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 云南解释鲁甸地震遇难人数陡增原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7 09:1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云南省民政厅公布数据,截至昨天10点30分,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永善县和曲靖市会泽县108.84万人受灾,589人死亡,而前晚这个数字还是410人。对此,云南省副省长尹建业表示,随着道路的打通信息更加具体、次生灾害影响造成的新伤亡等原因,导致遇难者人数一夜陡增179人。

  ◎灾情动态


  鲁甸县已有504人遇难

  云南省民政厅通报,截至昨天10点30分,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永善县和曲靖市会泽县108.84万人受灾,589人死亡(其中:鲁甸县504人、巧家县72人、昭阳区1人、会泽县12人)、9人失踪(巧家县9人),2401人受伤,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58万户8.09万间房屋倒塌,4.06万户12.91万间严重损坏,15.12万户46.61万间一般损坏。

  在昨天23点召开的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副省长尹建业介绍,截至昨天下午4点,90%的受灾地区已经恢复了通讯,龙头山镇等受灾乡镇的安置点已经恢复了供水。

  尹建业表示,将继续把搜救生命放在第一位。72小时内,拼命抢命;72小时后,决不放弃。分片包干,进村入户,一家一户检查,确保搜救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盲点。

  □发布


  ◎原因分析


  搜救全覆盖遇难者陡增

  对于遇难人数比前日陡增179人的原因,尹建业表示,本次地震震级高、震源浅,波及范围广,破坏力大,极震区烈度与四川芦山地震一样,是云南省2000年以来最大的地震。造成地震重灾区龙头山镇的道路、电力、通讯中断。

  而从昨天开始,随着道路陆续打通,搜救力度得以加大,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已经实现搜救全覆盖。在此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遇难人员。其中,176名新增遇难者在鲁甸县,较为严重的分别为营盘村(营厂坡等社)增加35人、银屏村(龙邦上、雷家坪子等社)增加43人、龙泉村(左家湾、老屋基、郑家坪子、甘家寨子等社)增加69人。此外,还有3名新增遇难者来自巧家县。

  其次,震中地质复杂,山高谷深,陡峭险峻,山体破碎,余震不断,加之雨季降水影响,地震造成严重崩塌、滑坡及大量地质灾害隐患,甚至在局部还形成了堰塞湖,处置难度大,次生灾害十分严重,容易造成新的伤亡。

  第三,灾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密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加之乌蒙地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抗震抗灾能力弱,造成了统计难度的加大。

  □援助


  云南接收捐赠款物达2亿余元

  民政部网站发布消息称,截至昨天16时,云南省共接收社会救灾捐赠款物合计人民币23754.17万元,其中资金14464万元,物资折价9290.17万元。

  根据灾区需求,8月5日,民政部将新采购的1万个帐篷应急灯紧急从厂家直接调拨运往灾区。目前这批物资已通过航空和公路运输等方式发出,今天抵达灾区。

  另外,民政部协调北京、广东、福建3省(市)民政厅(局)向灾区支援5万条毛巾被、5000条毛毯、2.28万套衣服、2500件短袖衬衣、2.4万个手电筒和2000件雨衣。其中包括北京支援的3类9万件物资(包括5万毛巾被、2万强光手电、2万干电池)。经与铁路部门紧急协调,已安排铁路最高等级货运列车连夜起运,预计60小时左右抵达云南昭通站。

  另据国资委不完全统计,截至6日上午9点,中央企业向地震灾区捐款数额已超过5000万元。

  此外,澳门特区拨款1亿澳门元支援云南鲁甸抗震救灾;工、农、中、建四大行及国家开发银行决定,各向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捐款500万元,共计捐款2500万元。

  □支持


  18颗遥感卫星发现滑坡10处

  截至昨天,国防科工局共调集国内外18颗遥感卫星,获取鲁甸地震区域卫星影像数据近百景,发现龙头山镇滑坡10处、崩塌5处、崩滑体5处和泥石流1处。

  据了解,这18颗卫星中,包括高分一号、资源三号、实践九号、环境-1A和环境-1B号等5颗国产卫星,此外,通过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获取了国外13颗遥感卫星关于鲁甸地震的影像数据。数据显示,沙坝河两岸次生地质灾害多处阻断道路,对抗震救灾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记者从武警黄金部队指挥部获悉,该部专家组已经绘制完成首张震区地质灾害排查评估地图。地图覆盖面积达95平方公里。3天来,无人机先后起降作业35次,持续工作近10小时,累计提供航拍视频影像资料200余分钟,为地图绘制提供了珍贵的参考依据。

