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文共赏] 海归还是海不归?海外华人永远的心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17 17:4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怡然

说句心里话,当年我踏上飞往美利坚的波音747的那一刻,从未曾想到将来有一天,我会坐在远离故乡的美国,谈论“海归”还是“海不归”这样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客观地说,那时的我,既没有终于脱离苦海飞奔自由王国的欢欣,也没有踌躇不前一步三回头对故土的留恋。我心里一片茫然,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要去美国干什么。


是啊,放弃了国内稳定的工作和还算不错的收入,只身一人拎着两只大旅行箱,我怀揣着一颗准备去远方流浪的心,惶惑不安中夹杂着些许期盼,那是对前途渺茫的惶惑与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的期盼。我在心底里千百遍地问自己,“我去美国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证明自己也能做成这件事吗?还是为了给自己经年的努力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抑或仅仅是为了赢得周围人艳羡的目光?连我自己都不能确切地知道自己的心思。


我知道,每个人出国都有着自己非常个人化的目的,有些人是为了拿个博士学位,从而使自己在本学科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一些;有些人是为了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也有些人就是希望通过出国移居海外,过上和西洋人一样的令国人羡慕不已的幸福生活----富裕而自由,头上还有一片湛蓝的天。不管抱着怎样的目的,有一点是共同的,每个人出国都是为了谋求更令人满意的好生活。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流,这实乃人之常情。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我们自己选择了离开故国,没谁强逼着你非走不可;同样也是我们自己选择了留在海外,没谁刻意拦住你回归故里的脚步(除非因政治上的无奈)。那么,何来海归还是海不归的烦恼呢?这似乎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问题。


从我个人在美国生活的经历,从我看到的周围人包括国内和海外华人的现实人生,我对于海归海不归有了一些切身的体会,这里只是想把我的心路历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文中讲述的故事都是普通人的故事,但它们都是真实的故事,真实的平常人的故事。


(一)都是出国惹的祸


江月是我以前一起工作的同事,她一直折腾着出国,九一年终于拿到了美国一所大学的全奖,如愿以偿地赴美留学去了。可去了没两年,回国探亲又来单位看望我们这些仍然没动窝的同仁们,她看上去十分沮丧,一问才知道,是老公迟迟不愿意去美国,因为担心到了美国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会摸不着北。后来江月还是和他离了,孑孓一人领着才几岁的女儿,回到美国继续读她的博士。一个好端端的家就这样散了,我同办公室的老太太不无感慨地说,“唉,看看,都是出国惹得祸。”


想想也是,出国使多少原本平静的家庭,硝烟四起,争吵不休。许多夫妻因为志不同道不合,最后只好分道扬镳,为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出国过上那尚未可知的更美满的日子吗?今天我们可以毫不气短地发出这样的疑问,可是退回到二十年前,谁会问这样的问题。那时出国一方占有绝对的优势,好象另一方根本就不存在任何话语权,真的是西方绝对地压倒东方。


琳达是我来美国后交往较深的第一位中国女人,那时她带着一个刚满十岁的女儿。大学毕业后琳达被分配到某省外贸厅工作,也是因为工作的关系,使她有机会接触到了许多外国人和外面的世界,于是她动心出国了。一切都办得极其顺利,她很快如愿以偿地来到了美国。可是接下来的问题却让她头痛不已,她丈夫并不想过来,他的理由很简单,在国内他已经有了事业发展的资本,无需再去奋斗什么了,可是到了国外,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他不愿意做那种没有意义的事情。经过几年的拉锯式持久战,最后他们还是分手了,女儿跟着琳达。


为了在美国生存,琳达什么都做过,在中餐馆打工,到超市卖东西,为的就是混口饭吃。她改行读了会计专业的硕士,找到了一份薪水并不高的工作。买不起房子,只好租人家的房子住。想多挣几个钱,她业余时间干起了房地产经纪人。很多人干那行赚了大钱,可琳达却什么也没赚到,因为她性格太内向,不会忽悠。有一次琳达跟我谈起了出国的感受,她说,她以前外贸厅的同事们如今混得都不一般,车房子哪样都不缺,还个个有了喊起来响亮的官职。想想自己在这里混出了什么名堂呢,就是赚了个能住在冬暖夏凉的空调房子里,还不是自己的。听了她的一席话,我从心底里为她难过。为了出国,她不但失去了完整的家,而且也无法在自己所学的专业上发挥特长,唉,这一切不都是出国惹得祸吗?


