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报》驻中国首席记者知日全程参加采访报道 今天,这场高端理论研讨吸引全国学者专家媒体“大咖”智汇温州—— 为作答新时代之“卷”共谋金点子 助改革“探路者”温州续写创新史 《法国侨报》(驻中国首席记者 知日)齐聚温州、聚焦温州、关注温州——今天(9月6日),“勇当‘探路者’续写创新史”主题论坛暨全国媒体看温州主题外宣活动在温州市人民大会堂启动。 来自中国社科院、省社科联、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等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知名学者,和来自国内外百家媒体、新媒体、海外华文媒体的社长、总编、记者等传媒“大咖”纷纷云集东海之滨、论道瓯江之畔,为的是同一件事: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节点上,曾经的“弄潮儿”温州,今天该如何写好新时代的“答卷”? 《法国侨报》驻中国首席记者知日全程参加采访报道。 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和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主任张俊森到场致辞,并分别以主题发言拉开了高峰论坛的大幕。 时代之问:弄潮儿如何再当排头兵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温州在改革开放40年进程中,走过一条艰难曲折而又无比辉煌的征程,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温州模式”。可以说温州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生动的创业创新史。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温州的实践是浙江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正确,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正确。” 他还勉励温州:“ 我对温州有一个很大的希望,就是希望温州把这部创新史继续写下去,探索新的规律,创造新的业绩,写出新的经验,为全省带好头,也为全国作示范。” 温州有辉煌的“昨天”,更应该有美好的“明天”。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的新起点上,这座“敢为天下先”的城市,应如何勇挑历史重担,再次当好改革的“先行者”? 一道引人深思的时代课题,叩击温州人的心弦,也引起全国知名学者专家和媒体人的热切关注。答好这道题,不仅仅是一城之事,更对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沿着“八八战略”的路子走下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为解题而来,为献智而聚。今天,“勇当‘探路者’续写创新史”主题论坛暨全国媒体看温州主题外宣活动,各路“大咖”智慧交锋。 温州担当:“赶考”路上唯有接续奋斗 要答好题,必先读懂“题干”。 温州,这座因改革开放初期先行探索而闪耀中国版图的城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也有着较大影响。这,是温州的荣与光,是温州人要倍加珍惜的历史地位和崇高荣誉。 审视当下的温州,正处在“重树信心再雄起、重整行装再出发”的重要历史关口。省委殷殷寄语温州要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这,是温州必须扛起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和责任担当。 新时代的“赶考”路上,需要驰而不息的接续奋斗。当发展的接力棒传来,温州市委发出最强音——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市委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首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在温州一个声音贯到底,确保“八八战略”在温州一以贯之落到底。 以调研开路、以调研开局,市委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谋深谋实谋准温州深入践行“八八战略”的路径举措,主动对接融入全国全省战略布局,自觉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承担全国改革试点、承接全省中心工作中发展自己,确保温州坚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市委按照既定目标任务,带领全市上下狠抓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内外开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交通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呈现大抓落实的新气象。 今天的论坛活动中,温州在新时代大背景下的行动与担当,引起嘉宾们热议。据悉,在9月7日举行的主题外宣活动中,媒体“大咖”们还将聚焦“经济转型新动能、城乡统筹新变化、改革开放新气象、文化发展新高度”等四大主题,到鹿城、瓯海、洞头、乐清等地深入采访,传播温州“好声音”。 智者进谋:先行先试当有勇也有谋 本次活动设一个主论坛、一个高端访谈和两个分论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温州的实践主题论坛、“温州模式”启示录高端访谈、“温州模式的文化基因”论坛、区域治理创新与“温州模式”论坛。邀请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学者主要围绕改革开放40年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温州的实践作主题演讲和对话交流。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看好温州的未来发展,他说:“温州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勇当探路者,续写创业史,对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主任、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张俊森对温州发展的历史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对重振温州实体经济提出建议。他认为,新时代对人的要求更高,光靠对市场的敏锐感知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还不够,也需要通过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著名时事评论家曹景行,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春光,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创新创业与中小企业研究室主任贺俊,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盛世豪,澎湃新闻副总编辑、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胡宏伟,以及温州本土学者代表洪振宁,温商代表南存辉、郑秀康……多位访谈嘉宾也重点围绕温州民营经济发展、温州经验与“温州模式”、温州区域治理创新等话题,回顾总结温州过去发展经验和独特贡献,提炼“温州模式”所蕴含的温州精神、改革精神,深入探讨“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温州模式”对今后我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启迪作用。 智慧的火花激烈碰撞。嘉宾们聚焦当下,把脉温州发展,鼓舞温州翻篇归零再出发、先行先试勇探索。