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 重庆大学老院士病逝 教授们跪倒一片泪别(组图) 重庆晨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20:4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大学老院士病逝 教授们跪倒一片泪别(组图) 重庆晨报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大教授孙才新因肺癌医治无效,于25日逝世,享年67岁

○大师遗体重回重大校园,昔日学生沿路跪送,“让我们陪你再看一眼重大吧”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机工程学专家,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才新,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1月25日22时18分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逝世,享年67岁。

昨日下午4点,一辆黑色灵车缓缓驶过重庆大学大学城校区、重庆大学沙坪坝校区,最后停在了重大一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前……1小时15分钟,在亲人、同事和学生们的陪伴下,孙才新最后一次“走”遍了重庆大学的每一条道路。

昨日中午,成渝高速交界处,20多人焦急守候在此,人们抹着眼泪、相互搀扶。16时,载着孙才新遗体的灵车缓缓驶入重庆境内,人群中,有人快步迎了上去……他们中,有孙才新的家人,还有重庆大学电气学院的师生。

孙才新去世后,他的夫人说一定要帮他完成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到他生活了40多年的重大校园,回到他的实验室……

跪别大师

这些人是教授更是学生

接车的人们,就是来陪孙才新一起回重庆大学的。10来辆黑色轿车一路随行在灵车左右。

16:15,灵车缓缓驶入重庆大学老校区,从B区后门进入时,眼前的一幕让车上的人们流下热泪:十几名孙才新曾经的学生———现在的重大教授全部面向灵车跪倒在地,埋头抹泪,“恩师,您一路走好!”

一路上,学生们都向孙才新致敬、鞠躬,自发前来送孙才新最后一程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重庆大学沙坪坝校区,随着灵车返回校园的消息传开,一路上,出现的早已不仅仅是学生的身影,重大的教授、教师们也陆续赶到,长长的队伍一直从A区大门口,排到了学校的林荫大道上。

岳父哭喊

“孙才新,你回家了!”

“第6教学楼多停一会,让孙老师在这多呆一会。”带队的人说,第6教学楼是电气学院的教室。灵车队伍在第6教学楼前停了5分钟后,来到了孙才新的第一个家———高电压实验室。

17:08,灵车刚驶到实验室外,许多学生开始抹泪。人群中,有人喊出一声:“孙老师,再看一眼您的实验室吧……”实验室外,学生们跪倒在地大声呼喊着。看到这一幕,孙才新的夫人吴绍琪轻轻对着孙才新的遗体说道:“孙才新,你回到了重庆,回到了重大,回到了你的实验室,回到了你的学生身边,回到了你的家,你就安息吧!”

灵车队伍驶离实验室后,在人群簇拥下,孙才新回到了自己真正的家———位于重庆大学老校区的博导楼。“孙才新,你回家了……”跟着灵车哭喊着的老人叫吴正吉,是孙才新的岳父。17:22,短暂停留后,人们护送着孙才新的遗体,来到了石桥铺殡仪馆。

无限追忆

临终前还担心麻烦他人

20:00,孙才新的灵堂内,100多位学生不肯离去,李老师是其中一位。李老师是孙才新2002年的学生,此后基本上一直陪在孙才新身边。“除了师母,他是陪老师时间最多的。”另一任姓老师介绍。

李老师说,孙才新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抢救、生命垂危时,只说了一句话:“不好意思,麻烦你们了。”现场的医护人员听后也忍不住暗自垂泪。李老师说,孙才新一生都怕给别人增添麻烦。

孙才新去世后,他的学生从各地赶到了重庆,有些在深圳、北京等地出差的也马不停蹄地赶回。

孙才新的遗体抵达石桥铺殡仪馆时,在场人员达到了400多人,车子近50辆。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实验室(高电压实验室)”,这栋在上世纪80年代初建成的小楼,坐落在重庆大学沙坪坝校区的一角,由孙才新一手建立起来。不少重大的老教授们都还记得,1978年,当年才30多岁的孙才新满怀雄心壮志,亲自率队建起了这栋小楼。现在,这里已是国家重点实验室。

昨日,人们在这再也看不到孙才新忙碌的身影,这里搭设起灵堂,两层小楼弥漫着浓浓的哀思,大厅内,学生们不断涌来。

他作为院士

办公室简陋得让人不相信

米彦,孙才新的科研秘书、重庆大学博士,昨晚,他一直默默地站在大师的遗容前,“实验室就像嗷嗷待哺的孩子,老师(孙才新)一手把他带大,如今,孩子长大了,赢得了掌声,而父亲却永远离开了……”跟随孙才新11年的米彦泣不成声。

