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8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国] 在华法国人:“与钱无关”的乡村慢生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07:26: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华法国人:于老师“与钱无关”的乡村慢生活
文章来源:海外滩画报

法国人于连(Julien Minet)在安徽乡下买下了一栋废弃的房子,修好之后变成了自己的家。9年来,他在这个家里过着简单的乡居生活,与邻居和睦相处,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小村庄,并把这里出产的毛笔、宣纸、茶叶和文化介绍到法国去。(图片来源:上海《外滩画报》)

7月2日的上海《外滩画报》讲述了一个法国人在安徽农村田园诗似的“慢生活”。

主人公的名字叫于连,他离开法国已经17年,这几年才在自己的国家有点名气。去年一年,有9家法国电视台、报纸、杂志的记者来找他,包括知名的《自由报》和《巴黎竞赛画报》。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从上海赶到于连家,采访了他。这些法国和美国的媒体之所以大老远地跑来找于连,是因为他2003年在安徽农村买下了一栋有700年历史的废弃老宅,又花了大半年时间把老宅修好。2004年,于连在新家和妻子萍举办了婚礼,正式变成了村子里的人,人称于老师。从此,于连在中国就有了两个家,一个在南京,南京是他和妻子、两个孩子平日居住的地方,也是他工作的地方;而每过一些日子,于连就开3个小时的车,来到安徽农村。

时间久了,于连和村子里的人都很熟了。他帮村子里做了很多好事。村子里有一个做毛笔的艺术家,每做一支毛笔前前后后要10天,却没有多少人光顾他的生意。于连帮他做了一个网站,现在80%的毛笔销往法国。村子里有一个明代祠堂,年久失修,摇摇欲坠,于连找来了同济大学和法国大学的设计师,请他们免费帮村里人考察这个祠堂,提出了整修的方案。后来,南京举办了一个世界级的展览会,乡里和村里的领导都去了,在全世界的设计师面前介绍了这个祠堂的情况。安徽省的领导听说以后,给村子拨专款用于祠堂整修。上海世博会期间,当地的领导也来到了上海,向观众们介绍了祠堂的整修情况。

于连在家里接待过法国的教育部长和法国影星朱丽叶·比诺什。比诺什临走前买了毛笔,于连帮她寄回法国。媒体们纷至沓来,于连却不愿意出名,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家很简单。于连也很矛盾,一方面,他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有着古老徽式建筑的地方,一方面又担心游客的到来会破坏此地脆弱的生态平衡。之前有《孤独星球》旅行指南的作者跟他联系,但他请求对方不要把自己的屋子写进去。

“在别的地方,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旅游业进行;但是这里的人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与钱无关。”他说。

买下一栋没人要的破房子

于连在法国的家位于法国南部的蒙彼利埃,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22岁大学毕业那一年,为免服一年兵役,于连选择了“海外志愿者”这项服务而来到中国。当时在于连的想象里,中国是这个地球上“最远”的地方了。

来到中国后,于连先是在成都待了3年,1998年来到南京。起先,他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调查过周庄等古镇的建筑情况,搜集了很多资料,写了不少文章。通过这些深入的调查研究,他对中国的朝代、古建筑乃至中国古代文化都有了强烈的兴趣。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安徽南部一个小村庄。此地离黄山一个半小时车程,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西递和宏村均大约两个小时车程。村子风景很美,有3条小河穿过,古老的建筑依河而建。2001年,村子里的古建筑群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村子里有做毛笔和宣纸的民间艺术家,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里保存得相对完好。坐在院子里,看看远处环绕的群山,喝喝茶,光想一想就很美了。

很多法国人的梦想都是在山间或者海边拥有第二处房屋,每年都有一段悠闲时光在第二个家度过。于连说,他认识一个朋友,在巴黎工作,多年来都是租房住,却在法国乡间有一栋非常好的度假屋。作为一个法国人,于连很想在中国亲手建造起他的第二个家。

村子里有一个没人要的房子,据说是元代建造的,已经很久没有人住了,之前做过猪圈和鸡圈。于连虽然也不想买这样的房子,但是他实在很喜欢这个村子。因为在这里,自然与人是共生的。有一次他和村子里的人一起吃饭,大家喝高兴了,就跟他说,于连,你就把那栋房子买了吧,反正没人要,也不贵,才一万元。

买下了那栋房子后,于连直犯愁,不知道怎么修。他决定花6个月时间住在这里,和工匠们一起慢慢研究,顺便想一想今后的人生。法国人习惯在晚饭之前喝一杯开胃酒,在摄影师朋友安东尼为他拍下的一张老照片上,于连坐在暮色中,穿着老头布鞋,端着一杯酒,坐在待修的房子前面。他说,从那一天开始,他和这栋房子的联系就建立起来了。

他告诉我们,他和这栋房子有缘。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他的脑子里就出现了大致的布局,哪里做厨房,哪里做洗手间,哪里做房间。一楼的格局就是根据他的第一眼想象来安排的。一楼的壁炉是改修过程中的一大技术难题。于连的法国父母家里,壁炉就有设计方面的问题,多年来,每当风大的时候,烟就会从壁炉倒灌下来,满屋都是。如果设计上有问题,壁炉还会是火灾隐患。当地的木匠们很熟悉中国建筑,却不了解如何修建一个西式壁炉。西式壁炉和中式烟囱不同,中式烟囱入口很小,西式壁炉入口很大。于连通过网络自学,指导木匠们建造起了一个完美的壁炉,大获成功。

于连说,他的房子是他的一个孩子,是中国文化和法国文化的混血儿。


4.jpg (64.21 KB, 下载次数: 16)

4.jpg
沙发
发表于 2012-7-3 08:29:54 | 只看该作者
弄[粉丝]的[一千块] 22⑤08⑧2776

来自 洗轴 的新浪微博
板凳
发表于 2012-7-3 15:08:27 | 只看该作者
“在别的地方,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旅游业进行;但是这里的人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与钱无关。”他说。__!!!
地板
发表于 2012-7-3 15:10:42 | 只看该作者
照片!照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1-22 17:20 , Processed in 0.018562 second(s), 24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