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娱乐] 海清世界环境大会动情演讲受外媒赞赏(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3:18: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海清和小浪海清和记者在气候论坛为贫困地区发声






全程英文演讲接受外媒采访






接受媒体采访












  新浪娱乐讯 正在南非德班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议程迄今已经过半,中国演员海清(微博)作为“乐施大使”参加了“气候传播国际论坛”、探访德班社区项目并作为中国女性代表与来自全球的妇女代表进行交流,为的是让全世界的人们了解,中国贫困地区的人们因为气候变化所面临的困境。论坛上海清作为演讲嘉宾和与会的政府官员、专家和新闻记者分享了她在中国的气候变化方面的经历并阐述了如何利用公众人物的传播效应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度,包括路透社在内的几家国外主流媒体均争相报道。


  海清作为母亲呼吁:关注气候,关心下一代成长


  当地时间,2号上午海清参加了由乐施会(微博)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合办的“气候传播国际论坛”,她的演讲以一个母亲的感受开始,“据我所了解到的,很多的孩子因为气候变化问题,出现了呼吸道有关的疾病,这个比例在不断地上升,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关注下一代的成长。”身为母亲的海清,有一个四岁大的孩子,她说:“我也希望能给我的孩子做个好榜样,也希望能给他留下好的环境。尤其是现在,我看到大家很多时候遇到一些问题都是在抱怨、不满和愤怒,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要真正地参与、改变和行动。”


  海清称,在日常生活中她也会尽可能地注意环保和低碳,比如平时尽可能走楼梯。她说:“虽然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我觉得应对气候变化就是从这一点一滴做起,因为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对我们的地球制造麻烦。我的理念是希望能够减少新的麻烦,包括这次来德班,我都自己带着筷子。很多时候,你的行为都会影响下一代,影响周围的人,我希望这能起到一个良性循环的作用。”


  海清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关于气候问题,从十年前的不受重视,到现在关注并且行动,这个过程有显著的进步,尤其是此次南非德班气候大会的召开,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国内也能看到很多报道,这对之后适应气候变化、推动气候谈判等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回国后,我也会把我感受到的经验与更多的人分享,扩大这次会议的效应。”海清说。


  海清代表中国女性发声:将贫困地区的声音传递给世界


  在德班期间,海清参加了一系列活动,并将作为中国女性代表与各位妇女代表进行交流,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够看到中国贫困地区的人们如何饱受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的折磨。海清坦言:“无论在国内还是此次探访,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贫困人群缺乏发声的渠道,所以,我将结合我的访点经历尽可能帮助贫穷人发声,让更多的人关注贫困人群以及那些造成贫困的不公平现象”。


  被委任为“乐施大使”后,海清演戏之余走了中国内地的很多地方,最近一次是去甘肃亲眼看到了极端气候带来的严重灾害,“也许这些农村妇女她们并不明白什么是气候变化、气候灾害和极端天气,但事实证明是,在过去的几年里,她们很少收到庄家,并且几乎难以生存。”今年5月,海清前往乐施会在甘肃靖远县的气候变化适应视角的扶贫项目点,对气候变化对贫困农村的小农户生计的影响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正是因为这次探访,海清意识到气候变化不再是一个遥远的要到下一代人才开始采取行动的议题,而是一个已经开始影响到成千上万的贫穷人的生计甚至生命的,非常迫切的问题。


  在气候传播国际论坛上,海清以流利地英文分享了她在乐施会甘肃项目的探访经历,也从一名公众人物的角度,探讨了她在气候传播方面的所起作用。“其实我并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公众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公众,特别是今天听到一些专业的气候变化和气候保护方面的演讲,感受非常深,我知道有一些问题不是我们短时间能解决的,我们可能会带着更多的问题回国,但是我们可以把带回去的这些问题慢慢消化慢慢解决,我相信虽然这些问题有的时候会让我们头疼,但这是我们必须努力去解决的。我就像一个扩音器,将尽我所能为受到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贫困地区的弱势群体发声,并扩大传递给世界,让更多的人能听到他们的声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1-20 19:56 , Processed in 0.015299 second(s), 18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