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支付怀胎20个月了仍然难产、虚拟信用卡被监管叫停....。。屡屡受挫之后,蚂蚁金服不得不将信用支付产品雪藏,转而推出消费信贷产品“花呗”。
继年初京东金融强势推出“京东白条”之后,阿里巴巴也向互联网消费信贷频频发力。阿里旗下蚂蚁微贷(前身为“阿里小贷”)在推出“天猫购”不到半年时间里,近日又推出了第二款消费信贷产品——“花呗”——名字来自于“想花就花呗”的最后两字。
蚂蚁微贷官方称,“花呗”为消费者提供的是一种赊购服务,该服务支持符合授信要求的用户在淘宝、天猫上购买部分商品时,直接挂钩余额宝,确认收货后次月10日前还款,最长免息还款期限为42天。
“花呗”目前给出的消费额度上限为3万元,还款之后,消费额度会恢复。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受到邀请的第一批“花呗”用户的额度不尽相同。对此,支付宝方面表示,“花呗”消费额度是根据支付宝用户的网购综合情况,由系统自动判定的。“花呗”可关联账户余额、借记卡、余额宝自动还款,如果逾期不还每天将收取万分之五的逾期费。
“花呗”上线,令很多用户将其看做是信用支付。不过靠近蚂蚁金服的人士对此表示,该业务与信用支付完全独立。界面新闻记者获悉,相较于信用支付和虚拟信用卡,“花呗”在产品结构上相对简单,有阿里系蚂蚁金服旗下的蚂蚁微贷提供资金支持,但支付宝需要与银行合作,牵涉监管面较多。
作为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花呗”与“京东白条”有不少相似之处。今年2月15日,“京东白条”正式对外公测,主要面向部分有公测资格的京东会员,支持3期-24期分期付款,提供最长30天的免息期。
无论是“花呗”还是“白条”,虽然严格意义上不算信用支付,但与信用支付已经非常相似。信用支付所强调的是信用额度和期限,对购买的商品不受限;而消费信贷的额度只能针对某个具体商品,不能脱离购买的商品本身。
早在2013年3月,阿里巴巴就计划推出挂钩支付宝的首款“信用支付”产品。2014年8月,又有传闻称,阿里计划在消费者使用支付宝付款不用再捆绑信用卡或者储蓄卡,能够直接透支消费,额度最高5000元,贷款资金全部由合作银行提供。但这两个说法至今都未变成现实。
2014年3月,央行紧急下发《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
界面新闻记者获悉,监管层对阿里曾经计划推出的信用支付产品一直颇有顾虑。由于支付宝的体量和影响力较大,监管层担心其中若存在风险隐患可能产生的后果,在监管原则划定上偏保守。
易观国际分析师李烨表示,虚拟信用卡以及信用支付的授信是银行在做,与现在的监管条例的具体规定多有冲突,这类项目的推出必然是一场监管与创新的博弈。而“花呗”这类消费信贷项目,资金来自于蚂蚁金服内部,推出阻力较小。
消费信贷早已得到监管层面的许可和大力扶持。早在2010年,经银监会批准,北银消费、中银消费、锦城消费和捷信消费金融公司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成立。2013年,银监会修订完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新增10个城市参与试点。
随着京东等机构推出“京东白条”等产品,消费信贷正在电商领域快速发展,也尚未触碰监管底线。加之阿里小微金融也通过更名“蚂蚁金融”在内部整合,业务梳理清晰,内、外部条件的成熟后,推出“花呗”也算水到渠成。
易观国际分析师马韬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相对于京东,蚂蚁金服的优势体现在用户量级上。
但“花呗”也不是高枕无忧,马韬对“花呗”提出了一些问题:“怎样去衍生后续的服务,对于那些已经有信用卡的用户,用户为什么要选择使用‘花呗’?信用卡的使用有积分,相比信用卡,‘花呗’是不是还款周期更长?利率更加优惠?会不会赠送‘淘金币’?”他认为,“花呗”应该提供相应的衍生服务来吸引用户。
目前,虽然京东白条、“花呗”、天猫分期购等电商推出的消费信贷产品还局限于线上消费,但随着用户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其应用场景有可能移至线下。届时,银行的信用卡分期付款、消费贷款等业务将可能受到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