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逸夫20多年向内地捐50亿港元 逸夫楼遍布全国(组图)文章来源: 浙江日报
邵逸夫是一位传奇人物,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见证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全部历史。图为邵逸夫出席邵逸夫奖2010颁奖典礼。
核心提示:2014年1月7日,据香港大公网援引无线新闻报道,邵逸夫爵士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
原标题:105岁邵逸夫25年捐赠内地教育近50亿港币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马海燕)105岁的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25年共捐赠内地教育47.5亿港币,捐建项目总数超6000个。
这是记者19日晚在北京举行的“邵逸夫基金教育赠款项目25年庆祝活动”上获悉的。截至目前,邵逸夫基金共捐建了中国内地大、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6013个项目,包括图书馆、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艺术楼、学术交流中心等,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同日,邵逸夫基金第26批赠款仪式举行。年逾百岁的邵逸夫本人未能亲临现场,其夫人、香港邵逸夫基金有限公司主席邵方逸华与第26批接受赠款项目的部分高校代表签署了赠款协议,2亿港币将用于支持内地多所高校开展硬件设施建设。
邵方逸华还接受了教育部官员赠送的《书香逸夫·悦读天下》纪念画册。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表示,邵逸夫基金教育赠款项目是当前海内外爱国人士通过中国教育部实施的持续时间最长、赠款金额最大、建设项目最多的教育赠款项目。项目实施以来,数以千万计的大、中、小学生从中受益。近年来,邵逸夫基金重点支持了中国中西部教育设施建设,有效促进了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邵逸夫20年赞助4888个校舍 逸夫楼遍布全国(图)
逸夫楼遍布全国
逸夫楼遍布全国
核心提示:2014年1月7日,据香港大公网援引无线新闻报道,邵逸夫爵士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
原标题:邵逸夫20年赞助4888个校舍 全国遍布逸夫楼
他的邵氏电影曾经几乎垄断了香港的电影工业,他的TVB迄今仍是屹立香江不倒的电视巨无霸,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它文化艺术、医疗机构遍布中国各地……他就是邵逸夫。
但从明年起,TVB这个巨无霸长达31年的“邵氏时代”正式结束。12月7日,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正式宣布,104岁的邵逸夫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卸任董事局主席一职,邵逸夫将像他的名字一样真正做一个闲云野鹤的林下“逸夫”。
慈善大家:逸夫楼遍布全国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TVB易主的过程中,邵氏基金将公司2.59%股权,馈赠给数家教育及慈善机构。馈赠完成后,邵氏基金的持股比率将降至3.64%,TVB副主席、“六婶”方逸华的持股量则为0.26%。
事实上,这样的慈善,邵逸夫已经进行了数十年。 早在1973年他就设立邵氏基金会,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1977年,英国女王册封他为爵士,成为香港娱乐圈获此殊荣的第一人。美国旧金山市为表彰邵逸夫对该市的福利贡献,将每年的9月8日命名为“邵逸夫日”。
邵逸夫在国内的口碑也大多是因为他的慈善捐赠。从1985年起,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1亿多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对于中国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 据不完全统计,二十多年来,他共向祖国内地捐赠了34亿港元,兴建了5000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目前,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它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中国各地。
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表彰邵逸夫对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贡献,将一颗新发现的行星使命名为邵逸夫星。这是该台首次以当代知名人士命名小行星。
娱乐圈教父:拍摄中国首部有声电影
1907年,邵逸夫出生于宁波镇海庄市朱家桥老邵村一个富商家庭,兄妹八人,他排行老六,故后人常称其为“六叔”、“六老板”。邵家兄弟几乎都进入娱乐圈,大哥邵醉翁于1924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开始闯入当时尚属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业。
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应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协助开拓南洋电影市场,从此开始其一生与电影业的不解之缘。1930年,经受多番磨难的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挂牌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
1929年到1933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不少电影院也不得不关门停业。邵氏兄弟毅然决定坚持下去。同时邵逸夫也意识到,尽管在南洋已建立起自己的影业基础,但是,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有声电影相比,自己的无声状态定将被淘汰,于是提出了拍摄有声电影的建议。他说:“现在大家都困难,舍不得拍有声电影,我们正好乘虚而入,捷足先登!”