在米彦的印象中,褪去院士、专家等光环后,孙才新是一位慈祥、无私的长者。“实验室二楼的右手边,就是孙才新的办公室,推门进去,很多人都不相信,这是一名院士的办公室。但他在这里呆的时间,比在家要多。”米彦说,以前有人本想目睹一下院士办公室的大气风采,但参观之后不由得惊叹:“办公室只有一间会客室、一间办公室和一张小床,加起来不到40平方米。”

他作为长辈

婉拒为侄儿托关系找工作

米彦说,多年来,孙才新就是他平生做人待事的典范,而2006年时,自己亲手帮孙才新发出的一条短信,如今仍字字在目,“当年老师还不太会使用手机短信功能,便请我帮他编辑一条短信发出。”

原来,当年孙才新远在异地的一名侄子打来电话,希望能够托伯父帮忙,在重庆安排一份好的工作,但在看完侄子的简历后,孙才新选择了拒绝,“我记得老师当年让我发出的消息,很委婉地拒绝了侄子的要求,并恳切地说明了原因,介绍了那个领域目前所需要的人才,希望他在当地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米彦说,其实凭借老师的威望,帮亲人谋一份好的工作并不难,“但他拒绝了,老师常说,公平与公正,是这个社会最需要的两件宝贝。”

他作为父亲

常笑称在家中儿子是老大

“老师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打篮球,年轻时特别喜欢,后来没办法,时间全部用在实验室了,但心里那点对篮球的小情怀,一直保存着。”米彦说,孙才新生前还很喜欢晒自己的家庭排名,“老师常乐呵呵地说,在家里儿子是老大,夫人排第二,自己则位列老三。”

在与孙才新的接触中,米彦也感受到了家人对于老师的无限支持。60岁时,孙才新到了退休年龄,卸任重庆大学副校长的职务后,他却一头扎进了实验室的学术研究上。2008年查出患有肺癌后,经过了一年治疗的孙才新再度回到实验室,继续工作。米彦说,22日,孙才新进入重症监护室前,他还向人询问学校“院士项目”申请情况。3天后,25日的22:58,孙才新的心脏停止跳动,重大人心中的“拼命三郎”,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息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大教授孙才新因肺癌医治无效,于25日逝世,享年67岁

○大师遗体重回重大校园,昔日学生沿路跪送,“让我们陪你再看一眼重大吧”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机工程学专家,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才新,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1月25日22时18分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逝世,享年67岁。

昨日下午4点,一辆黑色灵车缓缓驶过重庆大学大学城校区、重庆大学沙坪坝校区,最后停在了重大一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前……1小时15分钟,在亲人、同事和学生们的陪伴下,孙才新最后一次“走”遍了重庆大学的每一条道路。

昨日中午,成渝高速交界处,20多人焦急守候在此,人们抹着眼泪、相互搀扶。16时,载着孙才新遗体的灵车缓缓驶入重庆境内,人群中,有人快步迎了上去……他们中,有孙才新的家人,还有重庆大学电气学院的师生。

孙才新去世后,他的夫人说一定要帮他完成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到他生活了40多年的重大校园,回到他的实验室……

跪别大师

这些人是教授更是学生

接车的人们,就是来陪孙才新一起回重庆大学的。10来辆黑色轿车一路随行在灵车左右。

16:15,灵车缓缓驶入重庆大学老校区,从B区后门进入时,眼前的一幕让车上的人们流下热泪:十几名孙才新曾经的学生———现在的重大教授全部面向灵车跪倒在地,埋头抹泪,“恩师,您一路走好!”

一路上,学生们都向孙才新致敬、鞠躬,自发前来送孙才新最后一程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重庆大学沙坪坝校区,随着灵车返回校园的消息传开,一路上,出现的早已不仅仅是学生的身影,重大的教授、教师们也陆续赶到,长长的队伍一直从A区大门口,排到了学校的林荫大道上。

岳父哭喊

“孙才新,你回家了!”

“第6教学楼多停一会,让孙老师在这多呆一会。”带队的人说,第6教学楼是电气学院的教室。灵车队伍在第6教学楼前停了5分钟后,来到了孙才新的第一个家———高电压实验室。

17:08,灵车刚驶到实验室外,许多学生开始抹泪。人群中,有人喊出一声:“孙老师,再看一眼您的实验室吧……”实验室外,学生们跪倒在地大声呼喊着。看到这一幕,孙才新的夫人吴绍琪轻轻对着孙才新的遗体说道:“孙才新,你回到了重庆,回到了重大,回到了你的实验室,回到了你的学生身边,回到了你的家,你就安息吧!”

