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法国侨网 首页 新闻 原创新闻 查看内容

城市英雄 78期 | 壮哉!年过七旬的跨界艺术家

2024-7-4 21:28| 发布者: 海芬心语| 查看: 131| 评论: 0

摘要: (来源:晶报)7月2日,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特展暨第160届巴黎国际艺术沙龙在巴黎闭幕。此次活动由法国国家美术协会(SNBA)主办,法国文化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心支持举办。 展览期间,一组摄影 ...
(来源:晶报)7月2日,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特展暨第160届巴黎国际艺术沙龙在巴黎闭幕。此次活动由法国国家美术协会(SNBA)主办,法国文化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心支持举办。
展览期间,一组摄影作品《矿工组像》亮相后引起了极大轰动。作品没有浮华的渲染和包装,在光影、虚实、色彩层次中隐含着摄影师艺术化的审美情趣,摄影师用他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呈现出新时代矿工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让人们在震撼之余,感受到矿工们内心的力量与希望。
图片
孙大壮
这组作品来自于深圳艺术家孙大壮,他也是此次展览影像展区唯一参展华人。然而,比作品更令人称奇的是孙大壮的个人经历。他数十年的跨界之路正是“敢闯敢试”深圳精神的一个生动的切片。
“敢闯敢试”来深圳,从零开始学室内设计
今年已经73岁的孙大壮更鲜为人知的经历是从事室内设计。他的设计方向主要是大剧院、音乐厅等文化类建筑。当年,国际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首个在亚洲地区落地的项目广州歌剧院,就是选择了与孙大壮合作,由孙大壮负责该项目的室内设计深化与施工设计。
说起走上室内设计之路,孙大壮坦言,虽然纯属偶然,但是深圳给了他这样的机会。孙大壮出生于1951年,经历了上山下乡,他与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年轻人一起自学绘画。几个年轻人找到前苏联列宾美术学院的教学大纲,以此为范本,靠着少之又少的印刷品和石膏像,开始了由素描入手的自学绘画之路,所涉题材也多以肖像画为主。在上山下乡期间,凭借着自学的绘画技艺,孙大壮离开了农田劳动,被借调至县城从事美工及宣传工作。回城后他并不满足于只是画画。蓄势待发,寻找着更多发挥自己能量的机会。
1985年的深圳,“三天一层楼”的国贸大厦刚刚落成,“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立在蛇口,深圳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抱着对未来的期望来到深圳,希望能在这个城市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孙大壮说:“我也要去深圳闯一闯。”他在这一年来到深圳。
他在深圳找到一家做室内装饰设计的公司,但什么是室内设计呢?他也不了解,那时候内地美术院校都没有开这门课,更别提找几本相关资料了。好在深圳离香港近,他找了几本香港的简易教材,恶补了几天,凭借着自己的绘画功底和设计天赋,在面试中画出了建筑设计图,顺利进入这家室内设计公司。
被“建筑女魔头”选中做广州大剧院室内设计
求知若渴的孙大壮快速学习成长,“我才做了两三个月,甲方都以为我是做了好几年的室内设计师。”“敢闯敢试”的孙大壮在深圳找到了自己的专长,立足了脚跟。
之后的孙大壮在业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他先后完成了武汉琴台文化艺术中心、广州大剧院、珠海歌剧院、河北省博物院、深圳市少年宫等项目的室内设计部分。尤其是有“建筑女魔头”之称的世界著名设计师、伊拉克裔英国女设计师扎哈·哈迪德(1950-2016)设计的广州大剧院,是扎哈在亚洲的第一个落地项目。扎哈的建筑设计以“难、怪”出名,在室内设计部分,孙大壮坦言,被扎哈选中做广州大剧院的室内设计,一方面十分兴奋,另一方面又充满压力和挑战,扎哈对室内设计的要求非常高,他不仅要完成扎哈的前无古人的设想,还要起到桥梁的作用,把外国人的设计理念传达给中国的项目组。用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技术、中国人能接触到的材料来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此外,剧场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对消防要求非常严格,项目一度卡在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上,最终孙大壮率先选用了GRG(高强度预铸式玻璃纤维石膏体)实现了扎哈的设想,使颠覆传统建筑横平竖直的大流线体得以完美实现,因此大踏步推进了该项目的进度。
曾经的知青生涯,让孙大壮无缘深造,虽然已经名满中外,但一直是初中学历,直到他59岁时,评审政策终于调整为重能力而不重学历,这才评上了高级工程师。当时评审时还有个小插曲:年轻的专业评委面对被评审的孙大壮,直说要跟他互换位置。所以他说:“深圳是个不讲出身、不问学历的地方,这里足够开放和包容,看的正是你的实际能力与作为”。
摄影作品《矿工组像》在巴黎出圈了
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从事多年的室内设计,孙大壮因此搁置了画笔,但也没有“洗手不干”,2000年后,他开始游历各国,发现手中的相机其实就是“光学速写”的利器,同样可以捕捉、表现形象鲜明的个体肖像。
不想做摄影师的画家不是好的设计师,孙大壮捧起了手中的相机。他的作品相继入围2014、2017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2017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等。孙大壮相信,摄影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情感和灵魂的交流。
图片
在第160届巴黎国际艺术沙龙上博得满堂彩的《矿工组像》是孙大壮2015年在山西某煤矿所拍,孙大壮回忆道:“矿工题材历来都是画家所关注的,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北方的摄友约我一起矿井采风。我们经过矿领导的特批,得以下到地下四百多米深的矿井,由于矿工们也是很长时间没有接触外人了,因此显得非常友好、热情。当然,受到震撼的首先是我们,宽敞的井道、高度的机械化生产,这些完全颠覆了我们以往的认知!不是亲临第一线,你就不知道如今的矿井生产是如此的现代化,跟以往印象中佝偻着腰用人力拉煤的‘煤黑子’有着天壤之别!”
通过对矿井工人这一题材的深入挖掘,孙大壮表示,希望观众能够感受到工人们在艰苦环境下依然保持的坚韧与希望,展现着新时代矿工的精神面貌。这种情感的传递,使得他的作品不仅仅是照片,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对于摄影的秘诀,孙大壮坦言:“拍下感动你的瞬间,也能瞬间感动观看你的作品的观众。”
孙大壮
1951年出生,1985年到深圳,从事室内设计与艺术创作。曾参与广州歌剧院、深圳少年宫的室内设计。摄影作品《矿工组像》参展“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特展暨第160届巴黎国际艺术沙龙”,展览在巴黎参议院橘园厅展出,孙大壮是此次展览影像展区唯一参展华人。
记者:谢晨星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陈建国


佩服

高兴

支持

新奇

感动

愤怒

难过

流汗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2-30 15:32 , Processed in 0.027608 second(s), 20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