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读书和分享 来寻找人生的光明——从中国的村姑到法国的记者 第一:一说到“明”,我的心里马上出现三种意思: 1,日+月=明——汉字起源(太阳和月亮) 2,我心光明,知行合一—— 3,心中有阳光,何处不灿烂——公司理念 第二:说明读书的重要,我用读书和分享 来寻找人生的光明: 从我自己我的文盲母亲,到有幸读了中国大学的我,到我女儿毕业于法国central supelec 和英国剑桥大学硕士,三代普通人的故事,没有潜规则,没有富爸爸,一切都是靠读书才有今天。 (我的母亲是农村妇女,文盲,父亲早逝;高中毕业后在农村种地。清晰地记得,1982年,天上下着太阳雨,我和生产队的人一起插秧种地。好几个蚂蝗咬在我的腿上,拉都拉不出来…… 我全身被雨淋透,还摔在田地里,爬都爬不起…… 就在这个时候,我偶然读到了《居里夫人传》:出生于波兰的居里夫人,曾经非常贫寒。她后来来到法国,把一生献给了科学,她还用自己一生为人处世的崇高行为给女儿树立榜样。居里夫人就是我的灯塔!居里夫人可以,我也可以!我要读书,我要去法国! 于是,我求我的母亲:让我读书!我要读大学,我要用读书改变我的命运! 1983年我通过高考进入中国著名学府吉林大学中文系本科,又在浙江大学新闻系读了研究生。 大学期间,我有幸读了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 、雨果( Victor Hugo)、左拉(Émile Zola)、 狄德罗、(Denis Diderot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司汤达(Stendhal (Marie-Henri Beyle)、巴尔扎克 (Honoré de Balzac)、大仲马(Alexandre Dumas)、小仲马(le fils de Alexandre Dumas写的茶花女)、乔治·桑(Georges Sand等作家的书。这些书籍至今都依然鼓舞着我。 大学毕业后,我《杭州日报》当记者15年后,来到法国,先后在《欧洲时报》/《星岛日报》、《浙江电视台法国特约记者》,2008年开始创办自己的全媒体“泛欧国际文化传媒集团”,走到今天,走到你们的面前…… 第三:寻找、分享“咖啡加奶”的人生 (拿出一个转换插头,请教大家:这个有什么用? 解释:因为中国和法国的电压不一样,需要用到中转插头,来转换。 同样,双语的《法国侨报》le pont,2008年公司创办时,我就取好了这个名字:我们生活在国外的华侨华人,是华“侨”le pont,同时也是传递中法友好的“桥”梁。我们的双语杂志《双赢》,就是gagnant gagnant,1+1=11的意思。 来到法国16年。我的感悟就如同当年我采访赵无极先生,请教他人生成功的秘诀时说的话:“咖啡加茶”——中法文化有效融合,彼此沟通中产生更美好的人生。 我们的传媒公司是民间的,中性的,有爱心的,有手机直播/网络微信微博网站、纸媒全方位媒体公司。以此为平台,我们在3区找到一个无忧文化中心,开始做中国传统文化如中文古琴、古筝、茶艺和咖啡、钢琴等“咖啡加茶”的文化课。 其实中法之间的很多理念是相同的。比如:法国人说,让孩子快乐成长;中国有“寓教于乐”、“孟母三迁”等古训…… 我们中国人喜欢说:法国人就是西方的“中国人”。世界上没有任何另外一个国家可以像中国、法国的美食、历史、文化等相媲美。 (现在请我的学生天芝和乐怡用双语唱一首新年快乐和两只老虎的歌。) 第四:感恩人生 先讲一个小故事: 一次,我和我的法国好朋友Ninouche一次吃饭。 我喜欢吃鱼翅,鱼骨头,鸡骨头。 我把鱼肉、鸡肉都分给了ninouche. 她把她不喜欢的鱼翅和鸡骨头都给我了。 我们皆大欢喜。我说:“你看,中国和法国,就应该像我们一样,相互欣赏,相互分享,取长补短,各取所需”。 我一直都非常感恩:在人世间生活,有幸在中国出生,长大;又在法国生活工作,真的是非常幸运的! 当我女儿刚到法国,还只有8岁的时候,我就对她说:“我们都非常幸运!我们都有两个祖国:中国和法国。中国是你的爷爷和奶奶;法国就是你的外婆和外公。就像手心和手背,那是心手相连不可分割的。所以你一方面要回报法国,同时也要想到回报中国,回报这个世界的生灵。” 我非常欣慰,我的女儿无忧,她拥有古筝钢琴,会说中文法文英文,还会一些日文和德文的能力。 但是她的专业是人工智能。 一句好话,一篇好文章,一本好书……有时候就会影响人的一生。 今天,我选择的最好的感恩方式就是: 分享人生中最美好的经验,读好书,做好人。 我要用我余生的每一分钟,通过《法国侨报》全媒体平台,用读书和分享来寻找人生的光明。 “心中有阳光,何处不灿烂”! 愿在座各位都拥有一个光明的美好夜晚。 谢谢!2018年2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