鼓舞温州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争创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进一一步破除体制障碍、激发内生活力,努力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以优异成绩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附: 1、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主旨发言: 论坛上,陈伟俊用“回望走过的路”“审视当下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三个篇章,向与会者讲述温州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故事,告诉大家:温州有辉煌的“昨天”,有着奋斗的“今天”,更有美好的“明天”。 回看走过的路,温州人民敢为人先、始终屹立潮头 陈伟俊认为,作为一个“时代标本”,温州的探索和实践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他说—— 温州的探索实践,点燃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星星之火”,创造了一个改革发展的鲜活样本。 温州的探索实践,激活了“人”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创造了一个创业创新的鲜活样本。 温州的探索实践,趟出了“跳出温州发展温州”的特色之路,创造了一个开放图强的鲜活样本。 温州的探索实践,实现了发展依靠人民与为了人民的有机统一,创造了一个富民强市的鲜活样本。 审视当下的路,温州发展向上向好、正在酝酿蝶变 陈伟俊说,温州作为改革发展的先行地区,曾凭借着先发优势快速崛起,一度成为改革开放的耀眼明星;也曾因为发展阶段的变化,较早遇到了“成长的烦恼”“转型的阵痛”“蜕变的艰辛”。在2010年前后,温州经济遭受了一些困难和挫折。经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现在已经走出低谷、持续回升向好,GDP连续13个季度稳定在7.5%-8.5%的区间,特别是实体经济支撑增强,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15%;市场主体活力依旧,上半年新设企业2.52万户,增长52.7%。 “现在的瓯越大地,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陈伟俊从六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第一,战略机遇叠加,发展态势越来越好。 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国家赋予了温州新的使命、新的机遇。今年初,温州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全国第 18个自创区,为温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装上了强劲引擎。前不久,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批准温州创建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为温州重振民营经济雄风注入了澎湃动力。8月31日,温州与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北斗产业、卫星产业、物流产业等10大重点领域和6大专项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同时,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等一批重大改革报批工作在蹄疾步稳推进。这些战略机遇的叠加,有力推动了温州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 温州坚持把重大平台、重大产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形成了以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浙南产业集聚区、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为核心的产业平台体系,着力培育“万亩空间、千亿量级”产业大平台。依托这些大平台,这几年先后招引落地了威马汽车、益海嘉里、百威啤酒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唯品会、青山集团、正泰集团、华峰集团等一批温籍企业把新的产业项目布局落地在温州。同时,狠抓企业培育,去年“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培育数均居浙江省第一。可以说,现在的温州,已经迈入转型升级的快车道,向着高质量发展奋力冲刺。 近年来,温州一刻都没有放慢改革的步伐,承担了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等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改革试点,取得了一批先行先试改革成果。同时,坚持大开温州之门,首次以市委全会决定的形式出台新时代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意见,并专门召开全市对外开放大会,推出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十大举措”,目前正在积极谋划推进世界华商综合发展试验区、浙南闽北赣东进口商品集散中心、中意(温州)国际产业合作园等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如今的温州,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喜迎八方来客、广纳天下英才。 陈伟俊透露,今年国庆节前,瓯江两岸沿线、塘河两岸沿线、中央绿轴、三垟湿地、历史文化街区将有一批标志性项目集中亮相,届时将初现温州城区历史、现代、生态、人文交相辉映的独特韵味。陈伟俊还透露,今年底前温州将建成市域铁路 S1线、甬台温高速复线乐清段等,温州龙湾国际机场有望跻身千万级机场行列,今后3年每年还将建成一条以上高速公路。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温州的区位优势越来越凸显。 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选派 5400多名营商专员(代办员)为广大企业开展全程代办服务,营商环境日益改善。整体推进教育现代化强市、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国家运动健康城市建设,创新推出城市书房、百姓书屋等,得到了百姓普遍点赞。扎实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巩固,向上向善、崇尚文明成为温州社会主流。 组织开展“温州擂台·六比竞赛”活动,搭建“县区比拼现场”“局长问政考场”“镇街亮绩赛场”3个层面平台,上个月已经举行3个层面第一轮“互学互比互促”活动,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比质量、比位次、比创新、比项目、比环境、比担当的浓厚氛围,一股“思想大解放、工作大担当、实绩大比拼”的热潮在瓯越大地兴起。 远眺前行的路,温州前景无限美好、定能再创辉煌 陈伟俊指出,置身这个伟大的时代,展望温州的未来,我们信心满满。信心源于中央和省委对温州的关心重视,信心也源于当前温州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信心更源于全市干部群众思进思变思发展的迫切愿望。 陈伟俊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温州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践行“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把改革大旗举得更高,把开放步子迈得更大,把创新动能造得更强,把大都市区建得更美,把基层基础筑得更牢,争当新时代民营经济的新标杆、改革开放的模范生、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鲜活经验和生动素材。 2、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主旨发言: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在高峰论坛作主旨发言。他说:“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温州是一座非常了不起的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说,‘温州模式’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地方实践破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路的重要作用。” 