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绝对原创] 《巴黎封城日记》卅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4: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巴黎封城日记》卅一
202046 周四 16
/陈湃
巴黎封城足从317日开始,到今天刚好是满月。在这期间,我一家人们幸赖平安,下阶段还要努力。
法国唯一的一艘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因发生严重疫情412日提早回到土伦军港,目前全舰1700多人,几乎半数确诊。已上岸隔离治疗。
在这一个月中,我与家人居住三地,幸赖均平安,但我中年挚友,因长期患白血症,于近日辞世。因是挚友,故破例以白头人为黑头行文悼之,其哀痛可想而知。悼文如下:
悼念徐海峰挚友
今天早上,从诗友中得到确实消息:我的挚友徐海峰君,因久病医治无效,于近日英年早逝。使我痛彻心扉,不得不破例地写了这篇白头人悼念黑头人的拙文!
我认识徐君约15年,在我旅居巴黎的37年中,他是我认识较晚的一位。但从他的品德与爱好中,我很快把他升格为我的挚友行列。
大约在2008年左右,吴先生向我推荐一位笔名叫徐灿的徐海峰先生,他对这位青田同乡才子赞口不绝。我慕名去他的餐馆拜访他,得到他与夫人的热情接待。他温柔、低调、文雅,一派文人气质;他夫人热情、爽朗、豪气,两人形成鲜明对比。由于我们都热爱文学,性格相似,谈得投机,一见如故,很快成为最好的朋友。当时我办巴黎文学杂志,他鼎力支持,积极供稿。他的小说写得一流,诗词也不错,只是平仄,用韵方面尚欠完美。有一次我带了韵书去与他研究,他看了一会,觉得平仄太难,平水韵太复杂,束缚思想,就放弃改进,仍然写他自己风格的诗。
真是“仕别三日,刮目相看。”大约两年后,我见到他诗词不但写得正宗,首首都是上乘之作,还写了两首回文七律诗。我惊奇地问他得了哪位高人指点?他说没人高人,是他用花都客之名,在巴黎华人街网上斗诗而斗出来的。为了斗胜对手,他不惜废寝忘餐地学诗。当时他自己一个人做大厨,其劳累程度可想而知,还抽出时间玩博客和斗诗,只有他才有这样的精力。
不久他把他青田同乡陈庸介绍给我认识。陈先生既是酒家老板,又是个大才子。他网名叫欧江情,是位网红。他的长篇科幻小说在天涯网上红透半边天。因性格与爱好相似,我与他成为莫逆之交。于是三家不时互访聚会。
大约五六年前,徐君高兴地告诉我:餐馆已出售给外国人,还得到较理想的价钱,从今可以"解放"了!他利用这笔钱在他的高尚区的塞纳河旁,买了一套新房。还说他的儿女两人大学毕业后,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我为他双喜临门而高兴。
我们两家接触更频繁。每次见面我与他都天南地北地纵论世界大事。他对一些重大事件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令我心服。我们从不谈别人的私事和侨团的事。他从来未参加过任何侨团组织或活动,我也躲在巴黎郊区的山上,两耳不闻窗外事,孤陋寡闻。两人要谈也不知从何谈起?
我们两家也不时入巴黎13区华人城聚餐,我们还一同上山拾栗子。他平时身体还好,只是不愿出门。但我约他会面,他都与夫人出席。他每次从国内回來,都带了好多礼物给我。我看到徐君最高兴的一次,是2018年秋天他从中国回來时,花了3000元人民币买回一部WIVO 20型手机。在吃饭时他展示给我看,说拍照非常请楚。他是老板级人物,不差钱,但生活较节俭,穿着随便。衣服都是他夫人为他选购。他的手机、电脑都是老古董。他开的是小型货客两用车,与他身份很不配称。
近年来微信兴起,他也以老徐之名与他的一班同乡或好友诗词交往。我见他能活跃起来,打从心里高兴。其实他一点不老,辞世时也只有56岁!
我最后见到徐君的是去年6月,巴黎中华文学社在13区雅集时,他偕夫人出席,与他的青田乡亲陈庸伉俪,王圣光伉同桌,显得很高兴。前十天内子打电话向他夫人问好,她说全家均平安,并希望我们保重。岂料徐君遽然逝世,真是天嫉良才!
虽然现在他已化作一股青烟随鹤而去,人间的一切是是非非,也已烟消云散。但徐君的高贵品质,例如不沽名钓誉,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等的良好作风,应留在人间。特别是我,应铭刻心中,向他学习。
希望死者亲友谅解。并盼望嫂夫人及其儿女,节哀顺变,保重身体!
法国今天下午设情:
确诊108847例,  死亡17920例(医院死亡总数为11060例。重症 6248例; 住院31305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1-22 08:02 , Processed in 0.016911 second(s), 17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