  这些数据对灾区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类型、规模、区域、临界因素等重要信息进行了详细标识,将为合理分配救援力量、确定救灾重点区域、选择安全救援路线、转移安置受灾群众以及灾后重建选址等方面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参考。

  □调查


  浑水泡面属实供水全面改善

  昨天,新华社调查表示,“浑水泡面”属实,事发地为龙头山镇龙泉中学,参与煮饭者之一,是学校教师熊金华的女友杨云翠。

  杨云翠说:“看官兵们太辛苦了,我们着急,只能烧开水泡面,就用学校食堂的锅搭了两个临时灶台。方便面有官兵自带的,也有我们学校的。我担心水不干净,还特意往锅里加了很多生姜。学校里有些白菜,本来我切了要炒,看到大家太饿了,顾不上,也直接放水里煮了。这些从自来水管接出的水因为掺杂大量泥沙而颜色浑黄。”

  第一批赶到震中的先遣队——云南省武警总队昭通支队政治处副主任胡河说,全体官兵奉命轻装徒步前进,随身只带了一点矿泉水和干粮。这些早期赶到龙头山镇的救援人员见证了“浑水泡面”一幕:群众架锅烧水,各方救援人员排队泡面。

  此外,记者从云南省住建厅获悉,目前由住建系统协调订购的净水设备已于昨晚6点在龙头山镇安装调试完毕并试供水,龙头山从应急供水转为过渡性供水。可向50个供水点供水,覆盖灾区龙泉小学、龙泉中学及医疗应急中心、集镇中心小广场等临时安置点,解决1.5万人左右的生活用水问题。

  □救治


  危重伤员转往宜宾昆明救治

  昨天,记者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截至5日16时,云南省卫生计生部门已收治地震伤员2833人,现住院1295人,其中危重伤员40人、重伤员122人。

  据介绍,云南省级和昆明市级医院现住院伤员21人;昭通市各级医疗机构现住院伤员1221人,其中昭通市级医疗机构现住院伤员253人;鲁甸县各级医疗机构现住院伤员698人;巧家县各级医疗机构现住院伤员270人。曲靖市会泽县现住院伤员53人。

  据了解,前天下午已有16名危重伤员在昭通火车站内换乘列车,前往昆明接受进一步治疗。昨天下午7时30分,32名伤员又乘坐火车专列被送往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截至目前,国家、省、市、县卫生计生部门和军队卫生部门共投入医疗防疫人员1615人、救援车辆224台,在灾区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昨天,记者从云南省鲁甸县人民医院了解到,当天上午9时许,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医疗捐赠药品抵达鲁甸县,但医院相关负责人说,灾区急需创可贴、眼药水、外用消炎药品及软膏等适用性外伤药品。

  □防疫


  震中重灾乡镇每村专人防疫

  昨天,记者从云南省疾控中心获悉,鲁甸震区尚未发现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灾区已有249名专业防疫人员全面开展各项防疫工作。其中,重灾区龙头山镇、火德红乡已实现每村有一名专业防疫人员驻点。

  昨天,记者在灾情严重的龙头山镇看到,防疫工作已全面展开。在骡马口安置点和震中龙头山等地区,防化兵和地方防疫人员正在进行消毒。担负任务的是第14集团军防化团某营,该营是西南地区唯一成建制防化兵,拥有汶川地震防疫经验,也是本次地震第一个进入灾区、第一支进村入户的防化兵。

  刘远飞营长介绍,该营共102名官兵,携带21台专业洗消车辆,负责龙头山震区指挥部周边及扩展区域的防疫。同时将重灾区划分成若干区域,确保一周完成一次循环,全面彻底防疫。

  部队出发时携带了16吨水和一周给养,确保自给自足完成任务,不给灾区添麻烦。官兵们先用便携式洗消器对安置点和指挥所周边进行人工消毒,重点是安置点的厕所、垃圾堆、遇难者遗体和动物尸体。截至昨晚,已完成6万平米防疫消毒。

  □交通


  通往龙头山镇道路已经打通

  前晚,通往震中龙头山镇的“咽喉桥”——龙泉河桥顺利架成,这标志着鲁甸地震发生后一直中断的通往震中的道路终于打通。地震发生后,龙泉河桥垮塌,灾区与外界的联系中断,救援人员只能徒步进入,大批救援物资被堵在途中。新架设的龙泉河桥是钢质结构,长度近30米,限载15吨,为单向运行桥。

