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人] 德国华人为什么被德国人歧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11:1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又被德国人歧视了?!
         
我发现,每次和他们谈话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他们抱怨,说在哪天发生了什么事,最后加一句:“又被德国人歧视了“。每当我听了这些话后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他们碰到的事我也都碰到过,但我怎么就不觉得是德国人在歧视我呢?自问在德国的19年时间里,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接触过了无数的德国人,我想通过我的亲身经历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希望对读者在解读这个题目时有一些帮助。
    前几天我坐长途大巴从杜塞多尔夫回柏林,在路上和一位德国女士发生一起争吵。我坐在大巴前面入口的左边第一排,同坐在我一排的是一位戴眼镜的德国中年女士,我身后坐着两个东欧籍的中年妇女。那晚正是世界杯荷兰对西班牙小组比赛。大巴上没电视,司机也没放收音机,因为有些乘客不喜欢足球。我倒是挺期待这场比赛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拿出我的智能手机,准备在上面看。因为手机的屏幕小,看不太清楚,只能把声音调响一点,但不能太响,那样会打扰别人。因此我把声音调高了一点点,够让自己可以听到。
    突然间,那位戴眼镜的女士转过头用一种不是很客气的语气对我说,手机声音太大,打扰她了,能不能关小点。我回答﹕已经很小声了,再小我就听不到了。她用一种命令式的口气和我讲﹕如果你不关小声点,那请你到后面去,因为你打扰我了。我听后感觉非常不爽,立即回复:为什么让我到后面?如果你觉的被打扰,你自己可以到后面去?再说了,我身后两位女士喋喋不休了几个小时,必定也打扰你了,你为何都一声不吭,让她们到后面去,反而要求我去后面。你这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我非常讨厌你这种双重标准的做事方法。她生气的回答我﹕你太狂妄了。我再次回答她﹕对你这种人我一直都这样。我说这句话的时候都没有正面望着她。之后她也没出声了。
这是前不久的经历,所以还记得很清楚。我估计,假如很多我们同胞遇到类似的事,他们很有可能会觉得德国人专门欺负或歧视我们中国人。其实是不对的。我认识的很多德国人都有一种普遍的“教育或纠正他人”心态,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在德国人家里你会经常看到这么一幕,即便是孩子或是父母,如果哪一方发出响声影响到对方,他们都会说:“请你小声点,你影响到我了。”我去德国朋友家的时候也经常听到德国父母对他们的孩子说:“我不管你在你的房间做什么,只要你不影响别人就行了。”德国是个自由国家,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非法的除外)。但它的前提是,在你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影响到别人。很多德国人从小就受过类似的教育,可以算得上是普及性很广的常识礼仪,每个人不仅是在家里,在公共场所也应该遵守。做任何事不能只顾自己,还要考虑到是否影响到了别人。持有这种心态的德国人很多。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很不适应,感觉德国人太斤斤计较,很麻烦,什么事都要管。后来我才明白,这是德国人的一个特点。很多人都自觉的遵守。有一次我在柏林机场看到一位中国女士插队,我下意识地直接对她说:“大家都在排队,你怎么可以随意插队呢?”她凶神霸气的回答:“这是我的事,要你管?”
