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6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绝对原创] 人生的下半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2:08: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張明行 于 2011-9-12 12:15 编辑

前排左三:李潔英



明德基金會舉辦高爾夫球慈善邀請賽

筆者與明德同學


        来巴黎旅游的中学老师,发现我的名片上印有“华侨教育基金会”的身份,便表示日后有机会在我去香港时,要给我介绍认识一位人物——李洁英女士。
        见面前先做功课,打开网站查找:李洁英__现任香港明德基金有限公司主席。之前,是香港交易所上市监察风险主管,八百多家上市公司的前线主事人,她在2006 年宣布退休时,报纸上也有消息见报。
        网上材料不多,连照片也不多见,可见其人十分低调。李洁英在任职港交所时的处事原则是“公平、坚定、合理”;到任职基金会主席时的管理理念是“参与、透明、高效、公平”。
        谈到退休,李洁英表示,不如把她现在的工作,称之为“人生的下半场”。我们的会面,也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是面对面的访谈,下半场随李洁英出席了基金会在内地举办的一个活动。
        第一次会面时,李洁英给我带来了两本特刊:“缔造梦想”,内容详列基金会建立四年来的运作主旨、各项助学活动,人员介绍,及多封各省领导和新老学生来函;“涓流”,是首届大学毕业生来稿纪念册,相关的文章材料,大部分以学生为主唱。此外,基金会还建立了内容充实的网站。
        基金会团队初起时,由九位中港两地的专业管理人员组成,他们聚缘于一个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哈佛大学高层管理培训班。他们深信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造福抚育他们的社会,也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李洁英指出,帮助一个家庭脱贫,最快的办法,就是资助一个家庭成员成为大学生。
        “缔造梦想”是基金会助学计划的名字,此外还有“开卷乐”书本文具教材和“童心看世界”电脑捐赠计划。首批就读于全国各地大学约四十名大学生已于 2010  年夏季毕业。基金会成立四年来,资助的大学生有二百位。支援的边远地区有江西省宜春市、安徽省巢湖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德化县。
        基金会的特点之一,是没有与国内现成的慈善机构合作。他们只通过当地的教育局,物识具相同理念的合作单位,直接资助有升学经济困难的学生。基金会自己组织评审团,亲自从教育局提供的学生名单中,定期进行面试,挑选有潜质的优秀学员,直接资助他们升读大学的费用。期间基金会主动与学生保持联系,组织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还有新老同学聚会,交流学习经验及心得,以及参观大企业等。
        访谈的下半场,是在广东省惠州市举行的“缔造梦想”活动,出席者有基金会的成员、学生和善长嘉宾。日程包括有高尔夫球比赛、粤曲献唱和抽奖等节目。
        活动中,李洁英介绍我认识他们的理事,安排与五位出席活动的大学生座谈,其中四人己毕业投入社会。是日他们以义工身份帮忙筹备,担任接待和司仪等的工作,表现主动积极,不卑不亢。
        他们视基金会为一个大家庭,相信爱心可以改变世界,形容整个大学过程似是多了很多亲人似的。他们也明白,助学金不是奖学金,只有在将来以品学兼优回报社会,成为一个有能力把爱心火炬传给社会其他人的人,才是对施与者的最佳回报。
        座谈半途,李洁英经过休息室,对列席的一位企业高级讲师人员苏先生半开玩笑地说:“你不应该在这里,你应该出去,好让同学们能畅所欲言。”苏先生闻言便随李洁英离开了会客室。我心里非常感谢李女士的善待和信任!苏先生其实是热心带我到休息室来,之前他给了我一份课外读物名单,蒙儒道佛各家及励志历史报刊管理经济的书都有。他说他希望给同学们传递一些正确的人生理念。
        在活动中,有的同学发现了基金会的高效率,他们有明确的时间表,要在一天里完成很多事情。这对于老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把事情做好的人来说,上了很生动的专业一课。活动日同时也是来宾认识同学及同学之间认识的合作契机。由于共同的话题,活动结束后有了许多新朋友。
        出席是次高尔夫球活动日当中,由香港出发北上,路上同车我便认识了李洁英的丈夫王先生,一位不辞劳苦的慈祥长者;李洁英的妹妹和妹夫谭先生,随和健谈;风趣幽默的粤剧名伶何太和刘女士,还有一位刚从医院下班赶来的医生义工,都是热心公益的同道中人,路上谈天说地,倍感亲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助人的过程中,可以收获经历和快乐,助人自助。做基金会所持的态度,并非只在做善事,而是当成是在尽力为社会做贡献,成功存在,要不断启发出持续动力。
        散落在全世界的华侨,对祖家的教育事业都非常关心,有关慈善组织多不胜数。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连夜赶科场。
        李洁英的宏愿是,因应其本人及其团队,对专业运作程序和业务上的熟识,为基金会做出一个模范式的营运模式,把办基金会当成是办企业般去做。目前的运作节奏是,三四月演粤剧、五六月面试、七八月夏令营、九十月高尔夫球……这就是李洁英的人生的下半场。

        访问名人,少不免要请教其人生座右铭,李洁英给了我六个字:“放下、外圆、内方”。   
      
(20111月於香港)


粵曲獻藝為善款添喜碼.JPG (255.3 KB, 下载次数: 98)

粵曲獻藝為善款添喜碼.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0 收起 理由
江南紫音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1-9-12 13:05:17 | 只看该作者
基金会真的是一种可以集中更多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的好形式啊  资助一个贫困家庭的成员成为大学生是一条慈善应该走的路

点评

比起建校舍,少許多貓膩。  发表于 2011-9-12 13:14
板凳
发表于 2011-9-12 13:19:35 | 只看该作者
   基金会的特点之一,是没有与国内现成的慈善机构合作。他们只通过当地的教育局,物识具相同理念的合作单位,直接资助有升学经济困难的学生。基金会自己组织评审团,亲自从教育局提供的学生名单中,定期进行面试,挑选有潜质的优秀学员,直接资助他们升读大学的费用。期间基金会主动与学生保持联系,组织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还有新老同学聚会,交流学习经验及心得,以及参观大企业等。
这样做很好,没什么漏洞,让捐款的人信任,放心。
地板
发表于 2011-9-12 13:24:18 | 只看该作者
江南紫音 发表于 2011-9-12 13:19
基金会的特点之一,是没有与国内现成的慈善机构合作。他们只通过当地的教育局,物识具相同理念的合作单 ...

现在国内很多人对红十字会已经基本上失去信心了
5#
发表于 2011-9-12 13:30:35 | 只看该作者
一闪 发表于 2011-9-12 14:24
现在国内很多人对红十字会已经基本上失去信心了

是啊,要捐款就要捐像这样的机构。
6#
发表于 2011-9-12 13:54:55 | 只看该作者
江南紫音 发表于 2011-9-12 13:30
是啊,要捐款就要捐像这样的机构。

哎   现在很多人想捐款却又怕捐出去也帮不到相帮的人
7#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4:03:38 | 只看该作者
一闪 发表于 2011-9-12 13:54
哎   现在很多人想捐款却又怕捐出去也帮不到相帮的人

要由專業人員去跟進,不是灑了一筆鈔票就立地成佛!
8#
发表于 2011-9-12 16:18:51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1-9-12 17:57:03 |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1-9-14 00:06:03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6-3 08:05 , Processed in 0.036403 second(s), 25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