  昨天,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表示,重点加强龙头山镇龙泉河钢桥的架设、维护和管理,打通通往重灾区新店、乐红等乡镇的运输通道,全力打通101省道昭巧二级公路天生桥段和所有从乡镇到村的公路,保障灾区生命线贯通。

  据了解,云南省交通运输厅调集装载机、推土机60多台用于塌方清理,全力推进鲁甸灾区阻断公路抢通工作,同时从昆明、曲靖抽调抢通力量支援一线抢险救灾;调集应急储备客车136辆、货车280辆、维修救援车14辆,做好准备随时待命。

  此外,空中保障方面,目前,昭通机场无人员伤亡、存油充沛、保障设施设备(飞行区场地)基本正常,中航云南公司现已派遣人员紧急运送20吨航油赶往昭通机场。

  □预警


  近几日需防范五六级强余震

  昨天,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在接受中国政府网访谈,回应鲁甸地震热点焦点问题。潘怀文表示,地震部门经会商研究认为,震区近几日还要防范5到6级强余震的发生。这样的强余震不是说一定会发生,但可能性不能排除。

  潘怀文解释,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多发,主要是受两大方面板块运动的影响,一是来自东面的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向下俯冲的作用。二是来自南面印度板块向北的碰撞挤压。在这两个大的力源作用下,中国大陆,特别是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形成强震多发的态势。

  此外,对于地震破坏程度,潘怀文表示,我国还有大量的贫困地区建筑物抗震能力相当低下。比如鲁甸是国家级贫困县,历史欠账很多,所以房屋垮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潘怀文表示,自汶川地震之后,我国已把地震预警提到议事日程,现正筹备建设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预警技术本身存在预警盲区等技术局限性。所谓盲区就是在一个大地震发生的震中区,也就是最需要获得信息的地方,但是由于地震波传递到这里的用时很短暂,还来不及获取预警信息,地震破坏已经发生了。另外,预警信息也存在误报和漏报的风险,而且信息发布后可供采取紧急处置的时间极短,也可能导致社会风险。

  □释疑


  六大错误地震常识辟谣

  地震躲在“生命三角”存活机会大,动物行为可以预测地震?……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地震常识。针对这样的流言,昨日,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和果壳网总结并发布了6条经常被传播的错误地震常识。

  ◎谣言

  1.地震时躲在“生命三角”里存活机会最大。

  2.根据动物行为可以预测地震,比如蛤蟆大量聚集。

  3.灼热干燥的天气是地震的前兆。

  4.伤员可外敷土豆片内饮土豆汁疗伤。

  5.地震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地球进入“震动模式”。

  6.利用磁铁,或者观测到所谓的“地震云”可以预测出地震。

  ◎真相

  1.实际上,发生地震之后,国际公认最可靠的自救方法是“伏地、遮挡、手抓牢”:迅速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动的准备。

  2.目前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支持“动物预报地震”的存在,甚至有一些实验显示了相反的效果。此外,“心理聚焦效应”也会让人产生动物能预报地震的错觉。比如常见的“预示着要发生地震”的情况“蛤蟆聚集”,其实不过是一些蛙类繁殖期的大规模聚集行为而已。

  3.尽管当天气灼热干燥的时候确实发生过许多地震(天气闷热潮湿时也发生了很多),气候和地震实际上是没有什么联系的。地震一般发生在地下几公里的地方,而气候对这里的影响实在是太少了。


  5.地震其实一直挺频繁。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0年以来全球5级以上地震数量统计可知,每年的大地震数目没有规律,但2007年算是其间地震较为频繁的年份。2010年以来的地震数量并未显示出数量上有异常。  4.土豆片是早期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它很容易引来细菌、真菌大量繁殖,反而更加不利伤口恢复。

  6.地震发生前后,由于地层内地质快速变化导致地磁场产生一定程度异常,是可以理解的,也可以观测到。但是,这种地磁场异常的量级实在太小了,100米外普通输电线产生的磁场都是它的1000倍。这种异常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几乎无法被探测,更不可能利用它预测地震。此外,我们现在对这种条状云带的形成原因已经很清楚了,它只是一种毫无根据的“民间传说”。

    (消息来源:京华时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5-1-22 14:54 , Processed in 0.017349 second(s), 21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