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松的米勒 小时候听父亲讲述巴比松 (Barbizon) 画派的故事是这样的 : 当时在巴黎的画家长期以来绘画天上神话故事,以及为王室人员画俏像,画腻了,当中便有人跑回家乡画田园风景和农民。 这些画作拿出来在巴黎沙龙展覧的初期,既备受排挤打压,同时也被惊为天人。被室外风光作品震撼的画家,有不少人跑到了巴比松作画。 米勒便是其中之一。他的作品透露出对孕育生命的大地充满了敬畏。笔下人物的型态,表达出对生活的真爱、忍耐、信念和勇气。被观众形容为深具「悲天悯人」情怀的画家。 米勒的故居,就在巴比松画家村的大街旁边,至今仍然保持大部分的原状。 那也是一个画室,展览着不少当年的作品。看到主人的素描手稿时至为感动,似见到米勒执笔时认真的身影。 从大量的素描中,看得出画家对每幅画,都付出了热忱。 米勒留下来的作品不多,记载中他只画过80幅油画。代表作是「晚祷」「拾穗」和「播种者」。 米勒对印象派巨匠梵高的影响很深,梵高临慕了许多米勒的作品。称他为「米勒老爹」。足见米勒对后世艺术创作者的影响力。
画家都不富有,当年巴比松村中有一家客栈,老板爱才,画家付不出房租酒钱,可以作品扺押。 刮风下雨不能外出写生,画家便在墙壁橱柜上四处涂鸦,有好些至今仍然被保留在现场。 客栈被活化成博物馆,每次带朋友去巴比松,先参观这客栈,是第一个指定动作,随后后才去看其他。 参观项目包括了欣赏一条15分钟的电影,使覌众彷彿回到了当年,看到画家在森林中如何以笔下的油彩追光逐影,如何在客栈中把盏高歌。 米勒是第一位被介绍到中国的印象派画家,受到欢迎,相信与他把劳动人民作为描绘主题有关。其画风充满张力,景色画面唤起人们内心对大自然的崇尚,画中人则在享受平凡踏实的生活。 巴比松的号角,似是从紧张繁忙的生活中以身说法,呼唤人们重拾慢活的日子。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