对德国文化的误解
什么事都没有绝对的。中国人里也有很多不随意插队,插队人队伍当中必定也有德国人。这也是一种文化上的差异。如果你事先知道,就不会误以为德国人是在针对你个人。他们对任何其他国家的人都一样。
    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原因,为什么在德国的中国人经常认为被德国人歧视,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德国人的这个特点。我认识的中国朋友里面,很多都不在德国长大,他们平常很少或不愿意和德国人有太多的接触,更不用说常常到德国人家里做客。所以他们对这方面的文化差异没有亲身体会,更谈不上深入了解。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靠自己的直觉做判断。往往这种错误的直觉正好建立在缺乏对其他文化的认识之上。第二个原因:很多同胞自身语言不过关,有时候听不懂德国人在讲什么或内容上理解有误,就索性把它看做一种针对中国人的歧视心态来对待。现实中有很多德国人喜欢开一些针对中国政治 (包括众多其他国家)的玩笑,我们的同胞却常常误以为这是德国人对中国 (人) 的不尊重,不礼貌。其实这也是错的。
    德国“卡巴莱小品”(Kabarett) 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卡巴莱小品”是一种讽刺实事,愚弄当今政客或社会名人的脱口秀,在德国很受欢迎。主题围绕着当前最关注的政治新闻,政策或丑闻,一般都是单人的脱口秀,也有自己伴奏,唱歌或者两人一起表演的。欣赏这种节目还要具备一个前提:你平常要关注德国新闻和对政治有一定的了解,要不然很难听懂。对于我们华人来讲,即便语言过关,也不一定能懂得欣赏,更不要说那些语言不过关,也对德国政治不感兴趣的同胞。可以这么说,在德国如果没有被媒体或“卡巴莱小品”当做笑柄,那你还不算是一号人物。几乎所有德国社会知名人士都曾经被当成笑柄。如果有一天德国人不在愚弄政客时,那才是大新闻。试问,刚从国内来到德国念大学的留学生怎么会了解“卡巴莱小品”?就因为这种文化差别的存在,而我们很多同胞对此又不了解,难免会产生误解。德国人调侃政客或讽刺政策是一种习惯爱好,很多德国人都具备这个特点。所以每当德国人批评哪个国家的元首或政策的时候,别把它误以为是一种歧视或侮辱。通常而言,欣赏“卡巴莱小品”的德国人文化底蕴都很高,绝对是知识分子,对政治有浓厚的兴趣,也有自己独立的看法。而我发现,每当德国人讽刺中国国家领导人或中国政策的时候,我们的同胞普遍反应都过于敏感,有种被侮辱被歧视的心态。其实这是多余的。我之所以这么肯定的讲,是因为我以前上大学的时候也经常讽刺德国政治人物,我的德国同学也不会觉得我在歧视他们。相反,他们更是火上加油。
记得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我有一位学长,我们两关系很好,他非常热爱中国,天天看新闻,每当他读到任何关于中国的(负面)新闻,他都会试着调侃我一下,意图让我难看。有一次他笑着对我说:“你们中国人行啊,因为你们,我们超市的牛奶价天天上涨。我这个穷学生快连牛奶都喝不起了。”我淡定的回答他:“这对德国来讲是好事啊。你想,那么多中国人喝德国产牛奶,这说明你们质量好,我们相信你们。我们中国人愿意花更多的钱买德国出产的牛奶,说明你们有竞争力。虽然对最终消费者不利,但是对那些牛奶厂家而言,他们可开心死了,天上终于掉馅饼了。你自己也是学经济的。你应该知道这个基本原理。假如你是一家乳业公司,你宁愿把牛奶低价卖给德国超市,还是以高价卖给中国或者其他国家?答案不用我告诉你了吧?所以,你也不要在我面前装模作样。最终还是德国人在赚中国人的钱。”之后他也就笑了笑, 没有在继续了。倒是我不想错过这次机会,反调侃了他一下:“你下次再想挖苦我,最好事先多做准备,多看书。要不然每次让你碰钉子,我都不好意思了。”在大学的四年里,我无数次和德国同学针对中国争辩过,我没有一次处下风。很简单,我天天看德国媒体上的中国报道,除此之外还看了众多德国作家写的关于中国的书籍。理性的德国人喜欢用知识和数据理论,那我就用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多的数据反驳你,而且还出自德国专家,最终让你无言以对。尽管我也不可能让我的所有同学都“回心转意”,因为我和他们遵守一样的游戏规则,接受不同观点。和德国人辩论时,我从来不手下留情,但是绝对不能说脏话骂人。即便有理,一旦说脏话,有理也变成无理,甚至会遭到所有人的鄙视。
理性沟通化解误读