1931年,邵逸夫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命不该绝的他抱着一块小舢板,在茫茫大海上飘了一夜后获救,并从美国好莱坞买回所需的“讲话机器”。
1932年,邵逸夫高价请来粤剧名伶薛觉生担任主演,自任制片和导演,拍出了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轰动一方。据说放映的时候,观众对电影中的人说话十分惊奇,只要一有声音出来,就大声欢呼!有一次在泰国放映时,观众硬是把留声机砸开,要看看是不是有人藏在里面。害得邵逸夫以后每次放电影都要派专人保护留声机。
《白金龙》的巨大成功不仅使邵氏机构转危为安,也让邵逸夫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开山鼻祖。
1957年,邵逸夫只身从新加坡赴港创业,一年后,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据统计,邵氏兄弟共出产了1000多部电影;先后在日本、泰国、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00多个发行网点,专门放映邵氏公司拍摄的中国影片;当年风靡亚洲的影星,如胡蝶、阮玲玉、李丽华、林黛、凌波等无不出自邵氏门下。
邵逸夫被外界尊称为娱乐界教父,还源于他的TVB。但在1967年邵逸夫决定与利孝和、余经纬及英资公司合资创办无线进军电视业时,曾遭到不少朋友反对。
40多年后,“佳视”倒闭了、“亚视”衰落了,TVB成为目前亚洲最大中文节目内容的供货商,在香港有着近乎垄断的竞争态势。现在大家心心念念的港剧经典,包括《上海滩》、《大时代》、《创世纪》、《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等曾经引发从香港到内地的追剧热潮的电视剧不少都来自于TVB。开创于1971年的无线艺员训练班,更是为整个亚洲演艺圈输送了大量的中坚人才,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等天王巨星,均出身于这个训练班。此外,像杜琪峰、王晶、关锦鹏、韦家辉等著名导演,也得益于TVB的全力栽培。
可以说,在香港的文化史上,邵逸夫注定是一个即使再过一百年都不可被忽略的标杆性人物。
富豪榜常客:缔造200亿影视王国
与时常出现在娱乐版头条的明星身份相比,邵逸夫或许更钟意被视为是一名成功的商人,104岁的邵逸夫用80年打造起一个价值超过200亿港元的影视王国。
尽管影评家们常常指责邵氏出产的影视作品“媚俗”,但仅以商业价值而言,专走小市民路线的“邵氏出品”称霸香港电影市场近二十年。常被斥为盛产肥皂剧的TVB,也能常年坐拥本港收视率和广告收入之首。
而早在其步入电影业时,邵逸夫就认定,搞电影事业必须生产发行结合,方有出路。到上个世纪80年代,邵氏公司已在全球拥有300多家自办或代理的电影院发行网络,每年拍摄的40多部国产片,不仅娱乐了各国观众,对传播中华文化亦有莫大之功。
除了精通业务、对市场敏锐性极高外,吃得苦、做事勤勉、精益求精、对成本锱铢必较……这些老一辈港商的致富之道在他身上亦表现得淋漓尽致。
至上世纪60年代,邵逸夫的影视王国颇具规模,他的勤勉却不减年少。据说他至古稀之年仍坚持每天工作16个小时。著名导演张彻在邵的手下工作过,他写的书中回忆说:“邵逸夫当年治事之勤,是我生平罕见,他坐的劳斯莱斯是名贵豪华的车,车里有酒吧,他改装成小型办公桌,连途中的时间都不浪费。”
“邵氏出品,必属佳片”此话绝非诳语。为了保证影片质量,他对影片严格把关。出现劣片,若无法补救,宁愿烧掉。邵逸夫曾说:“在早期,我成日烧片,没有好的戏,我宁愿烧,烧掉好多部。观众看了劣片一定好不开心,看多了,就会对你失去信心,所以做劣片不如烧。”据称,邵氏在迄今的37年间,烧掉影片数十部。
与“烧片”的豪气截然相反的,是邵逸夫对所有对成本锱铢必较。据传,曾经有一次他拒绝了一名剧务要20元买100个生煎馒头给片场工作人员的申请,理由是公司内部食堂所卖的馒头一个只要一毛钱。结果,出外景的工作人员因没有早餐吃而闹罢工,邵氏为此损失了近万元。
托孤不利86亿易主
在影视和商界忙碌了80载的邵逸夫晚年想归隐,左右四顾却发现无人可以接手他这庞大的影视帝国,两个儿子不肯改变在新加坡当“包租公”的安逸生活,他的太太方逸华也想陪他归隐,最后热闹了一辈子的邵逸夫,还是决定把TVB卖掉。
不过,邵逸夫的“托孤”过程并不顺利。最早进入媒体视线的是TVB非执行董事、其士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亦卿。2006年,在传出邵逸夫有意出售TVB股份后不久,有报道称,周亦卿准备引入上海资本入股TVB。但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周亦卿否认。2008年,内地房地产巨头碧桂园公司主席杨国强愿出价百亿元人民币收购TVB的股权。但此后,因内地房地产市场的形势急转直下,杨国强遇到资金问题,这一交易未能继续下去。这一年,凯雷、黑石及贝恩资本等国际私募基金公司也都有意竞购TVB,但因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而纷纷放弃了收购计划。此后,又有媒体报道称,香港荣丰控股(000668)公司董事长王征和香港富豪李兆基父子,也计划收购TVB的股权……
不过,所有传言都在今年4月随着陈国强的入主不攻自破。据了解,以陈国强为首的财团所出的收购金额约为62亿港元(约合52亿元人民币),其中他占有所获股权的五成多,其余股权分别由已故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之女、台湾女首富王雪红,以及擅长投资电讯传媒业的美资私募基金PEP持有。合计下来,邵逸夫所持的26%TVB控股股权,连同新界清水湾地皮一起共售得港币86亿元。
股权的变动,标志着TVB的“邵逸夫时代”正式结束。
12月7日,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董事局正式宣布,邵逸夫将在2011年12月31日后退任公司董事局主席并获委任为公司荣誉主席,同时也将退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董事局辖下行政委员会成员职务。现任董事局副行政主席梁乃鹏则委任为董事局行政主席,2012年1月1日生效。根据合约条件,梁乃鹏每年薪酬为576万元港币。
(据《广州日报》、《凤凰周刊》等综合报道)
|
-
5.jpg
(24.21 KB, 下载次数: 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