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中文网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日前刊载了专栏作家杨致和(Jeff Yang)《亚裔父母你们的孩子不是机器人》一文,作者在文中向亚裔父母疾呼,孩子不是机器,与其将孩子培养成考试天才,不如多鼓励他们追寻自己的梦想。以下为全文翻译。 在美国的亚裔孩子,正在为进入顶尖大学而挤破头。而现在,已有专门的老师指导他们如何“减少亚州化”。用另一句话说,这些老师指导年轻的亚裔美国人如何摆脱亚裔刻板印象。
对于亚裔学生,人们的观念一向是:数学理科很好,但表达能力不行;勤奋却缺乏主见;负责但缺乏创造力。就如“机器人”一样,只能复制和克隆。
上周,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卡莉·菲奥莉娜(Carly Fiorina)发表辱华言论,称中国人很擅长考试,但没有想象力、创业精神或创新意识。
然而,尽管亚裔可以公开表示“我们不是无聊的学术机器”,但这样的印象很难被大部分美国人丢弃。比如说:60多个亚裔团体在几周前向教育部投诉哈佛大学的“整体评估”制度,该制度涉嫌歧视亚裔申请人,要求联邦介入调查。
“整体评估”是高校分析学生的一种手段,审核元素除了学业成绩外,还将兴趣爱好、文化、种族、民族的多样性包括在内。即使投诉哈佛大学的亚裔组织也承认,他们支持不能将学术和考试结果当做竞争的唯一指标的观点。
事实上,与许多亚洲国家(中国、韩国、日本等)不同的是,美国大学并不适用将单一的国家考试结果作为申请大学的唯一指标,这样的做法有充分的理由。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没有时间或精力去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兴趣爱好对一个人丰富自己、扩大视野有很大的帮助,这能让你成为更有趣的人。
亚裔父母当然会为孩子的利益考虑。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的教育观念被考试和数值所框住。在他们看来,激情、创意和想象力似乎在大学申请中不那么重要。然而,这些“怪癖”却常能抓住招生人员的眼睛,当面对海量的申请者,你的SAT成绩是2400分还是2228分都不那么重要。而能够幸运获得哈佛录取的人却是那些有独特和引人注目的故事的人。
如今,越来越多的顶级教育咨询公司,如Ivy Coach、ThinkTank都在帮助孩子们变得看起来不仅聪明,更要特别,尤其强调他们应有更宽广、独特的兴趣和追求。而咨询的成本呢?或许高达每年十几万美元。
这里有一个想法供参考:为何不节省将孩子培养成考试天才的精力和钱,多多鼓励你的孩子追寻自己的梦想呢?
据 美国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