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聊] 中印竞合背景下的渝新欧铁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14:06: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潇洒一生 于 2014-9-23 04:19 编辑

了解更多内容,请搜索腾讯微博“医改看山东”
{ t.qq.com/xiaosayish3570 }


中印竞合背景下的渝新欧铁路
核心提示:CPC中央必须率先完成中国和北欧五国陆上贸易通道百分百替代海上贸易通道的目标和迅速实现渝新欧铁路饱和运行。
渝新欧可以化解印度经济崛起的潜在挑战。
中俄印三角会让中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一路一带要小心海权陷阱。
中国远洋运输企业在美国上市是一种分享和妥协机制。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
写给习壹号
写给赵乐际
渝新欧铁路和争夺欧盟市场
亚欧大陆的未来是中俄欧不是中俄印
优先发展空军,有限发展海军,坚定发展陆军
中国和美国存在海洋妥协的利益基础

在习壹号回国后发表本文是为了进一步消除社会杂音,凝聚全党共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率先完成中国和北欧五国陆上贸易通道百分百替代海上贸易通道的目标和迅速实现渝新欧铁路饱和运行
暂未发表的《谁是中国的基辛格》把世界市场划分为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把国际市场划分为周边市场、大国市场和全球市场。印度是全球市场的一部分,印度是潜在大国,不是现实大国
仍在酝酿的《习的全球外交之南亚》会勾勒出处理未来30年中国和印度关系的基本脉络,并强调技术进步是克服地缘政治挑战的决定性因素。“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中国不会像美国遏制中国一样遏制印度。中国希望印度经济的崛起不是依靠挤压中国的国际市场(例如中东、非洲和欧洲)份额,而是依靠中国市场开放。如果中国无法化解印度经济崛起产生的替代性竞争,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从印度市场开放中获得补偿
本文的重点不是谈印度市场,更不是谈如何遏制印度,而是换一个视角,再次强调彻底打通渝新欧的重要性。

写给习壹号
已经发表的《开辟三条贸易通道—四常委的任务分解究竟哪里有问题?文章发表后,不仅腾讯微博被封,许多原创文章也不能在多维博客发了
《开辟三条贸易通道—四常委的任务分解》提出,渝新欧运输成本能够与印度孟买——荷兰鹿特丹海上贸易运输成本竞争时,中欧陆上贸易通道要替代50%的中欧海上贸易额,其中渝新欧占50%。本文是对这一目标进行解读。

写给赵乐际
失去薄XL这样既目光远大,又脚踏实地的领导人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大损失。
2011年3月19日,“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的“毕业测试”来了。
42个月过去了,为了尽可能降低失去薄的损失,中组部可以利用渝新欧提出人才选拔的三个层次
认识到渝新欧可以破解美日同盟的挑战是百里挑一,
认识到渝新欧可以缩小沿海和内地差距是千里挑一,
认识到渝新欧可以化解印度的潜在挑战是万里挑一。


渝新欧铁路和争夺欧盟市场
印度成功复制中国经验会让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在中东、非洲和欧盟市场遇到强有力的挑战,中国必须未雨绸缪。
中国和欧盟海上贸易通道运输成本永远不可能低于印度和欧盟海上贸易通道。技术进步可以让中欧陆上贸易通道运输成本低于印欧盟海上贸易通道。向新疆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有利于巩固中国产品在欧盟的市场优势


亚欧大陆的未来是中俄欧不是中俄印
中俄印三角是停留在冷战时期的概念,完全脱离现实。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中方欢迎并支持印度、巴基斯坦尽早成为上合组织新的正式成员 2014年09月18日 新华网》是个错误
印度地理位置比中国优越,为什么中国比印度成功?
张文木是凤毛麟角的学者,《印度的国家发展及其潜力评估》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印度落后于中国的理由。
但是,张文木忽略了影响印度崛起的外部因素
冷战时期,苏联重视印度超过中国的原因是印度靠近中东石油,利用印度威慑美欧的价值高于中苏结盟。
中国经济崛起确实得益于日美欧的市场开放,靠近中东反而成为印度的劣势
《印媒:中国为何领先印度并继续保持领先 2013年12月19日 环球时报》? 俄亥俄州立大学战略学教授杰伊·安南德给出两种有趣的战略因素:跨国公司在中印的策略完全不同。他们将印度视为产品的庞大市场,中国则是为世界其他地方供应产品的制造基地。这解释了流入两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因何存在巨大差别。
过去,欧盟和美国严重依赖中东石油,中国不依赖。
现在,欧盟和中国严重依赖中东石油,美国不依赖。
依赖中东石油让中国面临类似于欧盟和美国在冷战时期的选择,中俄印三角会让中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欧盟和日本是美国的现实竞争对手,中国和印度是美国潜在的竞争对手。为了打击竞争对手,随着美国降低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美国会本能地把中东地区的混乱从可控引向失控。日本和印度的实力不够,中国和欧盟联手才能让美国不敢轻举妄动
美国和俄罗斯是天生的对手,因为俄罗斯控制着中国和欧盟陆上贸易通道,并且是能源出口国。乌克兰危机的真相是美国要切断中国和欧盟的陆上贸易通道
理解了这些问题才会明白,已经发表的《我心目中的十八大》为什么说俄国与印度的关系会发生历史性变化。印度欧盟贸易替代中国欧盟贸易不会让俄罗斯获得任何好处。印度欧盟贸易对中国构成挑战,但是中国可以从中印贸易获得补偿,俄罗斯从印度经济增长获得的好处却极为有限。俄罗斯与印度结盟威慑欧美能源供应将彻底成为历史回忆。


