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与思考] 温州危机的原因及其治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08:3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温州危机的原因及其治理
谢作诗
自今年年初,已有90多位温州老板负债出走。无论是频发的老板路跑,抑或偶发的事主跳楼,都足以令人对温州高利贷乱象痛心疾首。温州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治理?

1. 并非高利贷之罪,也非企业家精神丧失和“温州模式”失败

高利息不是高利贷者推上去的。高利贷者想以年100%的利率借给你,你要吗?

真正要追问的是:对于天价高利息,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借?一定是有某个领域有超高的回报率,吸引资金流入,形成资金黑洞。那么,那个有超高回报率的领域是什么呢?

那个有超高回报率的领域正是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市场。

自98年房改以来的十多年,尽管房价短线有所波动,但长线一直上涨,并且已经上涨了数倍,像北京等一线城市房价上涨了五六倍。试问:有哪一个行业有如此高的收益率?面对如此高的收益率,资金可能不涌入这个市场吗?相对于如此高的年收益率,那17.96%的利息成本又算得了什么?今天,高利贷问题已经暴露,可以调查清楚了,看看资金到底是不是流向了以房地产为主的资产市场,又是以怎样的成本流向了以房地产为主的资产市场。

能高价卖出自己,不可能低价卖,而不管这个要素是以什么方式、以怎样的代价获得的。捡到一块天然钻石,你不会因为是捡来的就白送人;100%利率借来的钱,不可能说你就可以按100%的利息贷出去。资金利息是要素价格。要素需求是派生需求。高利息不过是产品市场上强需求、高收益的反映。当指责高利贷的时候,其实要想一想产品市场发生了什么。

或许你要说,没有高利揽储,民间的、全国各地的钱就不会流向温州,流向房地产,房地产泡沫也就不会做那么大了。但是,天上下雨,地上不可能不涨河并形成旋涡;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钱怎么可能不汇聚以推动资产泡沫化,从而产生资金需求的漩涡?当太平洋上空卷起巨大的龙卷风,你怎么可能指望地平线上风平浪静呢?这就是市场行为。你不管制利率,高利贷会产生。你管制利率,高利贷还是要产生。高利贷本身就是市场行为,或者不管制利率下的合法高利贷,或者管制利率下的不合法高利贷,无非是这么一点区别罢了。严格来讲,不合法情况下的高利贷由于资金成本会更高,反而会推高市场资金利率的。

逻辑上,高利贷不但不是资产泡沫的推手,反而还会起到抑制资产泡沫的作用。利率高,资金供给虽增加,但需求会减少的。高利贷不是原因,高利贷本身是结果。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泡沫是高利贷产生的根源。如果说高利贷有罪的话,那罪也应该归咎于资产泡沫。

并非高利贷之罪,也非民间金融不合法之罪。民间融资当然应该合法化。但是,即是民间融资合法化,如果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市场产生泡沫,自我膨胀,也会出现高利贷的。

一些人在那里宣称,温州企业家不安心做实业,而去投机房地产,是企业家精神已死。但这不是企业家精神已死,恰恰说明温州企业家精神存在。炒房能挣更多的钱,能创造更多的利润,为什么不炒?赚钱是最大的企业道德,赚钱是最大的企业家精神。温州炒房的钱都是温州人的吗?不可能。那么就要问:为什么钱流向了温州而不是别的地方?为什么温州炒房团声名全国而不是别地的炒房团?民间融资行为在温州的活跃,恰是表明温州人善于发现利润机会,具有企业家精神。还有一人,在那里宣称温州模式宣告失败。但是,温州模式的本质乃是基于私人产权的市场经济,对经济环境敏感,对利润机会敏感;温州危机不能说明温州模式失败,恰恰说明温州模式的生命力。我们真正要寻找的是经济环境哪里出了问题。

2. 货币超发、政策多变、政府庞大投资是元凶

价格现象永远都是货币现象,资产泡沫唯一的原因是货币发行过多。

货币之水并不是均匀地流向经济的每个领域,而是首先流向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资产市场,产生泡沫。总有人问:房地产市场有没有泡沫?实际上,凡资产市场,在价格上涨的过程中都会形成泡沫。当然,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又会形成超跌。这正是资产市场的内在属性。凡是能够带来收入的东西都是资产。人们需要资产,不是用它来满足自己的直接需要,而是用它来创造收入。这决定了预期在资产价格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一个一文不值的东西,如果你认为它会涨价,我认为他会涨价,大家都认为他会涨价,那么这个东西就真的会涨价,形成泡沫。如果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那么任何供给缺乏弹性的东西都会具有资产的性质。

