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中国哲学史》让我找回内心的平静 韩国总统朴槿惠上月底访华时,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被媒体反复提及,令备受冷落的哲学著作多少有些扬眉吐气。“在我最困难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史》。”对于朴槿惠来说,遇见这本书,是无比珍贵的缘分。 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到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从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到威尔·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这些蕴涵人生智慧与启迪、值得细细品读的作品,向读者推开一道走进哲学、热爱哲学的大门。 为什么读哲学? 蕴涵做人道理与人生智慧 因为父母双双遇刺身亡,朴槿惠一度在绝望中煎熬。在恢复平静中,《中国哲学史》成了她的人生导师。“蕴涵着做人的道理和战胜人生磨难的智慧,让我领悟到了如何自正其身,如何善良正直的活着。” 在个人微博中,作家、学者周国平这样评述哲学的作用:让你有一个好的心态。我们平时过着具体日子,做着具体事情,哲学是让你从这个局部中跳出来,看人生的全景,想明白人生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你再回到局部中去,对于重要的就能看得准、抓得住,对于不重要的就会看得开、放得下,你仍过着具体日子,做着具体事情,但心态不一样了。对于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当成精神支柱,周国平称:因此对这位总统心生好感。 李瑞环的《学哲学 用哲学》就认为学习哲学意义重大,提倡大家学点哲学。本书是一部真实记录、全面展现李瑞环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心得成就的论著,是作者自身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思想观点的荟萃。既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修养,又体现了作者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理论修养的学风,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可读性,是一部优秀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读物。 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本《中国哲学史》责任编辑范耀华介绍:朴槿惠当选韩国总统后,出版社第一时间加印该书,并进行重点营销。“朴槿惠的确对该书销售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不容回避。通过朴槿惠的推荐购买《中国哲学史》的读者,可能真的对中国哲学感兴趣,也可能是跟风阅读。对于前者,没有朴槿惠的因素依然会读《中国哲学史》,因为阅读源于内心的需求;对于后者,这也是有幸之事,毕竟这是一次多么好的接近中国哲学、接近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机会。” 今年以来,东方出版社出版了学者傅佩荣的多部哲学作品。该社傅佩荣系列作品产品经理栗河冰称:傅佩荣将哲学定义为“爱智”,是一种“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真相”的生活态度,由此哲学与人生密不可分起来。“哲学是人类思考的精华,能够反思人生、指导新的人生,具有永不过时的特点。像我们现在读两千年前的哲学作品,依然能够找到跟我们的生活、心灵契合的点。哲学对于人生的最大帮助在于,教会你思考。哲学成就的是大智慧,是面对世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个体的具体方法,不如学习能够成就一切的眼界和见识。哲学能让人跳出经验的狭隘限制,获得广泛的智慧。”栗河冰说。 东西方哲学有何不同? 讲究领悟与重视逻辑 朴槿惠曾这样评价东西方哲学的不同:“东方哲学与重视逻辑和论证的西方哲学不同,讲究领悟。”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序中称:中国哲学家之哲学,在其论证及说明方面,比西洋及印度哲学家之哲学,大有逊色。不过因中国哲学家注重“内圣”之道,故所讲修养之方法,即所谓“为学之方”,极为详尽。此虽或未可以哲学名之,然在此方面中国实甚有贡献也。 在讲述中国哲学的著作中,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足以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相媲美。蔡元培曾这样评价此书的几处特长: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 据悉,《中国哲学史大纲》自1919年2月出版以来,迅即获得海内外学界及读者的好评,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版本中,收录了学者肖伊绯发现的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这是1919年胡适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时所讲的中古哲学史部分。作为北大内部铅印的讲义本,此部分未公开出版发行过。 而傅佩荣的《西方哲学与人生》,共介绍了包括苏格拉底、笛卡尔、马克思在内的多位西方哲学大家。傅佩荣将哲学家归类融合,划为心灵的曙光、境界的向往、爱智的趣味三大部分,由大哲学家的思想、时代背景介绍起,兼有学术的细致品评及深入浅出的人物经历叙述。 栗河冰称:中国哲学之博大圆融,与西方哲学之条理系统互相辉映。中国哲学能够为许多人提供着受之不尽的智慧,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而西方哲学更重视逻辑,努力把人剥离出来,建立一个客观的理论系统。东西方哲学,恰好形成互补。“了解西方哲学,傅佩荣的《西方哲学与人生》可以一读。这套两卷本的哲学普及类读物透过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介绍,讲解西方哲学的经典观点,力求使读者通过阅读西方哲学培养理性思辨的习惯,以期对现实人生产生深刻的启发。而傅佩荣另一本《推开哲学的门》,则是希望读者能够放下对哲学的偏见,推开并不可怕的哲学之门,进入哲学家的生活和世界,看一看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些哲学家们到底在想什么。”栗河冰介绍。 如何让哲学走进大众生活? 化艰涩枯燥为通俗易懂 当哲学只是少数人研究的对象时,便失去了意义。“很多人提起哲学的反应就是太枯燥、读不懂、没意思,相较市面上泛滥的成功励志类图书,原来可以启迪智慧、指导人生的哲学书显得曲高和寡。”栗河冰称。 如何将艰涩难懂的哲学讲述得不那么枯燥乏味,一些作者进行了非常卓有成效的探索。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就非常适宜青少年阅读,这是一本将文学与哲学很好融合的一本书。作为多年的哲学老师,乔斯坦·贾德以非常吸引人的方式,将哲学知识娓娓道来。本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新闻周刊(国际版)》评论道:“这是一个将学术作品通俗化的杰出范例——对于未曾修习哲学概论者而言,本书是最佳的入门读物,对于修过此门课程但已忘却大半的人而言,本书有助于他们重新温习。”正是读者能以阅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浏览整部世界哲学史,使得本书成为风靡全球的读物。 “哲学追问生命的本质,应该成为公众爱智慧、爱生命的学问,然而,它却演化为哲学家的自留地和陈设品。”《哲学的故事》同样使哲学从象牙塔走出来,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就在今年4月,新星出版社推出了全新版本。作为普利策奖和自由勋章获得者,威尔·杜兰特以深入浅出的行文,成功地将看似艰深的哲学写得极富人情。《哲学的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有史以来主要哲学家的生平及其观点,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叔本华、尼采再到罗素等。在阐述每位哲学家思想的同时,生动地介绍了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境遇和情感经历。“《哲学的故事》或许还可以叫‘哲学之美’,威尔·杜兰特的目的不仅仅是写哲学史,而且让我们随同这些伟大的哲学家们在思想领域一起探索进步。”《星期六评论》这样认为。正是让深奥的哲学变得生动起来,《哲学的故事》才让全球读者愿意接近哲学、热爱哲学。(记者杨雅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