如果说江月和琳达婚姻的最终破裂,是因为她们自己执意要呆在美国,致使其个人生活遭遇了诸多不幸,(但离开她们的先生们却未必感到不幸,或许还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快感呢);那么徐非所陷入的心理困境,却恰恰是因为深爱她的丈夫,妇唱夫随地跟她出国来到了美国。


出国前,徐非的先生已经是某大型国企的中层干部,但徐非身为高知的父母特别期望女儿能够留洋,她遵从了父母之命,刚一拿到硕士就申请赴美攻读博士,这无疑给她的先生出了一道难题。经过反复思量,也许是源于爱情的伟大力量,最后她先生还是放弃了国内的位置,跟随徐非来美国一起打天下了。象所有陪读丈夫一样,他经过了打工攒学费,申请学校读了MBA,找到了一份银行职员的工作。后来又几经跳槽,但无非是使薪水长了一丁点儿而已,他试图做管理阶层的梦想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回想当年他已经身为国企的中层领导,能够经常参与公司的许多决策,而如今在美国,连这样一个小小的芝麻官都成了“黄粱美梦”。而他那些当年的中国同仁们,因为公司的上市,不仅身价陡增,而且都成了业界的领军式人物,每每想到这些,他的心理落差就可想而知了。丈夫内心的苦恼又怎么能不影响妻子徐非的心境?他们活得一直很纠结,然而出于现实的考虑,俩人都觉得海归于他们是天方夜谭。徐非的先生经常半开玩笑地说,“唉,等到六十退休就好了,那时大家就都一样了,他们(指国内的同事)也就没什么好牛的了。”听他这么讲,怎不令人感到人生有多少无奈啊?


应该承认,开放国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增加了一道人生的选项,也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这道选项可能会给某些人插上翅膀,使他们的梦想成真。可是另一方面,出国并非适合于任何人,这不但取决于每个人自身的素质和追求,更取决于人们当时所处的境况和氛围。然而,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出国潮好似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把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分青红皂白地席卷于其中。出国潮的确改变了我们许多人的命运和生活轨迹,也改变了许多家庭的命运和运行轨迹,有幸运的也有不幸的。


所以今天来看,我们可以算得上是当时的弄潮儿,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


(二)两类海归,两种命运


其实在还没有“海归”这个名词之前,我就已经见识过海归了。以前写过“一个海归老姐的真实故事”,讲的是九十年代初海归的故事。应该说,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期归国的学人与今天的海归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那时的海归很多是公派出国人员,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得不在完成学业或研究项目之后回国,海归是他们别无选择的选择。而今天的海归,大多数是在仔细权衡了得失利弊之后,主动做出的选择。


正如不是人人都适合出国一样,也不是人人都能够当个出色的海归。下面就是我认识的两个海归的真实经历,也许你会领略到什么才叫殊途不同归。


先生是自费公派到欧洲某国学习的,说是公派意味着单位仍然给他保留着职位。经过两三年的努力,他拿到了一个学位。他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回到原单位。也许你会说,象他这类人多了去了,没什么稀罕的。但其实不然,因为当时单位公派出国的不少,但真正学成归来的寥寥无几。人们总是寻找各种借口,转弯抹角地就留在了国外。所以,余先生按时归来,在单位里还是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他因此也骄傲起来,觉得自己快成个人物了,并想以此为条件,和单位要挟点什么。


可哪知道条件还没提到一半,人事处长就火了。他大声嚷嚷着,“我说你不就是出国泡了几年洋墨水吗,别把自己看太高了,有本事就跟外边呆着,还回来干嘛。”


人事处长的话象点穴一样,切中要害。余先生从此不再提任何要求,而是乖乖地夹起尾巴做人了。在单位领导同事面前,他从来不再提起曾经出国那码事,恨不能人家把他出国的经历忘掉才好。他深知,和大家保持一致很重要,人不能太出格,低调是明哲保身之本。


这样隐忍着混了两年,机会终于给他等到了。由于政策放宽了,余先生成了第一批自己独立出去办公司的领头羊。单位领导一点都没难为他,还为他办公司大开绿灯,因为觉得他回国这两年并未得到重视,很有些过意不去的味道。中国人讲的就是个平衡,事实平衡和心理平衡。


