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qq.com/x/page/k0556zben2u.html 让孩子了解中秋文化 法国华侨华人会中文学校举办“中华情 中秋月”活动 《法国侨报》小记者主持人班讯:2017年9月30日,法国华侨华人会中文学校举办了“中华情 中秋月”歌、舞、诗传统中华文化庆祝中国传统佳节中秋活动。200多个孩子围绕诗赋、雅乐、儒风等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并且品尝了月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多个孩子唱完“明月几时有”的诗歌后,播放了解释中秋节来历的动画片: 中秋节的来历是,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登上昆仑山顶,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巧遇王母娘娘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蓬蒙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思念妻子,只好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啦…… 看完中秋节来历的动画片后,老师吴可言又表演了功夫茶艺和香道表演。吴可言说:“我们传统的中国文化里,必须要孝敬父母。奉茶的时候,必须双手敬上。先给爷爷奶奶,然后给爸爸妈妈,最后才是自己的……” 接着,老师们分班举办了“猜灯谜”、“画中秋节图画”、“投壶”、“垒月饼”等活动。 法国华侨华人会副主席、秘书长蔡君柱和校长陈丰华纷纷给孩子们分发月饼。
校长陈丰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明天是我们新中国诞辰68周年的生日,过几天就是中秋佳节。中秋意味着亲朋好友在这个佳节互相问候祝福,合家团聚其乐融融。我们五千年中文灿烂文化孕育着博大精深的内容,需要我们去传承,发扬光大。所以这场中秋活动特别有意义。我们会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我们的孩子们在海外也能学到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海外华侨华人无论生活在哪里,中华文化始终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而华文教育这项中华民族的“留根工程”,是保存文化和族群认同的最重要方式。有语言的基础,才能加深华二代的孩子们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情感和认同,让他们保持对故土的热爱和对祖籍国的认同感。在越来越多法国人学中文的时候,旅法的侨胞子弟更要学好自己的语言。我希望我们法华社团一起来重视中文教育,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追求用多种方法引导孩子快乐学好中文。今天,我们通过举办“文艺汇演”的形式,来引导孩子认识到中文背后的文化魅力,让孩子找到兴趣增加学习的动力,激发他们对中文学习的热情。 ” ” 据了解,自1972年起开办了中文班,聘请了教师对华侨子弟实行比较正规的中文教育。中文学校从最初的30个学生发展到现在1300多人,34个班级的规模,成为欧洲最大的华文学校。学校被国务院侨办授予“华文教育基地”,是首批国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45年来,中文学校已经培养了三代旅法华侨华裔,对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传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文学校还提供各种让学生学习和实践中文及中国文化的机会,如参与春节彩妆游行、参与“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大型慰侨演出、组织学生参加在中国举行的各式夏令营等,在各种活动中让大家体会到拥有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激发了大家学习的兴趣和勇气。学校的学生在各类学习比赛、竞赛及资格考试中,都成绩斐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