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女神都嫁了老外?亚裔女性最易跨国婚姻(图)文章来源: 网易
专家说教育水平是导致跨种族婚姻的因素之一,亚裔女性则另有解读
前阵子汤唯的经纪公司宣布她和韩国导演金泰勇订婚,“女神”外嫁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假装在纽约”发段子戏谑:“韦唯曾经嫁给美国人,巩俐曾经嫁给新加坡人,莫文蔚嫁给了德国人,梁咏琪嫁给了西班牙人,孙燕姿嫁给了荷兰人,周迅要嫁给美国人,现在汤唯也要嫁给韩国人了,你们都要好好珍惜章子怡,只有她还在死心塌地爱着中国男人。”
戏谑归戏谑,华裔女性外嫁这件事在中国的文化社会里是个敏感话题。说起“嫁老外”,许多人会想当然地扣上一顶帽子——崇洋媚外、图钱、图绿卡,而不愿或者无法更具体地看看个案,看看社会调查的分析,从一种更理性的角度来思考这样一种日益增多的现象。
来美国生活后,我遇到越来越多跨种族结合的夫妇,对这种婚姻现象产生了研究兴趣。诚然,我认识一些因为身份问题而“便利结婚”的男女,但当你拒绝让社会成见去为婚姻这种复杂的关系提供一个简单粗暴的解释时,你便会开始倾听,让每对夫妇的结合经历和感情特质引你到一个更为细腻的观察视角。
在那段和许多跨种族夫妇展开访谈的时间里,我读到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2年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跨种族婚姻的兴起》。报告指出,跨种族婚姻在美国已婚家庭中的比例持续上升。截至2010年,美国国内8.4%的婚姻是跨族通婚,比1980年时的比例高了三倍。而在美国所有族裔中,亚裔是最容易发生通婚现象的:将近30%在2008—2010年间完婚的亚裔(包括移民)是外嫁或者外娶——外嫁的比例要比外娶高两倍之多。相比之下,拉美裔跨族通婚的比例是26%,非洲裔是17%,而白人只有9%。
有趣的发现还不只这些。皮尤中心称,亚裔和白人组成的家庭拥有全美最高的年均收入,达70952美元,高于纯亚裔家庭的年均收入62000美元,和纯白人家庭的6万美元。似乎毋庸多言,在所有一方为白人的通婚家庭中,拥有亚裔伴侣的白人比拥有其他种族伴侣的白人的学历普遍更高。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占美国人口总数6%的亚裔本身已是美国平均学历最高和收入最高的族群——拥有这样的社会经济地位,加上人倾向“向上”而非“向下”结婚的倾向,亚裔在选择组建家庭时,其选择的对象也往往拥有较强的社会基础。而当婚姻是跨种族完成时,这个筛选过程的结果则容易更加显性。
但像所有事情一样,数据往往只能展现事实的一面:它能刻画出美国亚裔通婚家庭的基本肖像,却无法解释为什么人们会选择以这种方式结合。
我想在有限篇幅讲两个人的故事:嫁给意大利裔美国人的重庆女子Falan,和嫁给美国中西部青年的北京女孩Chen。她们的故事对理解美国成千上万跨种族婚姻来说,只有管窥之效,但也提供了一种有裨益的微观视角。
Falan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在2005年来美国之前,这个从重庆一所师范英语专业毕业的女人在当地一所高中教英文。她的前夫是银行的小职员,赚得没有她多,即使在有了女儿之后家庭关系也不和谐。在婚姻的第七个年头时,两个人分了手,Falan开始漫无目的地约会,包括在交友网站Asia Friendfinder上和陌生人聊天。虽然Falan会讲英文,但她开始时并没有想过和外国人谈恋爱。相反,她花了一年时间去物色中国男友——可想而知,一个30多岁的女人带着个孩子,在中国的婚恋市场上会遇到什么样的境况。按她的话说,中国三四十岁离了婚的男人也不少,但是想找的都是二十几岁的女孩。就算他们的学历和工作都不如她,那些男人也不愿意多看她一眼。
经历一年的灰心丧气后,她在交友网站上认识了Chris,一个居住在纽约长岛的网站设计师。她的夜晚和他的白天,他们在网上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地聊天,从各自的家庭到小布什的政策。隔年春节,Chris到重庆看望Falan的父母,居然比重庆的老汉还能吃辣,Falan松了一口气,家里的一关算是过了。Chris回到美国后,两个人又在网上聊了几个月。2004年8月22日,那年的七夕情人节,Chris从网上订了12枝鲜切的红玫瑰,让人送到了Falan家,把她感动坏了。在那束红玫瑰上,Chris附了一个小纸条,上书:“I love you, meimei.”(我爱你,妹妹。)他知道妹妹在中文里面也有恋人的意思。Falan回忆说,她的前夫在七年的婚姻中只送过她一次花,那是在办了离婚之后。他把花递给她,说:“纪念一下我们七年的婚姻。”
那次春节探访加速了两人感情的晋级。但考虑到女儿,Falan还是只身前往长岛住了一段时间,想看看同居后的关系是否磨合得来。她很明确,她的对象需要有一定经济实力,这样即使她找不到工作,她和女儿也无炊米之忧。
