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1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健康专版] 女性朋友必知 ,男人为了老婆也来看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13:4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月经多、少,前、后的厉害关系及解决办法!!!女性月经提前,延后 判断体质防病~~真的是太重要了,男生女生们都看看吧,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为了下一代是该好好注意了~~

例假正常周期为28天,正负不超过一天为一个周期的时间。来的时间是4—5天。可是我们并不了解这些知识,认为来就可以了,生活中有周期不是这个时间有提前有拖后的,来的时间也有长有短,不疼不难受,你认为有病吗?生活当中,这是很常见的。
有几种情况:

1.量大,提前。
这时候你不会认为有毛病,因为我们一般认为痛,难受了才叫有病。其实它也不是病,它是一种症状。症与病是两个概念。症是现象,病是结果。症是量变,病是质变。中医叫气虚,生小孩前是这种情况,那么将来生下来的小孩最大的特点是经常感冒发烧。可是很多父母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身体这么好,可孩子却经常感冒发烧?量大,提前。在中医里叫气不固血,也就是说不能凝固你的血。这个气叫做营卫之气叫做营气。也就是正气。用现代医学来说也就是你的免疫力。气虚者免疫力低下也。如果你气虚,血就不固,固不了你的血,结果你的例假每个月提前,开始量大。
正常的是28天,你是25天。如果长期量大又提前,大家有没有算过一笔帐。比如说你13岁开始来例假,到23岁结婚。你每个月比别人提前3天,一年就比别人多一次例假。大家都知道人怀胎10个月,孩子完全靠吸附母体的养分来成长,可是你的免疫力低下,你的孩子肯定要继承你当时的身体机能,所以说你的孩子生下来就天生免疫力低下。
你到任何医院的时候你问医生这孩子怎么回事,医生只会告诉你一句话,你孩子免疫力低下。父母就不理解为什么我们的身体这么好,孩子却免疫力低下?其实这跟我们女性的例假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说你懂这些知识以后,你就可以提前去预防她,把你的例假提前调整过来,不要等到后期。生活当中我们女性并不了解你的例假。现在的家长很烦恼,小孩不好带了。以前兄弟姐妹多,现在又只生一个,大家都很害怕,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难养啊,三天两头还往医院跑。其实这与你的例假有密切联系,是你直接给你的孩子造成了这种恶果。



2.量小 、拖后。

可是这个时候例假往后拖,中医里叫血虚,你认为它是有毛病吗?它同样是叫月经不调。这种情况下结婚
将来生下来的80%孩子不长个,儿童多动症。为什么呢?大家都不理解,为什么中医里叫血虚,虚是少的意思。血虚就是体内的血少了。中医里有句话:肾主骨生髓造血,也就是说肾负责管理骨,然后骨生髓造血。中医告诉大家其实是肾在造血。肾在造血的过程当中,其实你的血少了,用老百姓的话就是肾虚,大家都听过男人肾虚,没听过女人肾虚的对不对。其实告诉大家,这是女人肾虚的表现。你肾虚血少了,你孩子生出来就会发现是不是继承你当时的体质,你肾虚你的孩子也就会天生肾虚。肾又主骨,那孩子的骨骼肯定小
发育不良。现在的家长看到孩子不长个 就会让孩子补钙,其实单单是钙一种元素并不可以把孩子的骨骼补起来,我们家长呢都是跟着广告走。也有孩子个不矮的,个不矮的孩子会出现一个情况,就是上课精神不集中。为什么?我们家长都很烦恼,老师说了孩子上课精神不集中,回去把孩子打一顿,好了三天。可过几天孩子又是老样子,究竟为什么?还是跟你的身体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肾主骨生髓,孩子继承了你的肾虚,那他也是肾虚,中医里血虚就会出现血不养神。孩子上课靠的是大脑记忆,在医学名词当中叫记忆肽,其实告诉大家就是血,也就是说你的孩子要完全靠脑袋里的血液来记忆老师45分钟所讲的内容。如果孩子的记忆肽不够的时候,他会在上到30分钟的时候出现大脑供血不足。
你肾虚,你孩子就肾虚。就造成你孩子儿童多动症,上课精神不集中。我们并不了解这些东西。所以说你的例假跟你的下一代都有直接的关系。你的孩子会继承你当时的身体机能,有的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不行,是你不行。因为我们都喜欢把错误归功给别人,而看不到自己身上的某些症状给你的下一代所带来的某些弊病。
沙发
发表于 2011-8-30 04:10:45 | 只看该作者
好,值得细看,佩服












金枝玉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21 22:58 , Processed in 0.030802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