自然之水低处流,货币之水却是往收益最高的地方流淌。当资产市场上价格百分之五十、一百二地上涨的时候,实体经济领域就会发生资金倒抽效应,钱反而要大规模流出实体经济领域。从银行获得授信额度,只拿出一部分做实业,其余则投入到高利贷市场,这在温州不是少数。其结果,愈是扩张货币,资产价格愈是狂涨而得不到控制,而实体经济领域资金倒抽效应愈是强烈。大型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因为拥有有利的融资条件,日子尚且可过。甚至,因为可以分享到资产泡沫的盛宴,利润反而增加,资产负债表会变得暂时好看起来,短期里日子反而更加好过。但是广大中小企业就不一样了,它们被抽了血,只能奄奄一息。所以,货币超发、流动性过剩,不但没有起到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宽松的经济环境的作用,反而成为制造中小企业融资难、扼杀中小企业的罪魁祸首。以温州为代表出现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倒闭潮,不是货币紧缩所导致的,恰恰是货币宽松的恶果。

今天,整个世界经济,都面临流动性泛滥情况下虚拟经济庞大,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自我膨胀、自我循环,并且充满投机性的新现实,这使各国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管理面临新的重大挑战。在这个新形势下,扩张货币已经不能起到降息的作用,反而会增加利率。那些习惯于货币扩张能降息教条的人,不容易明白,其实货币扩张也可以提高利息。所谓负利率,是那些除了把钱放在银行便没有别的选择,没有能力分享资产泡沫盛宴的人才会面临的问题。逻辑上,资金自由流动,存在替代选择,负利率是不存在的。这才是高明的经济学。

有人说没有货币紧缩,就不会有今天的危机。但这完全是胡说八道:第一,整体上不是货币少了,而是太多了,否则就不会有通货膨胀,就不会有资产泡沫了;第二,泡沫越做越大,需要的资金支持也越来越大,总有一天资金会断流,那时问题会更大,危机会更严重。

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是政府庞大投资对于私人部门的挤出。不说中央政府的4万亿,单说地方融资平台的14万亿,这些负债加总起来会占用多少资金?会拉高多少市场利率?民间融资难、借贷利率高,这是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华尔街金融危机前已经出现民工荒,但是金融危机初期到底出现了严重的民工返乡潮和严重的就业问题,然而金融危机过去不到一年,民工荒就再次出现并且比金融危机前更严重。应该说这与政府和国有部门庞大的投资有关系。政府过大的投资,不仅仅拉高了利率,也制造了民工荒,严重挤出了民间经济。

上述分析,可以解释民间高利率,但还不能对于利率的短期巨幅拉升给出解释。在2010年下半年到2011年上半年的极短的时间里短期利率出现了巨幅拉升。短期利率巨幅拉升,与政策短时间内急剧转向不无关系。道理如此:政府实施扩张性宏观政策,企业和个人于是增加投资,扩大生产(不一定是实体经济领域的投资和生产,也可能是在资产市场上炒房、炒地、炒矿而购买房产、地产、矿产等),可是刚刚增加了投资,扩大了生产,政策就转向紧缩。这种情况下,面对再高的利率,企业也得贷。这叫救命钱。贷,总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时间,腾挪处理资产;不贷,就意味着立即死去,血本无归。政策不稳定,急剧转向,因而会大幅提高企业的财务成本。08年直到09年政府还在刺激经济,到10年上半年,因为高通胀而大规模紧缩,政策短时间内急剧转向,应该说是高利率和企业倒闭潮的又一重要原因。

3. 市场环境恶化和金融制度缺陷是帮凶

恶化的市场环境主要表现在:

(1)土地等重要要素国家所有,税费高昂。我们总讲国内消费需求不足,但是,消费的背后是收入。没有收入,叫人消费那是笑话;有了收入,不让人消费那也不可能。收入有劳动收入和资产收入两个来源。土地等重要要素国家所有,这就剥夺了老百姓的资产性收入来源。中国的税费到底高还是不高?不需要看那些统计数据。看看公务员的规模,看看三公消费的规模,大约也就清楚了。税,向消费者征收,会直接减少市场需求;向企业征收,则直接增加企业成本。实际上当然存在税赋转移。但无论如何,总是要打击实体经济活动的。

(2)人民币内贬外升,严重挤占企业利润空间。人民币对外升值,以本币结算,销售价已经降低。更要命的是,人民币还对内贬值,劳动力、原材料价格上升,出口行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极大挤压。郭台铭去年在清华演讲时就坦承,汇率波动是出口企业面临的最大的政治经济风险,企业不得不对冲,而且汇率波动影响企业成本核算,无疑大大增加了交易费用。

(3)国进民退,上游产品国家垄断经营。我们享受着世界最高之一的油价、电价、过路过桥费,这不仅制约了消费的增长,也增加了广大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遏制其竞争力。

(4)外部经济环境恶化。金融危机反映的是世界经济结构性困难。由于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约束,结构调整不可能短时期顺利完成,短期世界经济不可能重新回到高增长轨道。

(5)产权界定、法治保障等制度建设滞后。随着近些年城市化的加速,强制拆迁等破坏产权的事时有发生。而社会分配不公、不平等加剧等问题也降低了人们的产权保护预期和社会安全感。我们总讲产业结构升级,可是产业高级化所需要的决不仅仅是人力资本的储备,没有良好的产权保障,没有良好的法治环境,产业不可能高级化,企业很难抵御成本上升。