纵观温州改革开放40年发展历程,李培林认为,温州创造了“三个奇迹”,对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一是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5%,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规模是1978年的34倍。这样一个增长速度,已经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然而,我们再看看温州的情况,交出的是一份更加亮丽的成绩单。1978年,温州全市GDP只有区区13.2亿元,而当年全国城市前3名中,上海的GDP是272.81亿元,北京是108.8亿元,天津是67.32亿元。到2017年,温州已经实现生产总值(GDP)5453.2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412倍;人均GDP从238元提高到59306元,增长248倍;财政收入从1.35亿元提高到778.3亿元,增长575倍。 温州在区位、交通、资本、人才等方面,其实并不具有特别的优势,但温州创造这样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的确可以称得上经济奇迹。中国社科院今年6月份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6——40年:城市星火已燎原》,温州被列为40年来全国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座城市之一。 二是创造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奇迹。40年来,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史就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的一部缩影。温州民营经济以“探路者”的姿态,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征程,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民营经济发展路径。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召开时,在我们国家国民经济构成中,民营经济占比几乎都是零,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时也还不到13.6%。而温州的农村联户、家庭工业和村办工业,8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萌发,到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报道《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文中指出,至1985年4月,温州家庭工业(包括联户工业)已达13.3万个,从业人员33万多人,1984年年产值达7.5亿元,创造出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到2017年底,温州全市在册市场主体90.2万户,其中企业22.3万户,民营企业占99%多,民营经济对全市GDP贡献率超过80%。2017年,全国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总数已达到6579万家,民营工商企业2720多万家,其对我国税收贡献率超过50%,对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对外投资的贡献率均超过60%。可以说,今天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依然走在全国前列。所以温州提出要打造全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这“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我认为很有意义。 三是创造了依靠社会力量办大事和社会建设的奇迹。我比较关注的一个现象是,改革开放40年来,温州除了经济发展取得过瞩目成就,在社会事业建设上也有许多中国第一,比如中国第一个集资建造的机场龙湾国际机场,中国第一条最长的公路桥温州大桥,中国第一条股份合资铁路金温铁路,温州还是全国第一个获准电话号码升8位的地级城市、全国最早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诞生地、全国最早实行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市。我们不禁要思考,一座改革开放前人均耕地少、国家投入少、可利用资源少、交通条件差的城市,是如何创造这样一个个社会建设奇迹的?我觉得其中的关键词,就是“改革”和“创新”,就是温州人骨子里不服输的那一股子劲,才能实现一个个“无中生有”“突破发展”。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温州精神就是不甘心落后,敢为天下先,冲破旧框框,闯出新路子,并且不断创新。” 李培林说,一个个奇迹的背后,是温州这座城市骨子里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靠的是始终坚持有限有为有效的政府治理,不断深化改革来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从而使温州成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先行者”“探路者”。温州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勇当探路者,续写创业史,对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对温州未来的发展,我也非常看好。 他分析了温州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和发展优势,对温州有三点祝愿: 希望温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温州是浙江省第三个进入GDP“5000亿俱乐部”的城市,从全国来看,5000亿GDP城市目前已经增至39个,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国家正处在结构变革和动能转换的特殊时期,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新技术、新生态、新经济为代表的质量效益型增长,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大趋势。希望温州把握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进一步强化现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创造条件把劣势转化为新的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希望温州秉持温州人精神的“那么一股子劲”,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再创改革开放新优势。我了解到, 这几年,温州持续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先后承担了50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改革试点。希望温州以深入推进各领域改革为契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红利,放大创新效益,全力推动转型升级,真正以改革惠及更多人民,以改革加强社会治理,以改革优化发展环境。 希望温州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擦亮“温州模式”这张金名片。温州的发展告诉我们,“温州模式”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时代的温州,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推动“温州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升级、焕发新的活力,为地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经验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