的手也是象征性的,只是在孩子身上轻轻拍拍,意在吓唬,绝对不能产生身体上的任何一丁点伤害,否则就是触犯法律。现在这个中国小男孩一听到母亲的名字就发抖,可见家暴不是一天两天,为此保护中心拟请心理医生对其进行心理疏通。对于这个孩子将来的归属问题,要等法院最后判决结果。
而阿玲在事发后咨询律师得知,第一个孩子被市政府领养的判决是在2006年,按照法律自己的案底还没有超过五年,这次再犯属于罪上加罪,如果罪名成立最少要面临一年的牢狱之灾。对此阿玲这些天来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团团转,找律师寻求对策,想办法洗清自己的罪名。但由于阿玲儿子的验伤结果是经过法医最后鉴定的,推翻指控难度较大。根据案情律师分析,依照当地法律和阿玲再次被指控的情况,阿玲的这个儿子也很难再回到父母身边。
面对自己如此不利处境阿玲六神无主,欲通过本报,渴望和祈求在西班牙有相同经历的孩子家长伸出援手,给她出主意想办法意。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6 收起 理由
戴小小 + 1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1-12-12 10:1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是必须的,这个可以有!
可惜可惜



板凳
发表于 2011-12-21 22:03:33 | 只看该作者
可惜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5-31 11:54 , Processed in 0.018111 second(s), 21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