凭着有海外的经验,拉国外的客户没多少障碍,余先生的小公司越办越火。2007年我见到他时,他已经干得相当不错了。坐在自己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谈起海归的经验,余先生淡淡地一笑,“嗨,啥经验,回国了不能太张狂,能忍则忍,小不忍岂不乱了大谋。看不惯的事多了,你能管得了那么多吗?睁一眼闭一眼吧。”


看来余先生成功的经验就是一个“忍”,还有不能较真,说好听点那叫入世,说难听点就叫同流合污。这看似容易,真要做起来可就难了。


认识李明很多年了,他1993年赴德留学去攻读博士学位。听人说德国的博士相当难拿,可这难不倒书生气十足的李明,他用了五年时间攻克下了这个堡垒。之后就接二连三地做起了博士后,这样逛荡了四五年,李明觉得还是回国是正道。经过与原来工作过的大学反复磋商,人家终于答应他回去的条件,给他教授的职称,还分配了一套住房,但科研经费需要自己去争取。


李明高兴地携一家回到了母校,但归去后的处境并不令他满意。时至今日,在海归了七八年之后,他仍然没有被评上博士生导师。因为总是申请不到大项目基金,他的科研搞得也是不痛不痒。李明感觉自己最大的毛病是不能融入人家的圈子,大家都说他不光是拿回来一个德国博士,还把自己的脑袋整个换成了德意志意识。这话不知道是在夸奖他还是在讽刺他,总之,同事们对李明是敬而远之,搞得他很没人缘,跟个局外人似的。看看和他同期毕业留校没出国的那帮人,早都是博导了,而且上上下下混得如鱼得水,李明自然有点不痛快。但是他很淡定,不淡定又能如何?总不能去学涂博士吧?


谈到融入,人们总觉得只有海外华人在国外才存在这个问题。李明的经历使人感到,即使身处我们谙熟的中华文化之中,也还是存在着一个融入社会的问题。尤其是当你有了出国留学的经历,海归了,就更要注意自己思想行为上是否有异端化,或者叫不入流的地方。


海归海归,归去的不仅仅是人,如果心不归,就不会有预期的“好”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不是人人都适于海归,更不是人人都会达到所谓的成功。海归也要怀着一颗平常心,把自己当成平常人,不然,你就会有心理落差和失望。那样的海归,莫不如不归。


(三)选择的代价


海归,海不归,说到底是一种选择。其实人生有着许多选择,我们每天都会面临着选择,从区区生活小事,到漫漫人生路上的大事。有句名言解析得好,说如果人能够倒过来活,那么人人都会成为伟人。这似乎是在说着选择对于人生的重要。有些时候,选择的痛苦就在于面前摆着太多的选择,使人无所适从。但更多的时候,眼前似乎别无他途,选择也就成了别无选择了。


想起八十年代出国的那些人,当时面对的是一个多么贫穷落后目不忍睹的生活境况。那时很多出国的人,有一种逃脱的快感。对于多数人来说,那时出国这条路就是别无选择的最佳人生路。它不仅令人人羡慕,也给父母以及亲朋好友脸上增光。


记得九一年同事小韩拿到了美国某校的I-20,一向少言寡语的他,那天特别兴奋,大家围着他,好听话说了一箩筐。突然有一位问他,“你去美国想干嘛呢?”


小韩不假思索地回答:“挣钱去呗!”。我再也没见过小韩,不知道他是不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有没有挣到大钱。如果他知道当年留在国内的同事,很多今天已经发达了挣了大钱,他会怎么想呢?


我的内弟原本是个很平常的人,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一家国营大厂。九十年代工厂不景气,分配来的许多研究生跳槽的跳槽,下海的下海,就他一个人,坚守在那没动。可如今他已经荣升为这家大厂的厂长,按国人的说法,他成了能够呼风唤雨式的人物。他活得很爽,用他自己的话说,“你们是在选择生活,我选择在生活中等待。”其实,等待又何尝不是一种选择呢?要能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暂时的不如意。不折腾,以静制动。


时常听人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好象在说当年选择出国是个错误,其实那种选择的正确与否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重要。很明显的是,在选择这个问题上人们往往会陷入一种思维的误区,我们不能站在今天的角度去审视判断昨天的决定。没错,选择总是有标准的,而且这标准也会与时俱进,昨天判断为正确的选择,明天看来也许是个错误。但是,当我们面对过去的决定时,需要回顾检讨的不是决定本身,而是决定的过程。只要当时我们认真地分析了世态,把握住了自己,做出了当时看来是最佳的选择,那就不要为此选择而后悔。因为世界是在不断地改变的,有着太多不可预见的因素,更无法作对比实验。谁也不能先知先觉,正所谓人生没有回头路。