灵车队伍驶离实验室后,在人群簇拥下,孙才新回到了自己真正的家———位于重庆大学老校区的博导楼。“孙才新,你回家了……”跟着灵车哭喊着的老人叫吴正吉,是孙才新的岳父。17:22,短暂停留后,人们护送着孙才新的遗体,来到了石桥铺殡仪馆。

无限追忆

临终前还担心麻烦他人

20:00,孙才新的灵堂内,100多位学生不肯离去,李老师是其中一位。李老师是孙才新2002年的学生,此后基本上一直陪在孙才新身边。“除了师母,他是陪老师时间最多的。”另一任姓老师介绍。

李老师说,孙才新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抢救、生命垂危时,只说了一句话:“不好意思,麻烦你们了。”现场的医护人员听后也忍不住暗自垂泪。李老师说,孙才新一生都怕给别人增添麻烦。

孙才新去世后,他的学生从各地赶到了重庆,有些在深圳、北京等地出差的也马不停蹄地赶回。

孙才新的遗体抵达石桥铺殡仪馆时,在场人员达到了400多人,车子近50辆。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实验室(高电压实验室)”,这栋在上世纪80年代初建成的小楼,坐落在重庆大学沙坪坝校区的一角,由孙才新一手建立起来。不少重大的老教授们都还记得,1978年,当年才30多岁的孙才新满怀雄心壮志,亲自率队建起了这栋小楼。现在,这里已是国家重点实验室。

昨日,人们在这再也看不到孙才新忙碌的身影,这里搭设起灵堂,两层小楼弥漫着浓浓的哀思,大厅内,学生们不断涌来。

他作为院士

办公室简陋得让人不相信

米彦,孙才新的科研秘书、重庆大学博士,昨晚,他一直默默地站在大师的遗容前,“实验室就像嗷嗷待哺的孩子,老师(孙才新)一手把他带大,如今,孩子长大了,赢得了掌声,而父亲却永远离开了……”跟随孙才新11年的米彦泣不成声。

在米彦的印象中,褪去院士、专家等光环后,孙才新是一位慈祥、无私的长者。“实验室二楼的右手边,就是孙才新的办公室,推门进去,很多人都不相信,这是一名院士的办公室。但他在这里呆的时间,比在家要多。”米彦说,以前有人本想目睹一下院士办公室的大气风采,但参观之后不由得惊叹:“办公室只有一间会客室、一间办公室和一张小床,加起来不到40平方米。”

他作为长辈

婉拒为侄儿托关系找工作

米彦说,多年来,孙才新就是他平生做人待事的典范,而2006年时,自己亲手帮孙才新发出的一条短信,如今仍字字在目,“当年老师还不太会使用手机短信功能,便请我帮他编辑一条短信发出。”

原来,当年孙才新远在异地的一名侄子打来电话,希望能够托伯父帮忙,在重庆安排一份好的工作,但在看完侄子的简历后,孙才新选择了拒绝,“我记得老师当年让我发出的消息,很委婉地拒绝了侄子的要求,并恳切地说明了原因,介绍了那个领域目前所需要的人才,希望他在当地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米彦说,其实凭借老师的威望,帮亲人谋一份好的工作并不难,“但他拒绝了,老师常说,公平与公正,是这个社会最需要的两件宝贝。”

他作为父亲

常笑称在家中儿子是老大

“老师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打篮球,年轻时特别喜欢,后来没办法,时间全部用在实验室了,但心里那点对篮球的小情怀,一直保存着。”米彦说,孙才新生前还很喜欢晒自己的家庭排名,“老师常乐呵呵地说,在家里儿子是老大,夫人排第二,自己则位列老三。”

在与孙才新的接触中,米彦也感受到了家人对于老师的无限支持。60岁时,孙才新到了退休年龄,卸任重庆大学副校长的职务后,他却一头扎进了实验室的学术研究上。2008年查出患有肺癌后,经过了一年治疗的孙才新再度回到实验室,继续工作。米彦说,22日,孙才新进入重症监护室前,他还向人询问学校“院士项目”申请情况。3天后,25日的22:58,孙才新的心脏停止跳动,重大人心中的“拼命三郎”,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息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27 05:56 , Processed in 0.015816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