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 节日的意义:慈父之教 端午传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05:4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起源于中国古代吴越地区,是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的中国传统民间节日。而父亲节,这个由美国率先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的节日,在中国通常在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庆祝。而就在今年,这两个节日幸福的“会面”了。

  今年的端午节和父亲节在一个假期里(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人们终于可以借着端午的假期,从容地陪伴父亲度过这个特别的日子,和家人们欢聚一堂,向父亲表达出自己的爱。
  近年来,端午节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端午习俗随时代发展也在不断演变。
  父亲总说,华人前往世界各地,却都带走了对家乡的眷念与爱,也带走了这个节日。中国没有主动设立“父亲节”,但中国人的“孝”却是骨子里的。孝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深深的印在所有炎黄子孙的心中,从未改变。无论何时,“孝”都是人类情感中最基础的一环。

  “孝”是人类情感中最基础的一环(资料图 图源网络)
  父亲常跟我说起他儿时的端午节,虽然家里条件差,孩子多,但是大家对端午的热情却从未减少。
  早在端午到来之前,全家人就要一起采艾草。这些艾草中最直、最浓密的两株会被插在正门两侧,而其余的,一些会放盆里点燃,于节日前在屋子中进行“熏艾”,直至整个屋子都弥漫着艾草的清香,还有驱虫的功效。剩下的一些会被晒干,留待日后使用。
  而在端午当天,每个孩子可以吃上一个咸鸭蛋,奶奶会细心的采来野菜,经过清洗、榨浆等工序,将咸鸭蛋一个个染红。孩子们接过“红蛋”后,并不急着吃掉,而是要经过“撞红蛋”的比拼,而这个过程比吃蛋更令孩子着迷。
  “红蛋”被撞碎后,才美美的吃到肚子里,没撞碎的“红蛋”就舍不得吃,揣在口袋里作为胜利的象征。
  为了保佑孩子平安长大,长辈们还会在孩子手腕上系上一根绳子。家里没有彩色绳子,便会用红绳代替,有祈福辟邪的好彩头。

  “撞红蛋”远比吃红蛋有趣的多(资料图 图源网络)
  此外,当然不能忘了吃粽子。粽叶是全家人一起去摘的,糯米和馅料是奶奶亲手调的,再叫上家中所有的老人孩子一起包好,放入大锅里煮。
  这时,孩子们通常舍不得离开厨房,焦急地等待着粽子的清香传来,都想第一个捧上粽子。因为家中困难,通常只有无馅粽子和“豆粽”,难得有一两个肉粽,也是要让给长辈吃的。
  在这样盛大的节日里,大家往往更加重视孝道,要一切以长辈为先。在饭桌上的第一口菜,永远得让最年长的老人先吃。父亲总是不厌其烦的告诉我这些故事,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的幸福满足的神情,言语里充满着自豪。
  而在我出生的九十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物质资料的丰富,人们已经有了更多不同的过端午节的方式,对端午也不如从前重视,但爸爸仍坚持每年带我去奶奶家,和家人们一起过节。

  时代不同,过节的方式也发生变化,但对亲情的重视没有改变(资料图 图源网络)
  奶奶家门前总是插着艾草,父亲总是抱起我,让我闻闻,摸摸,然后耐心地告诉我艾草是多么伟大的一种植物。我们这一辈的孩子不再有系红绳的习惯,而是会在眉间点一处红点代替。
  吃蛋不再是新鲜的事,但父亲还是会变着法儿的教我如何“玩”鸡蛋,教我其中蕴含着的道理。最重要的是,在端午之时,一家人还要一起包粽子,插艾草,依然在这一天要对爷爷奶奶行礼。
  我始终记得父亲的故事。我也会在端午节回家,和父亲一起包粽子,在家门口插上艾草。很多传统虽然已经改变,但不变的是,一家人在节日之时,一定要团聚在一起。
  当我渐渐长大,明白了“端午节”中真正的奥秘,父亲却已经苍老。但父亲教会我的,将永存我心。

  父亲的教导,永远也不会忘记(资料图 图源网络)
  节日,不在于它有多少形式,而在于它能带来一家人的团聚,体现最真挚而纯粹的亲情。保留传统节日的意义,不仅在于保护文化的完整传承,更深远的价值在于:一个节日是一个民族符号,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精气神。
  而端午节所代表的精神,是对祖国的深沉热爱与无私奉献,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坚定守护。这是从古至今,所有中国人共同的追求。
  其实,无论是父亲节,还是端午节,都是人类情感的传递,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们对节日的重视,实则是对家国的热爱,也是我们心中最深的柔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1-8 23:28 , Processed in 0.018161 second(s), 19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