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非婚同居协议
或许是觉得婚姻对人生有太多束缚,也或许是当下越来越容易遭遇诱惑,在法国从百姓到总统,越来越多的情侣下一站不是走向婚姻而是签署PACS(非婚同居协议),当事人可以是异性,也可以是同性,只是一份合同,证明两人有伴侣关系,如果要取消,直接去市政厅办一下就可以。在刚刚结束的法国大选中,“不婚主义者”弗朗索瓦·奥朗德战胜了“多次婚姻者”、现任总统尼古拉·萨科齐,这是法国第五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位以“未婚”身份走入爱丽舍宫的总统。在家庭观念悄然发生巨变的欧洲,宗教和世俗的影响已经变得十分微妙,“不婚主义者”成了以“浪漫”著称的法国主宰。“爱情是否还需要婚姻”这个老话题再度从个人隐私方面,走上了公开讨论的社会层面。 在“同居协议”的保护下现年57岁的奥朗德从没有结过婚,但这并不表明他是个奉行独身主义的枯燥男人,正相反,在现任女友瓦莱丽眼中,奥朗德是一个贴心并容易相处的男人,同时认为奥朗德有着很高政治智慧,“我发现别人认为他的那些缺点实际上正是他的长处”。而在现任女友之前,奥朗德曾有另一段稳定的同居恋情,一个爱他20余年的女友和4个孩子,貌似完美的家庭。奥朗德和前女友罗亚尔从大学时期就认识,两人多年来都可以算是政治和生活上的搭档,并且他们都奉行“不婚主义”,从未到市政厅去登记结婚,哪怕他们一个是地区议长,一个是政府部长级专员。不婚同居的情况,如今在法国非常普遍,这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生活方式,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都越来越倾向于这种“不结婚”的状态。与传统的观念不同,不婚者并非是那些“把感情当儿戏”的法国年轻人,笔者认识不少令人尊敬的师长也同样如此,在他们看来,清晰完整的家庭关系,比简单的一纸婚书更让人放心。法国人甚至发明了针对不婚同居者的法令——“紧密关系民事协议(简称PACS)”来保障不婚者的权益。也就是说在已婚和未婚这两种状态之间,法国存在另一种受法律保护的伴侣关系,这条在1999年颁布的法令,算是法国政府对于异性、同性非婚伴侣在社会属性上的一种明确界定。有越来越多的法国年轻人选择到法院去申请“同居协议”,因为办理和取消该关系的手续相对简单,在纳税、福利和所生子女等方面,又可以享受同等的权利,故而何必在用老式繁琐的婚礼来约束自己。在低结婚率、高离婚率,对于爱情有着更多个性理解的法国,也有人把“同居协议”看做是不婚主义的一种变相妥协,或者说是未婚向已婚的一种“试婚尝试”,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婚主义在这种名正言顺的“挡箭牌”下,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市场。据法国统计署2009年的调查资料显示,每3对伴侣中,只有一对走入了婚姻殿堂,而另外两对则选择“同居协议”;到了2010年,全法国已有超过100万对伴侣登记了同居协议,其中9成以上是异性伴侣。 结婚好?不婚好?奥朗德与罗亚尔的关系,可以说是同居关系在法国的一个最好例证,也并非毫无争议。在认同“不婚主义”的人看来,这对情侣20年过得如此和谐,如此成功,两人一个是2007年的总统候选人,另一个则是刚刚当选的法国总统,不婚的同居关系并没有阻碍他们在事业上的志同道合,他们的孩子也与其他婚姻子女享受一样的社会公平。但那些反对“不婚主义”的人,也会把奥朗德的情况看做是负面教材,他与罗亚尔的不稳定关系最后还是没能维系。没有婚姻的约束,他们的伴侣关系无疾而终,奥朗德还是在5年前移情别恋,爱上了采访过他的著名女记者瓦莱丽,再度组成新的同居关系,并声称不会为了入主总统府而“刻意结婚”。当然,萨科齐那种多次结婚多次离婚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他如今的妻子,前名模布鲁尼在认识他之前,曾经也是个“不婚主义者”。如果纯粹从法律角度来分析,长期从事公证业务的法国议员布鲁诺·舍弗罗曾给出权威建议“在财产所属上,不婚同居与婚姻关系还是存在不同之处。如果人们想一块儿买东西、过日子,那就同居好了;但如果你考虑到伴侣和子女的未来,就应该意识到‘婚姻’并非是一张协议合同!” 社会对不婚持宽容态度与相对保守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相比,法国人对于婚姻的态度更为开放,他们认同非婚同居关系,保持“独立、自由”的生活状态,这是骨子里的文化使然。在更追求个体的欧洲,不结婚已经被称为“软革命”,法国社会对于“只要爱情不要婚姻”,大多持宽容态度,因为“结婚不会带来任何东西,也不会拿走任何东西”。拒绝婚姻,这对于西方社会中相对弱势的女性来说,也需要更多的勇气。女权主义在法国也拥有很大的影响力,以波伏娃为代表的独立女性认为婚姻是一种腐朽的布尔乔亚情怀,譬如在性格强势的罗亚尔看来,婚姻简直就是一种“资产阶级制度”,为代表左派思想的社会党人所不齿。她与奥朗德花了近30年身体力行,谨遵“不婚主义”,甚至连“同居协议”都不曾登记。这种决然的例子最后的结局谁也无法预料,假如罗亚尔5年前当上了总统,那奥朗德就不是“第一先生”;同样奥朗德当上了总统,罗亚尔也无缘“第一夫人”,不婚者可以在私下分享伴侣的成功喜悦,却无法在公开场合担当这份荣耀。当然如此典型的情况,在绝大多数普通伴侣身上很难出现,至少当他们在“婚姻”和“不婚”之间摇摆时,会看一眼电视上的总统,这是独享情感自由的权利,也是负起成年人义务的责任。 来源:中国家庭研究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