    第三个原因。我们很多的同胞其实在内心里也有点“瞧不起德国人”的心态,认为他们死板,没有中国人灵活,聪明,没什么可以值得学习的。他们总以为德国人必须都要恭恭敬敬的对待每个中国人的义务,只要提出一些不同的观点就断章取义,认为这个德国人对中国有恶意,对中国不了解,歧视中国,所以不屑与对方进行沟通交流,感觉与对方交流就是一种认错的行为。如果你本身对德国人就持有拒绝和冷淡的态度,你总不能还要求他们对你无条件友善热情吧?这种态度也是不可取的。就因为很多德国人对中国有误解,你更有必要与对方进行交谈,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你不和他们对话,就不会知道他们对中国的偏见是怎么产生的。他的依据是什么。如果能知道德国人是怎么想的,不是很好吗?我接触过的大多数德国人还是比较理性的。如果大家在对某些事上的观点不同,你要把你认为正确的观点耐心的合情合理的讲给他们听。他们不一定都赞成,但也会接受不同观点。首先你自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对德国人的思维逻辑和辩论方式要了解。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拥有语言上的表达能力。
    记得有一次,也是发生在大学期间。我和一位学法律的朋友在我学生宿舍的阳台上谈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他的言辞比较尖锐,不留余地。他强烈指责中国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做得不够,同时也破口大骂中国企业如何不遵守游戏规则,接着又说了一大堆从法律角度看问题的大道理。听完之后,我也耐性的把我不同的观点一一说给他听。虽然他最后没有完全接受我的观点,但他表示理解,确实在很多事情上都需要一段过程才能完成。记得在谈话中我还对他说了一句很重的话,大致意思是: “我担心你今后会成为一个专业白痴,考虑问题总是从你个人的专业角度去看,而忽视许多其他相关要素。”尽管我们之间经常会有类似言辞上的争议,却不会因此感觉被歧视。这位同学现在在美因茨攻读国际经济法。我们也一直有联系。
    每次和德国人发生争执或者受到不友善待遇都把它当做是一种歧视来对待是非常可笑也是非常无知的。歧视这个词在德国特别敏感,最好不要常常挂在嘴边,因为它是有法律责任的。我在德国生活了19年,有过无数次各种各样和德国人争辩的经历,在中学的时候也被同学嘲笑过讽刺过,心里虽不好受,但也没有那种被歧视的感觉。我总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对我客客气气的吧?再说,先犯错的有可能还是我自己。没办法,德语不好,也没能力和他们辩论,只能先忍了。当我上高中的时候,由于我的德语水平逐渐提高,也积累了一些知识,慢慢的学会了如何和他们争论,上大学期间更是如此。
    虽然在德国人里也有不讲理,对任何外国人都有敌意的,这类人当然另当别论。我倒是对那些认为每次都是自己被德国人歧视的同胞非常反感。他们总喜欢去扮演一个受害者的角色,把责任都推给德国人身上。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反省过,是不是有时候自己犯错在先。自己为什么不做的更自信一点?我认识很多学汉语的德国人,因此他们也对中国历史和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会利用课外时间去学习。有一次,他们其中一人还和我讲庄子梦蝴蝶的故事,让我感到非常意外。试问,有哪个到德国留学(导游除外)的中国学生在课外时间主动研究过德国历史?反正我一个都不认识。难道这一点我们不用向德国人学习吗?很多留学生同胞可能反问,我们平常还要上课上班,哪像德国人有那么多的空余时间? 这又是一个误解。据数据统计,60%以上的德国大学生课外都做一份兼职工。德国人喜欢通过知识或数据来辩论和交谈,而我们经常用直觉来代替知识和数据。出发点不一样,怎么可能没有误解?至于为什么那么多在德国的中国人常常认为自己被德国人歧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主观因素造成的,而不在德国人那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5 08:53 , Processed in 0.025170 second(s), 21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