美媒:中国缓在慢且散乱的打造一世界新秩序 2014-09-22 环球时报
(点评:上合应当是针对中亚市场的地区组织,不应该变成全球组织。仍在酝酿的《习的全球外交之南亚》会谈到这个问题。
运输成本上涨导致美公司生产回流 30.06.2008
(点评:美公司生产回流表明美国不希望印度成为第二个中国 。)
西式政体、民族理论与政策恶化民族宗教冲突的印度案例(点评:梅新育是个奇人,如何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应该严肃考虑了。)

优先发展空军,有限发展海军,坚定发展陆军
一路一带要小心海权陷阱。发展海军的目标是近海防卫(收复台湾岛)和具备在大西洋对美英发动第二次核打击的力量(中国的真正敌人不是美英政府,而是绑架了美英政府的华尔街和伦敦城的金融势力)。近代以来,海洋主导着国际经济,谁主导海洋,谁就主导世界经济。如果最大公约数看到过去,看不到未来,怎么办
今日的中国和昔日的德国一样属于陆海复合型国家,在发展大海军时也会面临陆海复合型国家的固有困境。所幸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GOV成功地解决了西部和北部陆地边境的安全问题,为进军海洋创造了关键的先决条件。然而陆上安全形势绝非一成不变,在历史上,“边缘地带”国家曾不止一次遭遇“心脏地带”陆上强国与外围海洋大国的联合绞杀,这一点在“边缘地带”崛起为一个新兴权力中心时尤其常见。我们不应忘记,两次世界大战在地理意义上都是作为“心脏地带”国家的俄国与海洋国家联合对抗“边缘地带”陆海复合型强国的斗争,而国际政治学者克里斯托弗·莱恩也早已提出告诫:“一个国家是否要争取强国地位必须由它自己来决定,但这种努力是否成功则取决于其他国家做什么反应。”(节选自《一战海权启示录:陆海复合型国家的海权“陷阱” 2014年07月27日 凤凰军事 刘怡》)
中国的地缘环境类似于法国和德国,都是海陆两栖型国家。
法国和德国挑战英国和俄国的结果是两头空。俄罗斯打败日本不是在海洋,而是在陆地。
如果把世界理解为放大版的欧洲,中国必须避免重蹈两头空的覆辙。
相似的历史和地理教训让位于亚欧大陆两端的中国和欧盟本能地相互吸引,共同寻找摆脱两头空的办法。
假设中国能够把美国赶出近海,中国能够阻止美国在远海实施离岸控制吗?
假设中国能够打破美日同盟在太平洋的挑战,中国能够打破印度在印度洋挑战中国吗?
假设印度在印度洋挑战中国,中国在陆上报复印度才是优势策略。中国拥有强大的陆军可以让印度陷入海陆顾此失彼的困境。
毛主席说了,不能五个手指头按五个鸡蛋,要一只手抓紧一个鸡蛋。同时建立强大的海军和陆军会让中国顾此失彼。
所以,面对美日同盟的现实挑战和印度的潜在挑战,中国的最优策略是开辟新的贸易通道。如果美日在太平洋挑战中国,中国就要与欧盟和俄罗斯联手把美国赶出亚欧大陆。
一直以来,俄罗斯和印度结盟的逻辑是威慑欧盟的能源供应—中东。
依赖中东石油的中国和印度结盟对抗美国或者欧盟能够让中国获得什么实质利益?
依赖中东石油的欧盟和不再依赖中东石油的美国结盟对抗俄罗斯能够让欧盟获得什么利益?
所以,俄罗斯成为中国和欧盟可靠的能源供应和贸易通道才能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和力量平衡
所谓“离岸控制”,是指利用地缘政治学上的优势,对中国实施包括远距离封锁在内的经济消耗战。具体说来,就是封锁从西南诸岛到菲律宾列岛以西海域,使得大型油轮和集装箱货船无法进入面向东海和南海的中国港口,迫使中国结束战争。
日媒:美对华“离岸控制”构想惹关注 2014年03月03日 新华网
印度和日本可以协助美国切断中国在南面和东面的贸易路线。中国的另一个邻国俄罗斯将是成功封锁的关键。
美媒:打赢与中国的战争 应关注海上封锁 2013-11-04 环球时报
1876年(清光绪二年)至1878年,左宗棠督率清军歼灭和驱逐阿古柏侵略军,收复新疆失地的战争。
镇南关大捷,又称镇南关之役,是发生在1883年—1885年中国和法国之间中法战争期间的战役。
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宣战,甲午战争全面爆发。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
(点评:美国对中国实施离岸控制的最大价值在于切断中国和欧盟的海上贸易通道。清朝末年的三场战争提示我们,中国破解“离岸控制”的优势策略不是发展深海海军挑战美国的海上霸权,而是联合俄罗斯和欧盟把美国赶出亚欧大陆市场

中国和美国存在海洋妥协的利益基础
中国远洋运输企业在美国上市是一种分享和妥协机制。

即使中国的GDP超过美国,中国仍然会像法国和德国无法击败英国的海洋霸权那样难以挑战美国的海洋霸权。
即使中国的GDP超过美国,中国的人均收入仍然很低。欧盟、日本和美国高质量高价格的产品和服务只有在中国变成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
所以,欧盟、日本和美国之间的竞争成份大于合作,中国与任何一方的合作成份大于竞争
所以,中国出口既有中国利益,也有美国利益,中国和美国需要共同维护航海自由。
所以,遏制中国是屠龙术,欧盟会成为赢家,美国和追随美国的日本会成为输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14 22:47 , Processed in 0.017079 second(s), 20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