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 世界报:孔府菜重现曲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12:23: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被誉为国宝的鲁菜大师王兴兰。(资料图)

孔夫子在中国历朝历代受到尊重,被奉为圣人。

孔子的直系后裔历代享受宠封,名高位显,孔府菜由于孔府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所处的特殊地位而保全下来,但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清洗一度退出历史舞台。

近年来,政府为了发扬中华文化,鼓励抢救孔府菜,每年国际孔子文化节期间都开展“孔府美食游”活动。一些有意重温传统的厨师狠下工夫恢复孔府菜的荣誉。

在孔夫子诞生地曲阜老城的街上,便可以看到不少餐馆,名正言顺地给自己起上了这个富有历史含义的名字。《世界报》的一篇文章对这个现象作了报导。

孔夫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论述历来作为饮食名言相传。孔府菜从宫廷菜、南北方名肴当中吸取经验,使孔府菜得以发展和扬名,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传统菜谱和烹饪方法,经过千万厨役的劳动,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孔府烹饪。

但是,由于日本侵略、中国内战以及文化大革命,孔家后代大批离开中国大陆前往台湾。在毛泽东的时代,孔学成为了一种需要消灭的过去的象征。红卫兵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摧毁孔庙,无情地将宣传“反动思想”的孔府菜厨师扫地出门,孔府菜文化也随之消失。

1980年,中国商务部启动抢救挖掘孔府菜的计划,鲁菜大师王兴兰加入了孔府菜的研究队伍,具体负责孔府菜的制作、试验和整理工作。她现在负责山东厨艺研究协会的工作。

其实,由于孔府菜专门为孔府所有,不对外开放,厨师也是世代在孔府做事,所以孔府菜不外流,也没有留下菜谱,很多菜已经失传,更何况在世的孔府厨师已经不多,因此重现孔府菜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很大部分需要自己揣摩和研究。

王兴兰透露,也有些人以孔府菜的名义开设餐馆,但是对孔府的菜肴、文化和历史一无所知,结果不可能做出孔府菜。

《世界报》记者就碰到这样一种秋简陋小餐馆,一个孔府豆腐30元(4.6美元),一个蛋汤5元(2美元),油腻、冰冷、无味。孔府传统名菜诗礼银杏在这里简化到极致,只是将两把白果在炉上快炒一下,加上几片西红柿便成了。

对于孔府菜失传之后近来重新红火起来的现象,纽约汉密尔顿学院教授威尔逊的看法是,中国政府把孔子当作一种品牌来使用,实际上想打造中国的软实力,依赖中国文化当中最传统的人物对世界文化产生影响。不仅推广孔府菜如此,中国近年在90多个国家开办300多家孔子学院宣传中文和中国文化也是一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1-13 00:38 , Processed in 0.015519 second(s), 20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