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993cn 于 2011-7-29 09:28 编辑
青田建县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距今已有1300年。据县志记载,青田因太鹤山下田产青芝,故名青田,又称芝田。青田有着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是著名的“石雕之乡、名人之乡、将军之乡 、华侨之乡 ”。青田有300多年华侨历史,有25万华侨分布于世界120多个地区国家和地区。
青田地处浙南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为谋生计,除传统的农耕之外,一是从戎,以求发达;二是扛着图书石飘洋过海,涉足海外劳务与经商。从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之后,先后涌现出近百名将军,数以千计的校官和数以万计的尉官和士兵。最多之时,在伍军人约占全县人口的百分之十左右,为“名人之乡”、“华侨之乡”、“石雕之乡”上增添了一个确切的注脚- 将军之乡 。 近百名将军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直至新中国成立的近半个世纪里,经历了广州起义、武昌起义、东征、西征、讨袁北伐、抗日战争以及多年内战,青田将军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曾伴随孙中山先生出生入死,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他们在惠州战役,三炮奠定胜局、在攻打南京天宝山之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史册上谱写了壮丽的一页;他们在淞沪保卫战、台儿庄战役、长沙会战、以及开辟滇缅通道的抗日战斗中,浴血奋战,抵御外来入侵者,又谱写了一曲爱国的颂歌。一件件史实均可让青田人引为自豪和骄傲。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各不相同,在政权迭换的岁月里,有的遭到戮杀和惩治,虽然功过难定,我们仍可从另一面得到警示和鉴戒。
在百名将军之中尽管有执掌军队财政大权的,但将军们不管在职还是在卸任以后,其家庭财产,均无一是“富甲一方”的巨头,所以历来青田的“将军”以“清廉”著称。而他们却以自己的俸薪和积蓄,用于教育事业。一是让自己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留学欧美,有成者每每皆是。二是为乡里创办小学、中学,培育英才。高市小学、东源小学、立达小学、阜山中学、石门中学等就是其中有名的几所。在那艰难困苦的年代,实属不易。就是现在,中山中学、高市中心学校、人民小学、大路小学等等仍然得到健在将军和将军后人的资助。
将军解甲之后,有的归田耕读为生,有的悬壶济世,有的重登教坛教书育人,有的寄情诗书画艺,也有的从事工商、金融等现代企业,而很少听到有将军“借助权势,称霸一方”的丑闻。或许是由于青田人硬直的本性,或许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熏陶和军纪约束养成的品操所致,无不令人敬佩和欣慰。由于时间跨度很大和两岸沟通不便以及政见不同诸多原因,许多将军不但事迹己尘封已久,甚至连姓名也鲜为人知。
转贴法国华人三百年 明末清初青田石已超出地域,被广泛的制成首饰等工艺品进入市场,青田石雕印章更是国人皆知。 民国二十四年英文版《中国年鉴》记载,早在十七、十八世纪就有中国人循陆路经西伯利亚前往欧洲经商,“贩卖青田石制品”。
青田县志》记载:光绪年间(1875—1908),方山奎岩出国者七十六人,少数赴欧。 1888年魁士村詹阿有赴法国经商。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二品顶戴监督大臣杨为因青田的方山龙砚和华侨吴乾奎的石雕作品,在比利时奕会得到银牌,而奖给他们“海外观光”的匾额。民国十八年五月,青田县长郑迈,因吴乾奎在建造金温公路时慷慨解囊,给他颁发“唯善是实”匾额。 1908年青田人叶廷芳带着青田石雕和雕刻刀,从陆路经西伯利亚、俄罗斯东欧于1911年抵达法国,定居巴黎。 1911年青田人王志南,到达法国,居住巴黎里昂火车站附近,1933年移居荷兰,后来代理英国兰烟囱轮船公司,成为当时荷兰侨界的首富。 1914年,青田阜山人陈琪,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举办的《巴拿马世界博览会》监督兼博览会事务局长,陈琪精心挑选了许多青田石雕参赛。1915年2月20日至12月4日的世界博览会,中国共获奖一千二百多项,青田石雕脱颖而出,备受欢迎,其中山口石雕艺人周艺山的“松鹤大屏”、“牡丹屏”、“瓜盒”等十二件作品和金兼山的“小屏风”都获得银奖。从此青田石雕名声鹊起,蜚声海内外。 1916年一战期间,青田庄乡罗溪读书人郑稼(1894—1933)字桂山,乳名木星,应招募劳工到法国,战后留法经商。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三千四百多名中国劳工留居法国,其中包括青田人黄柱,1922年同妻子一起移民法兰西。两个儿子在巴黎出生。黄柱开有一家洗衣店,当时的华人经常到他家聚会。 王正典(又名王竹清),1908年5月4日生于青田。1927年出国到西班牙经商三年,1930年到达法国,在巴黎郊外造丝厂做工。当时该厂的做工的老乡有:金直夫(油竹人)、何志宏(油竹人)、林德光(山口人)、黄理(章旦人)、吴志御(吴岸人)。此外还有在附近工厂做工的金映光(青田鹤城)。 青田温溪人叶山人、王岩郎,早日旅居波兰回来,不久因迫于生计,再次出国谋生,购买20多斤青田石雕、小型工艺品。花了117枚银元,办理护照船票,从上海启程,经过三十二天的海上航行,抵达法国马赛,再从马赛坐火车到巴黎,落脚里昂火车站附近。
抗日战争时期,这些华侨身在海外,心怀祖国,纷纷组织抗日救国团体。 1938年4月,金映光、金直夫、何志宏、林德光、黄理、吴志御等回国,直抵延安,投身抗日第一线。
金映光(1913—1993),青田鹤城西门外人。1933年随上海一个马戏团到德国汉堡谋生。1934年从汉堡到法国,经友人介绍到巴黎郊外造丝厂工作。1935年至1936年之间,金映光与金直夫、林德光、何志宏、黄里等人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法国中国支部)。1935年吴玉章受中国共产党派遣到巴黎主办《救国时报》,第二年金映光调到《救国时报》社当排字工人, 同时兼做印刷发行工作。后来任行政组组长。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于1938年回国,先到汉口参加创办《新华日报》,负责行政总务工作。1940年到延安党校学习。曾参加筹办《解放日报》等后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市公安局行政处副处长,国家公安部行政处处长,北京市服务局副局长等职务。1983年4月28日在北京逝世。 金直夫: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辽宁省总工会主席,辽宁省经济委员会主任等职。 何志宏:1949年后,曾任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革委会主任、市委书记、市长等职。 林德光:1949年后,曾任沈阳市新华印刷厂党委书记等职务。 黄里(1910-1973),原名黄鹏敖。1949年后曾任中共中央社会部科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分区政治部科长,哈尔滨市铁路局工会副主任等职务,1973年11月31日在哈尔滨市病逝。
十九世纪晚期,勤劳青田人沿着陆路 丝绸之路 和海路来到欧洲大陆谋生经商。自从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后,聪明勤劳的青田人抓出时机,成群结队地飘洋过海来到了法国,开始在法国谋生创业。他们就是青田人在欧洲创业的先驱。
怀念历史,继往开来, QQ群118281147 青田人在巴黎 在巴黎的青田人请多联系,有空大家出来喝喝咖啡,吹吹牛,聊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