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江南紫音 于 2012-3-6 20:35 编辑
闲谈开心快乐秘诀
每逢过节,朋友们互发短信祝福,大多离不开"快乐相随,开心相伴!"的祝愿。确实开心快乐是人们的普遍追求,人人都希望自己开心一些,快乐一些,而现实呢?总是事与愿违,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常十之八九,要真正体现这开心快乐不易啊!有感于此,本人也就此问题闲谈闲谈。
开心与不开心有什么含意呢? 开心起码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叫“放”,心花怒放,心像花一样开放出来,是为开心;第二层次叫“开”,打开的开,我们的心打开了,空气流通,让太阳光照射进来,里面污浊的气息全部溜走,空气很清新。另一种情况是封闭,你的心像一间房子,关得密密的,阴暗的,空气不流通便会发霉,便会滋长污秽的东西。那些幸灾乐祸,妒忌,不满,怨恨,便会生长出来,然后便是不开心了。 至于不开心,即是产生痛苦的原因只有两种:一种是心量太小,即是小气。小气的人永远不会开心,无论你有多成功,多富有,多崇高的地位。如果你心胸狭窄,是自己在折磨自己。第二种不开心的原因就是想自己想得太多,欲望太高,太多考虑自己个人的得失成败。比如人在监狱中不会幸福,因为空间太小,没有自由。但你仔细想想,如果一个人心胸狭窄,凡事只想自己,这不等于将自己的心灵关在监狱里吗?怎么会不痛苦呢,考虑自己要有适度就好,但不要太多。 反过来讲,你又如何能够经常保持一种开开心心的境界呢?其实只要将心灵打开,让心花怒放,自然就会开心快乐,因为许多烦恼和忧虑不是来自外界,而是发自个人的内心,强求的欲望使内心失去了平衡。 第二个实际上亦是近似的,便是说,你不能将自己的个人得失放得太重,譬如很多做过母亲的都知道,当你做了母亲之后,对于你的孩子更加关注,那时候已不在乎自己美不美,只要孩子健康成长、聪明、你便会很高兴。所以你的得失放低一点,多关心人群、多关心社会,自然你便会越来越开心。 第三个是通过修身养性自然也会开心。开心的前提是爱心。所谓爱心,可理解为一个人要有爱人之善心,也可理解为人要爱自己的心。通过修身养性,纯洁心灵,随时调控自己的心境,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快乐的反面是痛苦,消除了痛苦,人也就自然快乐了。天地多广阔,世界太奇妙,心胸放开些,眼光放远些,你就不会痛苦了。弥勒佛为什么整天笑呵呵?因为他“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少欲知足就能使你更快乐。人要学会在复杂的生活中保持一种单纯的心态,才不会被复杂的生活所累。
"抛却心头不快事,人人都是开心佛。"也就是去掉不该去想的欲望,放下心中的烦恼,与佛结缘,开心将永远伴随着你。当然要放下并不容易,比如你刚刚挨了老板一顿臭骂,你可能会迈不开轻松的脚步。假如你心爱的女友离你而去,或者你的股票跌跌不休,你恐怕也只有一脸的晦气。这个世界的确充满着矛盾,欲念让人们格外纠结。
快乐来自对世事的淡泊,烦恼为欲念而生。人生有太多不确定性,欲念满足的快乐总是短暂的。昨天的高官今天可能在牢狱中忏悔,万人羡慕的亿万富翁可能从高楼上纵身而下,也有半辈子凄楚潦倒的穷小子戴着面具去领千万大奖,而明天又怎样,世界在不确定中运行。
太多的痛苦后面藏着一个“欲”字,不确定的客观世界,确定的是自己的生活态度。快活是一天,不快活也是一天。一个处处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心中的快活一定多一些。
网上曾报道过这样的事例:山东有一个叫刘盛兰的九旬孤寡老人,自己省吃俭用,17年来靠捡废品资助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自己不留一分钱存款。他的内心很快乐,多年来连感冒都没有,至今仍然谢绝当地政府让他住养老院的邀请。他可能弄不清佛家理论,但是他真正做到了心中有佛,他到达了释老让众弟子终身修炼的境界。
香港的阿福也是如此,处处解人危难,他在玉树地震中为他人献身。真是“有意似无意,落下几粒米,苍生获救赎,快乐在心里。”可见快乐用不着"大富大贵",快乐在平凡的生活中,快乐在淡泊的心境里。
知足常乐是比喻要常持愉快的心态,它是人在不尽如意的现实面前,在无可奈何的挫折之后心理复衡的策略,而心理复衡的作用恰恰在于避免意志消沉,在于振奋斗志。
知足常乐能使人在任何困境前,都能以一种平和心态更积极地对待生活,能使你掌握生活的遥控器,随时将自己的心境切换到快乐频道。
虽然“天有不测风云”,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坦然面对不幸,既是成熟的表现,也有助于不幸的减缓。要相信时间可以抚平伤痕,时间可以减轻痛苦。同时,振作起来,集中精神,保持良好心态,采取积极行动,尽快走出困境。这样,开心与快乐就会永伴随在你的身旁,让你一生幸福。
但愿朋友们都能一生幸福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