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人] 应季蔬果最养生 12月当吃九种应季蔬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18:01: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生活在这个大自然中,衣食住行的很多行为都是和自然规律相呼应的。因此,人的衣食住行应该和自己所处的时空相适应。在空间上,有一句老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般当地的食物最适合当地人吃。在时间上,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吃应季蔬果。应季的蔬果大多是自然生长的,不是来自大棚,再者应季蔬果的性味与当下季节也最相宜。

这里给大家推荐九种12月的应季蔬菜。
一、白菜

白菜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便于储存,是“种一季吃半年”的蔬菜,被称为“菜中之王”。中医认为大白菜“通利肠胃,除胸中烦,消食下气”,认为经常食用大白菜能够起到刮肠排毒的作用。
冬季空气干燥,寒风对人的皮肤伤害很大。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E,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肤和养颜效果!大白菜可以熟吃,也可以凉拌,烹饪方法丰富。

二、红薯

冬天一来,街头最受欢迎的小吃,莫过于热乎乎、香喷喷的烤红薯。红薯味道甜美,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以及钾、镁、铜、硒、钙等多种矿物质。
红薯的蛋白质质量高,可弥补大米、白面中的营养缺失、经常食用可提高人体对主食中营养的利用率。特别是红薯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而恰恰是大米、面粉所缺乏的。所以、红薯与米面混吃、可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其营养价值。

三、萝卜

中国人民间有说法:“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中医认为,人体“阳气在里,胃中烦热”,性甘的萝卜有助解除烦热,养护脾胃。而在冬季脾胃易受损伤,进补养生不妨从吃萝卜护脾胃开始。
萝卜性凉味辛甘,入肺、胃二经,可消积滞、化痰热、下气贯中、解毒,用于食积胀满。不过本就脾胃虚寒的人就不适合多吃萝卜,如果需要,可以羊肉或牛肉加萝卜一起吃,这样两种食材相互中和,对脾胃也有一定养护作用。

四、花菜

花椰菜(学名:Brassica oleracea L. var. botrytis L.),又称花菜、菜花或椰菜花,是一种十字花科的蔬菜,为甘蓝的变种。花椰菜的头部为白色花序,与西兰花的头部类似。花椰菜富含维生素B群、C群。花菜已被各国营养学家列入人们的抗癌食谱。菜花含有抗氧化防癌症的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可以减少乳腺癌、直肠癌及胃癌等癌症的发病几率。

五、冬笋

提到冬笋,不少人会直摇头:“‘吃一餐笋,刮三天油’,实在是没啥吃头。”其实冬笋的营养价值很高,素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绝”的美誉。
冬笋与春笋、夏笋不同,它“低调”地长在地下,尚未破土而出,营养价值也较高。冬笋富含多种蛋白质和氨基酸,搭配各种肉类烹饪,不但味道更鲜美,还可以清热解腻。此外,它还富含膳食纤维,有助消化。

六、山药

山药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且含量较为丰富,具有滋补作用,为病后康复食补之佳品。山药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所含热量相对较低。山药可促使肌体T淋巴细胞增殖,增强免疫功能,延缓细胞衰老。这也证明了“常服山药延年益寿”的说法是有科学道理的。

七、莲藕

中医认为,生藕性寒,有清热除烦之功,煮熟后由凉变温,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功效。莲藕与芸豆熬汤,可改善睡眠质量,和排骨一起煲汤能健脾开胃,适合脾胃虚弱的人滋补养生。
需要提醒的是,长时间炖莲藕,最好选用陶瓷或不锈钢的器皿,避免用铁锅,也尽量别用铁刀切莲藕,以避免其氧化变黑。

八、菠菜

菠菜胡萝卜素的含量大大高于其他蔬菜,抗坏血酸虽低于辣椒却高于西红柿,菠菜所含的具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是叶菜中最高的;丰富的核黄素,又有防止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皮炎的作用。
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很多人都认为多吃菠菜容易导致形成结石,因此很多人都对菠菜敬而远之。实际上,去除菠菜中草酸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将菠菜在60-80度的热水中泡一泡,焯一焯,草酸就会很容易从菠菜中流失。

九、西葫芦

天冷时,人们容易饮食过量。美国巴斯帝尔大学研究发现,多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防止身体发胖。西葫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含热量相对较低,消化速度较慢,饱腹时间也较长,因而可以防止冬日过量饮食。西葫芦中还含有胡萝卜素,有益抗击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


转载自:新浪博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侨网简介|关于我们|侨网历史|广告服务|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法国侨网  

GMT+1, 2024-12-26 13:03 , Processed in 0.027660 second(s), 23 queries .

Franceqw.com     侨网法律顾问:孙涛律师

网站技术支持:高讯科技

CopyRight © 2008-2013 法国侨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