不过,实体经济环境恶化并不是这次企业融资难和倒闭的首要原因,第一,上述实体领域的变化并不是突然发生的;第二,也不是如有人所说的,实体经济环境恶化,人们才拿钱去投资炒房,因为即使实体经济环境健康,假如资产泡沫化,资金仍然会倒抽流入房地产,毕竟,没有实体经济能够长期保持50%甚至100%的利润率。所以,导致企业融资难和倒闭,扼杀实体经济的首要因素还是货币超发、资产泡沫化和政府庞大投资对于民间经济的挤出。

无疑,金融制度有缺陷,资金流不到急需它的中小企业那里去,这也是原因之一。但是,第一,正如前文已经指出的:金融制度有缺陷,资金流不到急需它的中小企业那里去,也不是造成这次危机的主要原因。否则,资金短缺、利率高昂、企业融资难在那些宏观层面、整体上货币发行正常、流动性呈现常规状态的年份应该更加严重才对。第二,近年来,特别是近一两年来,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投资移民潮。一些企业主拿自己的实业做抵押,从银行获得贷款,通过预付款、离岸公司佣金等名目转移资金,投资移民海外,只等时机宣告破产。显然,这个反映的不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是因融资难而出现的企业经营困难和倒闭的问题。

4. 应对之道及危机的性质

事前看,承诺不对困难企业和个人实施救助是最优。毕竟,风险与收益对等是必要的财务纪律。但是事后看,很难不对困难企业和个人实施救助的。经济上不说,政治上也不允许。

已有报道,温州金融办及农、工、建、深发展等银行联合协调处,要求各银行向担保企业续贷,银行如擅自抽贷、停贷或延贷,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将予处罚。国务院已经出台政策对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和税收上的支持。网上流传,浙江省已经向人民银行提出600亿元的贷款申请(后证明是谣传)。所有这些,作为短期的、应急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合理性。但是,第一,资金要真的落到做实业的企业手中;第二,基本的变革必须要进行。其实,最好的救温州之法是放开金融管制,让温州的地下金融合法地做大作强。温州的房价4万/平方米,就算跌去一半,低端的制造业也很难生存,因为高房价、高地价必然抬升企业生产成本。可是温州已有很好的金融人力资本积累,有条件做成区域性金融中心。

当然,放开金融管制的同时,一定要做好产权界定和保护、法治推行等基础性制度建设。高端的服务业必须依赖健全制度的保障。发达的服务业,第一拼的是人力资本,第二拼的是制度保障。逻辑上,温州发达的民间金融需要具“黑社会”性质的收款公司来协助。收款公司正是对于法治和产权界定的替代,反映的是高端金融服务业对于产权界定和法治的要求。

一定的兼并重组是必要的。必须让那些投机客承受不遵守财务纪律的后果。否则就是鼓励大家以后继续胡来。短期看,美国不救雷曼兄弟产生大冲击。但由于严肃了财务纪律,反过来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健康运行。损失已经发生,无非是谁来承担,现在承担还是未来承担。

从紧的货币环境必须得到维持。货币超发是整个问题的根子之一,不能因此而改变了货币政策的基调。收紧货币是唯一的对症之药。紧缩货币,经济有硬着陆风险,但是这个风险并不是紧缩本身造成的,而是当初的货币和财政双重过度扩张种下的苦果。

当今中国,控制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本身又是货币政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抑房价本身就是在紧货币。这是因为热钱流入不仅仅是来套取人民币汇率升值,更多地其实是来分享资产盛宴的,因此抑制房地产价格,本身就起到减少热钱流入和紧缩货币的作用。

抑制房价本身还可以起到抑制人民币币升值的作用。既然热钱流入不值是来套汇,也是来分享资产盛宴。那么可以预期,当房地产价格被控制住后,人民币升值预期多少会有改变。

土地等重要生产要素私人所有,不仅可以有效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提升国内消费需求,有利于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可以增加吸收货币的载体,有效防治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

中国需要压缩政府和国有部门过大的投资规模,不过且不说会有来自利益集团的阻扰,由于很多项目已作了庞大的前期投资,要一下子减少下来,基本上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要改善实体经济的经营环境,特别是民营经济的经营环境。降低税负,打破上游产品国家垄断经营的状况。金融体制改革也必须提上议事日程。10月1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推出了减半征收所得税等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措施,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人民币汇率稳定十分重要,但人民币汇率是政治而不是经济问题,并非我们自己说了算。

要清楚认识,过去的高增长条件已经变化,高增长时代已经不在。要主动下调经济增长速度。从更多地依靠高增长来实现社会稳定,转移到更多地依靠社会建设来实现社会稳定。

中国需要的不是宏观调控,而是改革;中国需要的不是“凯恩斯”,而是“邓小平”。

温州债务危机反映的不只是温州的问题,反映的其实是整个中国经济的问题。

温州危机实质是货币超发、资产泡沫化,政府和国有部门投资冲动挤出民间经济这样一种发展模式的危机。温州危机反映的不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失败,而是政府干预的失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22 14:03 , Processed in 0.015678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