能够选择是做人的一种快乐,选择满足了人主宰自己命运的欲望。当然进行选择又是做人的一种痛苦,因为很多时候选择是要冒着风险,甚至是要付出代价的,毕竟人必须承受自己选择所带来的后果。当年在是出国还是留守这两者之间,我们毫不踌躇地做出了抉择;那么今天在是海归还是海不归这两者之间,我们同样是要有所取舍,鱼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


(四)海不归的困惑,一切烦恼皆因一个“比”


说实话,关于“海归,海不归”的问题,讨论的余地实际上是很小的。很多人早就心里有谱,勿需多言了。我深知中国人的务实精神,那些有实力海归,或者说还有精力折腾一把,搞个二次革命的人,早就打点行装踏上了回归的路。而对于很多上了年纪在国外漂泊多年的人来说,海归是不大可能的了。既然无法归,那就踏踏实实地做海不归吧,可是海外华人要想活得心里踏实也不容易。很多人既不得不时刻关注着眼前的生活与生计,这是立足这本;又不停地观望着曾经留下过足迹的那片土地,那是曾经的生命之源。


比较也就这样产生了,与国内的人比,与自己的同龄人比;与同学比,与以前的同事比;比收入,比财产,比社会地位,比子女教育,比这比那,可比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一切的烦恼皆因这个“比”。


我并非一味地反对比较,良性的比较可以催人上进,令人奋发;但是消极的比较只会使人丧气,令人消沉。想想这的确是件令人尴尬的事情,当初我们出国是希望尽快过上富裕的日子,现如今很多国人不必出国,照样也能过上相当不错的生活;你以为你在海外持有外汇比别人多几个银子,可人家那边房价飞涨,一夜之间也都成了百万富翁甚至是千万富翁。可见我们出国时的原动力的基础正在逐渐地消失,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带给中国的越来越多的机会,单就物质生活水平而言,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小。怎么样去面对这样的现实,以及采取什么样的心态,的确是“海不归”的海外华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纵横交错的社会关系网中,人们正是在互相比较中不断地寻求进步和发展的,因此但凡是个正常人,就不可能淡定到闭上眼睛闭锁心灵,不去想不去看别人是如何生活的,更何况我们所关注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故乡亲人。比较本身并没有错,比较也不意味着不淡定,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来比较,来看待双方彼此生活境况的改变。


看到自己的家乡变得越来越美了,看到自己的亲人日子越过越红火了,看到昔日的朋友同事事业越做越蓬勃了,我们应该从心底里为他们感到高兴,为他们感到骄傲。这不正是当年我们梦寐以求的吗?而今它正在一天天变成现实,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由衷地高兴呢?


换个角度想想,世界上可以追求的物欲永无止境,一个人如果总是在比较和计较物质利益的得失,那么他的心灵就永无安宁之日。出国到底使我们得到了什么?我想,除了美国梦那“四子”,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东西。走出国门,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看到了各个领域的最前沿;走出国门,敞开了我们的心扉,使我们的意识不再狭隘,使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包容;走出国门,让我们接触到了各色各样的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生;走出国门,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有谁能说这一切不是我们人生最宝贵的收获呢?


也许你会说,但我们错过了中国迅猛发展的黄金时代,这话也只说对了一半。如果不出国,你同样会错过另一番风景,你就不可能了解到,世界上的人原来也可以有这样的活法。人生啊,永远只能是单行线。我觉得人的生命之旅,重要的是体验和欣赏它的过程,至于结果,那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吧。


(五)海归海不归,海外华人永远的心结


谈论海归海不归,如果仅仅停留在物质金钱利益的层面上,那就未免显得狭隘了。海归还是海不归本身,还蕴含着更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人的心灵的归属感。


