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上市, Facebook 上癮, Facebook 上床,原來是同一件事。有時想,面書上究竟有幾多寂寞,幾多愛撫、自瀆、興奮、高潮。 每次看見無數人世上方一日, facebook 已七年的決堤式 status updates,人人不停地告訴電子空氣,你在哪裏幹什麼想什麼吃什麼,我就想起台灣詩人蔣勳。不是他說「人與人之間,不是生離,就是死別,沒有第三種結局」? 面書上的「人與人之間」,實在充滿《孤獨六講》。 「每個人都在說,卻沒有人在聽」,一種語言孤獨。面書上留給網路的說話,本來就是孤獨的,對象是很多人和沒有人,其實是自說自話。 一句說話寄玻璃瓶擲出海中心,看看有沒人拾起、回應,或許沒有最好有,大家「 like尚往來」,交往可有不少是「陌生朋友」,素未謀面,長期搭訕,有時投機起來越談越深,未嘗沒有幾分相惜的江湖笑傲。 路上避雨破廟適逢,半窗星晨一盞殘燈,閑話天地平生;或許如酒館內 bar枱前,對的笑容碰上對的眼神,一杯,兩杯,依偎,「感覺非常真實、溫暖和親熱」,實際上網路分隔八千里路雲和月,最後分手分道,珍重、道別,不必,他朝面書再相逢。 相識的朋友不少都無暇約出來在現實世界真會面。那已經比電台節目的 phone-in 節目好一點,也是和「陌生朋友」對話,但不會話未說完就被 cut 線打斷。張愛玲說:「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卒的。」見面接觸茶芥全免。 哈佛大學社會認知暨情感神經實驗室研究員,用磁力共振造影( MRI)掃描受測者發現,網友使用分享網站而獲得回報,刺激腦神經所走的路徑與食物、金錢和性行為的相同。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研究人員在社交網路使用者的腦部發現,面書容易令人上癮,分享資訊可以帶給他們如性行為般的歡愉。真箇銷魂。每次分享就是出鏡,是前戲,讓自己被展示被注意,宣示一種我不孤獨。寂寞是另一回事。 把私人點滴時事私事感知真人 show,互 like 很 high 如愛撫,公然3P、13P、23P都得,集體互相交纏愛撫,一起過癮興奮高潮。面書上充滿勃起了羽毛的男人在孔雀開屏,密佈找得到及找不到 G 點的女人,有限度或公開裸言裸體表態,獻媚獻趣獻技討一點存在感,你我都有份,在表演,某程度像群體文化的婚禮和葬禮。 起碼錯覺活在群體。「有時你不是想問什麼,是要打破一種孤獨感或是冷寞。」朋友一個人在途上公幹時最勤力上面書。你真正社交時跟本不會怎上面書。因為孤獨常在,所以面書上市。 但面書上癮者以「焦慮和社交不安全感」人士居多,這個社會似乎不允許孤獨,看盛女宅族標籤就知,這時代世界就在手指尖,社交卻越疏越遠。我還是喜歡人肉 pillow talk 多一點。不一定要性,知性也可以。 (畢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