Falan的故事和其他一些亚裔女性和白人男性的通婚家庭有共同之处,也为皮尤的调查添加了有趣的注脚:第一,她的教育背景填补了不同文化间的语言鸿沟;第二,她本人的教育水平和对家庭的注重促使她在物色对象时经过了仔细的挑选;第三,她在本国的婚恋市场上受到歧视,又不愿将就,所以将目光抛向海外。
就教育在跨种族婚姻中扮演的角色,我特别和雪城大学一位研究种族和婚姻的教授进行了探讨。除了弥合语言障碍,他说,教育的作用还在于拓展你的社交圈和开拓你的眼界。他说大多数跨种族结婚的夫妇都是在大学里认识的,或者通过大学期间的朋友认识的。能够上大学的人已经被打上了一种标签,而他们的学历又会带他们进入一定层次的工作……这些在种族之上建立起的相似的社会属性会淡化种族之间的差异。美国两名特别研究过跨种族夫妇教育背景的教授发现,在美国的通婚家庭里,均受到高等教育的夫妇比例在过去30年快速增长,远超过教育背景相差甚远的组合。这种夫妇两人教育背景趋同的趋势可被称为“同等学历结合”(educational marry-in)——这是一种建立在相异种族(racial marry-out)上的更高层次的共性,而这种共性对于爱情的化学催化作用不可小觑。
北京女孩Chen和她美国老公相识的故事就更印证了教育的作用。五年前,在北京大学念大四的Chen在一个朋友的暖房派对上认识了来清华学习的Michael。据她讲,Michael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你的头发很好。你是满族人吗?”Chen确实是满族,而她浓密的头发也确实和少数民族的血统有关。借着话头,两个人开始聊起天来——他们都讲流利的英文和西班牙语。
后来我问Michael,Chen的哪点最吸引他,他告诉了我一个很“不美国”的答案。这个来自美国中西部一个小镇的男孩说他容易安于现状,所以希望找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不一定是事业热情——但要有一种冲劲。显然,Chen完完全全就是这个类型的女孩:她不怎么费力就考入录取率高达1:2500的北京大学,讲流利的外语,在学校社团中非常活跃,在福布斯500强企业实习。
有趣的是,Michael最欣赏她的“冲劲”在某种程度上成了Chen在本国婚恋市场上的“负担”。这种负担和Falan面临的不同:不是没有人想追求她,而是慑于她的优秀和高洋上的气质,举足不前。Chen说,在大学里追求她的男孩大多家庭优渥,一般男孩没有勇气和她发展关系,这一度让她妈妈担心她成为剩女。而小镇青年Michael对她的优秀则“毫无知觉”,不仅不感到胆怯,还欣赏极了。他骄傲地对我说他觉得Chen可以毫不费力地融入美国文化,“她心胸开阔,还会讲很多笑话——这些不是随便一个女孩都有的。”
有没有感到文化不适的地方?当然。Chen笑着回忆说他们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她会带Michael吃各种中国美食,Michael也爱吃,就是肠胃不给力,不能吃太油的。一次两人吃完麻辣香锅后在北大散步,Michael突然闹肚子,初入恋情的两人不得不在尴尬的找厕所中结束一次浪漫的未名湖徜徉。
在Falan和Chen之外,我还和一名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的女贝斯手,以及另一位对学校不屑一顾的日本女孩深入聊过——后两者也都嫁给了美国人,只可惜故事无法在这里展开。在这些亚裔女性身上,我隐约感觉到她们自身种族所定义的婚姻关系难以最大化满足她们性格里的某种追求。而在寻寻觅觅的过程中,在合适时间出现的那个能满足她们性格追求的人,恰好来自另一族裔。
跨种族婚姻的增长会不会持续?我不确定。种族间的文化和价值观溢出愈发明显,加上全球人口流动,由种族界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可能会愈发模糊。事实上,美国亚裔男性和女性近年与外族通婚的趋势有所减缓,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美国的亚裔移民增多,择偶的人在种族内也有了更多元的选择。至于汤唯的恋情,我相信知者寥寥,但Falan和Chen与我分享的故事也许能在各种社会成见和宏观数字下面搭建起一个更质感的视角。
在中文和英文里,人们都会将产生火花的感觉描述为“起化学反应”(have chemistry with someone)。但爱情和婚姻可能是和科学最无关的东西了——哪里有方程式呢?(C)
撰文/包蓓蓓(荣鼎咨询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师,现居纽约)
|
-
2.jpg
(22.71 KB, 下载次数: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