来美国之后,也结识了不少来自其他国家的新移民。感觉到他们虽然不象中国人这样有着如此强烈的故国情结,但是多多少少都有一种源自内心的孤独感。人无论身处何方,孤独感总会如影随形,人的本性注定了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但是海外华人的孤独感却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我经常想,是什么会使身居海外的华人常常感到孤独呢?人,就其自然属性而言,生来本无区别。可是由于成长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面,又给每个人穿戴上了国家民族的外衣,使我们都拥有了另一个身份。到了异国他乡,我们总是怀揣着一种希望,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那个社会的一份子,而不再是外人,这就是大家常讲的融入。想融入正说明了内心世界的孤独,因为自己的文化不是这个社会的主体文化,因为自己的许多文化特质无法被这里的多数人所认同。


与这种内心深处的孤独感相伴的就是心灵的无归属感。如果身处同祖同宗的文化氛围之中,也许我们也会有孤独感,但绝不会没有归属感,这便是区别所在。


我以前曾写过一篇文章,谈“海外华人的孤独感与文化混血”,其中谈到了文化的融合。说到文化,这个概念太大了,它保罗万象。语言属于文化,习俗也叫文化,价值观念和信仰更得算文化。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文化是因社会需要而形成的。其中难免有思维上的矛盾争执,更难免会有种种陌生,芥蒂,适应,从而达到集体的认同。我们每个人身上所具有的文化特征都是社会生活在我们身上长期刻下的烙印。来到另一个国度,我们已不是一张白纸,无法从头再来。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是做文化边缘人,还是做文化混血?


文化混血这是在多种族的移民国家(比如美国)中一种普遍的现象。其实,多种文化的混合交融这一现象,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因为人类的各地域各种族文化一直都处于一种流动态势,并且依附在时代的变更因素之中。


文化混血是一种新的身份,混血不等于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根基。恰恰相反,只有保持了自己民族文化中那些值得保留的有价值的东西,才能在与别种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产生出充满活力的变种。所以文化交融的关键是要懂得,什么才是自己文化中的精华,什么是自己文化中的糟粕。


们在谈融入另一种文化时,实际上也是在选择性地进行着自我扬弃。追求与他人的另一种文化相同的部分,或者说希望与他人的另一种文化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谐的同时,我们内心深处又有着无法掩饰甚至类似于抗拒这种文化混血的情感。也正是这种拒绝的心态,使我们保持着与他人的不同,而成为我们自己。


对于第一代新移民来说,我们始终都无法忘记和改变自己的民族特质,我们注定了只能做文化混血。从人的心理层面来讨论海归还是海不归,那么身体上的归与不归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因为,我们的心早已被烙上了中华印,无论你走到哪里,那份中华情都无法割舍。所以不管是海归还是海不归,它总会牵动着海外华人的心弦,因为它实在是海外华人一个永远的心结。


(六)天涯何处不是家


问海归,海不归,到底归到哪里去?自然是回归至家。家,这是一个多么亲切而熟悉的字眼啊!如果有人问我,在人生的岁月之河当中,最令你眷恋不舍的是什么?我一定会告诉他,是家!


有人说,家是让我们憩息的避风港,当我们扬帆远航身心疲惫的时候,当我们历经颠簸动荡渴望风平浪静的时候,家,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那样一个地方,她给我们温暖,给我们感动,她使我们放松心情,使我们安然入梦。


对大多数人来说,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她就是一个温暖的小窝,是一个不需要太大的地方。那里有牵挂着我们的人和值得我们牵挂的人。家,就是无论你走遍天涯海角,那个令你梦绕魂牵放心不下的温暖的岸。


对于海外华人来说,我们的家到底在哪呢?当年历尽千辛万苦,我们把自己的小家挪到了北美,挪到了欧洲,挪到了澳洲,挪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可是,心底里我们还时常会牵挂着那个远在东方的故国,因为那里有我们熟悉的一草一木,青山绿水;那里有我们的兄弟姐妹,父老乡亲;那里是孕育了我们生命的地方;那里是滋养我们从无知少年一天天长大的地方。怀乡恋旧是每个远离故乡的人必经的心路历程,故乡情结是每个游子都忘不了的千千结。人对于故乡的思念和爱恋,犹如那山涧跳跃的溪水,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不知不觉地深深潜入了心底。那个令我梦牵魂绕“家”已经流入了我生命的脉搏里,无论走到哪里,这个“家”都会永远伴随着我,因为她就在我的心里。


有了心灵的家园,走遍天涯海角,都不会再感到孤独。家在哪儿并不重要,只要心中有个家,那么天涯何处不是家呢?海归还是海不归,又有何分别呢?


注:文中名字均为化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1-22 08:07 , Processed in 0.020493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